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登城

作者:呂陶 朝代:宋代

重陽登城原文

上得層城暫倚欄,況逢佳節萬愁寬。

山青水綠等閒好,酒白花黃隨分歡。

一月放懷能幾許,九秋生感又多端。

龍山勝事今何在,空使騷人賦蕙蘭。

詩詞問答

問:重陽登城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重陽登城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重陽登城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呂陶的名句有哪些?答:呂陶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層城

(1).古代神話中 崑崙山 上的高城。《文選·張衡〈思玄賦〉》:“登 閬風 之層城兮,搆不死而為牀。” 李善 註:“《淮南子》曰:‘ 崑崙 虛有三山, 閬風 、 桐版 、 玄圃 ,層城九重。’ 禹 云:‘ 崑崙 有此城,高一萬一千里。’”一說, 崑崙山 最高峰之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 * :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風 ;上曰 層城 ,一名 天庭 ,是為太帝之居。”

(2).泛指仙鄉。 宋 蘇軾 《仙都山鹿》詩:“仙人已去鹿無家,孤棲悵望層城霞。”

(3).指京師;王宮。 晉 陸機 《贈尚書郎顧彥先》詩:“朝游游層城,夕息旋直廬。”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六:“宮女多怨曠,層城閉蛾眉。” 清 黃景仁 《江上寄左二杏莊》詩:“層城匪迢越,廣陌交馳騁。”

(4).重城;高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遙望層城,丹樓如霞。” 唐 杜甫 《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層城臨暇景,絶域望餘春。” 元 楊雲鵬 《登濮州北城》詩:“層城高絶一攀躋,歲杪臨風客思淒。” 清 張文光 《登汴城角樓》詩:“落日下層城,蒼然遠樹平。” 龔騫 《九秋詩·秋水》:“綺閣層城秋夜長,明朝問訊湖邊路。”

(5).指高山之巔。 宋 文同 《盤雲塢》詩:“幾曲上層城,盤盤次文石。”

倚欄

亦作“ 倚闌 ”。憑靠在欄幹上。 唐 趙嘏 《宿靈岩寺》詩:“倚欄香徑晚,移石 太湖 秋。” 宋 周邦彥 《一落索》詞:“欲知日日倚欄愁,但問取、亭前柳。” 清 安夏 《雜興》詩:“有竹深藏屋,無花強倚闌。”

佳節

美好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

水綠

很淺的綠色

白花

(1).白色的花或白色紙花。常用以表示悼念。《晉書·后妃傳下·成恭杜皇后》:“先是, 三吳 女子相與簪白花,望之如素柰,傳言天公織女死,為之著服,至是而後崩。” 曾克 《心中的碑》:“我跟千萬民眾一樣,把一小朵親手剪做的白花,獻給敬愛的 周總理 。”

(2).浪花;水花。水相激而色白,故稱。 唐 顧況 《望簡寂觀》詩:“仙人住在最高處,向晚春泉流白花。” 黃炳鈞 《東歐遊蹤·明珠更燦爛》:“南城牆建立在岩石上,面向大海,海浪拍岸,白花四濺。”

(3).即白翳。一種眼病。 清 李漁 《奈何天·虛婚》:“道我眼不叫做全瞎,微有白花。”

(4).指皮輥花。

隨分

(1).依據本性;按照本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鎔裁》:“謂繁與略,隨分所好。” 周振甫 註:“隨分所好,跟著作者性分的愛好。分,性分,天性,個性。”《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唐 孔穎達 疏:“言君子者,亦包公卿諸侯之等;但厚德載物,隨分多少,非如至聖載物之極也。” 明 劉基 《摸魚兒》詞:“榮名幾許?隨分莫求多。”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親》:“他們自由地,自主地,隨分地,健康地,享受著他們的賦生。”

(2).安分;守本分。 唐 李端 《長門怨》詩:“隨分獨眠秋殿里,遙聞笑語自天來。” 金 王若虛 《自笑》詩:“何須豪逸攀時傑,我自世間隨分人。”

(3).照樣;依舊。 唐 白居易 《續古詩》之七:“勿言小大異,隨分有風波。” 金 王若虛 《生日自祝》詩:“初我未免俗,隨分略修飾。”《水滸傳》第四五回:“叔叔今後並不要疑心,只顧隨分且過。”

