題鏡治齋原文
浮玉中行齋,向曾額鏡治。
憩宿偶循名,於斯有二義。
一曰鏡在民,果得教養遂。
一曰鏡在已,屋漏可無愧。
自審多未逮,徒言何濟事。
返躬每以先,玩景猶其次。
詩詞問答
問:題鏡治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鏡治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寘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九
參考注釋
浮玉
見“ 浮玉山 ”。
中行
(1).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論語·子路》:“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2).泛指中庸之道。 清 姚鼐 《方侍廬先生墓志銘》:“先生默默,獨守中行。”
(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順下篤,人之中行也。”
(1).中軍。《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 荀林父 將中行。”《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范蠡 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參見“ 三行 ”。
(2).中列。《吳子·勵士》:“於是 武侯 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
(3). 唐 宋 時,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見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諸司上》。
(4).複姓。 漢 有 中行說 。見《史記·匈奴列傳》。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二義
(1).猶言次等、二流。 明 李贄 《雜說》:“由此觀之,畫工雖巧,已落二義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2).指另外的意義。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文具於前而略於後例》:“凡雙聲疊韻之字,皆無二義。”
一曰
(1).標舉項目用語。《書·洪範》:“五行:一曰水。”《詩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 漢 班彪 《王命論》:“蓋在 高祖 ,其興也有五:一曰 帝堯 之苗裔。”
(2).猶一說,即另外一種說法。《管子·法法》:“一曰:凡人君之德行威嚴,非獨能盡賢於人也。” 尹知章 註:“ 管氏 稱古言,故曰一曰。”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義傳疑而並存例》:“凡著書者,博採異文,附之簡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為 管氏 學者傳聞不同而竝記之也。”
果得
(1).謂得其所宜。《管子·內業》:“德成而智出,萬物果得。” 尹知章 註:“以智安物,物皆得宜。”一說“果”當作“畢”。參閱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管子八》“果得”。
(2).如果能夠。《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我東人 安家 父子曾説,果得見著姑娘,親來拜謝。”
教養
(1) 教育培養
教養子女
(2) 指一般文化、道德修養
他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屋漏
(1).古代室內西北隅施設小帳,安藏神主,為人所不見的地方稱作“屋漏”。《詩·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 毛 傳:“西北隅謂之屋漏。” 鄭玄 箋:“屋,小帳也;漏,隱也。”後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處。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發人隱惡,雖虧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東陽 《土室》詩:“古人戒屋漏,所貴無愧色。” 清 吳熾昌 《客窗閒話初集·俞生》:“汝為儒士,暗室屋漏,猶當謹慎,豈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祖廣 行恆縮頭,詣 桓南郡 。始下車,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參軍 如從屋漏中來。’”《南史·江子一傳》:“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牀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絶。”《清平山堂話本·董永遇仙傳》:“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撞打頭風。”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四:“ 顏平原 書妙天下……真 山谷 所謂‘筆法錐沙屋漏,心期曉日秋霜’者邪!”參見“ 屋漏痕 ”。
無愧
沒有什麼對不起別人之處
於心無愧
未逮
不及;沒有達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早達》:“ 鈗 以紈袴起家,被遇三朝,富貴安樂,優遊林下,則二公所未逮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隨分付 張氏 道:‘二十載恩情,今長別矣……必須教子成名,補我未逮之志。’”
徒言
空話;說空話。《孔叢子·抗志》:“欲報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聽也。”《隋書·恭帝紀》:“因循仍舊,非曰徒言,所存至公,無為讓德。” 明 葉盛 《水東日記·顧都御史聲望》:“我知善則當舉,我知不善則當去,我何可徒言哉!”
濟事
頂事;成事
空談不濟事
返躬
反過來對自己。 清 吳趼人 《雜說》:“汝等男子,每以女子之小足為玩具,盍一返躬為之,而親嘗其痛苦哉!”《清史稿·仁宗紀》:“當今大患,惟在因循怠玩,雖經再三誥誡,舌敝筆禿,終不足以動諸臣之聽,朕惟返躬修省耳。” 清 陳天華 《今日豈分省界之日耶》:“ 湘 人如不知返躬自愧,徒欲怨人,則危險有不可言者。”
以先
猶以前。 魯迅 《彷徨·幸福的家庭》:“以先他早已想過,須得撈幾文稿費維持生活了;投稿的地方,先定為《幸福月報》社,因為潤筆似乎比較的豐。”
其次
(1) 在時間、地點或次序方面鄰接或緊接發生的
首先改革管理制度,其次再考慮人選問題
(2) 然後就;隨之立即就;接著又
先參觀生產車間,其次參觀幼稚園
(3) 第二地
內容是主要的,形式還在其次
(4) 次第在後的,較前差一等的
其次伐交。——《孫子·謀攻》
其次伐兵。
其次利道之。——《史記·貨殖列傳》
其次教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