(4).隨便;就便。 唐 姚合 《武功縣中作》詩之八:“只應隨分過,已是錯彌深。”《水滸傳》第四回:“老兒吩咐道:‘我兒倍侍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飯來。’ 魯達 道:‘不消多事,隨分便好。’”《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不論事體大小,略觸著他的性子,便連聲喝駡……隨分掣著一件傢伙,沒頭沒腦亂打。”

(5).隨意;任意。 唐 王績 《獨坐》詩:“百年隨分了,未羨陟 方壺 。” 宋 李清照 《鷓鴣天》詞:“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兩個小廝,隨分揀一個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他不是一團火,卻像冬天的太陽,宜於人們在街頭巷尾,隨分取暖。”

(6).到處;隨時。 宋 陸游 《驀山溪·游三榮龍洞》詞:“嘯臺龍岫,隨分有雲山。” 元 耶律楚材 《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不須賒酒飲,隨分有驢騎。”

(7).謂依例送一份(禮錢或禮品)。《紅樓夢》第二二回:“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日,便自己捐資二十兩。次日,先送過衣服玩物去, 王夫人 、 鳳姐 、 黛玉 等諸人皆有隨分的。”

一月

(1).一年的第一月。《書·泰誓序》:“一月戊午,師渡 孟津 。” 孔 傳:“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更與諸侯期而共伐 紂 。”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帝王諱名》:“唯 秦始皇 以父 莊襄王 名 楚 ,稱 楚 曰 荊 ;其名曰 政 ,自避其嫌,以正月為一月。”

(2).一個月。《詩·小雅·採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一月之中三有勝。”《漢書·律曆志上》:“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及見 武皇帝 試閉 左慈 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捻指之間,在家中早過了一月有餘。”

(3).第一個月。《淮南子·精神訓》:“萬物背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故曰一月而膏,二月而胅……十月而生。” 唐 陳陶 《種蘭》詩:“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腸。”

放懷

(1).縱意,放縱情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宋玉 含才,頗亦負俗,始造《對問》,以申其志,放懷寥廓,氣實使之。”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薛偉》:“樂浩汗之域,放懷清江;厭巘崿之情,投簪幻世。”

(2).開懷,放寬心懷。 唐 溫庭筠 《春日偶作》詩:“自欲放懷猶未得,不知經世竟如何?” 明 張煌言 《閒居》詩:“人居閒處非佳境,事到難時且放懷。” 王西彥 《鄉下朋友》:“ 莊道耕 先生又復放懷喝了幾杯酒。”

幾許

多少

不知經歷幾許風波

幾許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多端

多種多樣

詭計多端

勝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 子良 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善立勝事,夏月客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劉長卿 《送孫逸歸廬山》詩:“常愛此中多勝事,新詩他日佇開緘。” 清 吳偉業 《觀王石谷山水圖》詩:“世間勝事誰能識,兵戈老盡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這樣的心情尤以這一夥中的 吳蓀甫 感受得最為強烈。今晚上的行樂勝事是他發起的。”

(2).指寺、觀中法會、齋醮等。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壽昌縣君》:“子 愉 夢母如存,且曰:‘……汝與汝父言,亟營勝事,使我得轉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記·祈禱》:“見説僊觀修設勝事,特來赴會。”

何在

在哪裡

公理何在?

騷人

(1) 指詩人

騷人墨客

(2) 泛指憂愁失意的文士、詩人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李白《古風》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蕙蘭

(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叢生,狹長而尖,初夏開花,色黃綠,有香味,庭園栽植,可供觀賞。《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濯纓醴泉,被服蕙蘭。” 晉 陸機 《鱉賦》:“咀蕙蘭之芳荄,翳華藕之垂房。” 宋 鄒浩 《四柏賦》:“蕙蘭馥鬱乎亭檻,錦綺焜煌乎塗泥。”

(2).喻芳潔純美。多指女子。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教女》:“杏臉桃腮,又當有松筠節操,蕙蘭襟懷。”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移帳》:“卻喜姬人 顧氏 ,冰雪聰明,蕙蘭心性。”

標籤:重陽節

詩詞推薦

重陽登城原文_重陽登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