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魯濱遜(3)
下午,探險隊先後回來,他們走遍了全島,情況令人失望:島上沒有居民、沒有淡水、整個小島全是沙丘。小島方圓約兩公里,除了鳥類、沒發現別的動物蹤影,只在沙灘看見海龜的腳印。
淡水,目前首要的是弄到淡水,否則將要全軍覆沒!沈祖挺心焦地思考著。
一個輪機員建議說:“我們能不能用鍋子燒海水蒸餾淡水?” 沈祖挺想到過這一點,但哪來的蒸餾設備呢?他和大家反覆琢磨,終於用僅有的一把斧子、兩根鐵棒和救生艇上拆下來的幾隻銅皮空氣箱,做了一個最原始的蒸餾器:在鍋上架一個銅蓋,蓋邊彎起水槽,蒸氣在蓋頂冷凝後順著邊緣流到水槽再滴入淡水箱內。島上灌木足夠他們燒的。試驗成功後,他們又造了一台,兩台連續工作,一天能造出50磅淡水來,足夠大家飲用了。
有了淡水,就能生存,從而也就有了得救的可能。然而,要解決的難題還有一大堆:怎樣弄食物?怎么禦寒?這裡是南半球,此時的8月天氣,夜間只有7~8攝氏度,寒氣襲人。還有,怎樣防衛?怎樣與外界取得聯繫? 沈祖挺和大家細緻地商量以後,安排8個人負責造水;8個人負責炊事,他們除解決一日三餐外,還要用海水曬鹽,醃鹹鳥蛋、鳥肉、海龜肉作貯備;8個人專門抓鳥、抓海龜、摸鳥蛋和採集可吃的植物;8個人警衛和瞭望,他們要在島上最高點建立一座信號台,瞭望天空和海面,還要把一捆橡膠架在柴禾上,準備隨時點燃,讓濃濃的黑煙作為烽火信號向過往船隻求救。其餘人作為機動。
這一群現代的魯濱遜從此忙碌起來。幾天以後,生活慢慢開始正常了,在這荒島上,他們不但一日三餐有了保證,而且食譜十分豐富而奇特——有煮蛋、海龜肉煎蛋、炒蛋:有鳥肉、龜肉、魚肉。為了防止便秘,廚師只得在食物里加了嫩草和嫩樹葉,儘管又苦又澀,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一段日子下來,也都健康正常。
沈祖挺每天在樹桿上刻一道標記。半個月過去了,標記排成了行,可海面上,沒看到一艘路過的船;天空中,沒見過一架經過的飛機。這樣的日子,要過到哪一天?冬天到來時,還會有這么多鳥和海龜嗎?萬一有人生病呢?每個人都在想著這件事。每天的入夜時分,悲觀情緒總是瀰漫在小島上。
沈祖挺說:“乾嘆氣太沒勁,我來給大家講講故事,講完了,大家輪流講!”他給大家有聲有色地講起“魯濱遜漂流記”來。故事一說完,大家情緒高多了,他們說,魯老兄一個人,能在荒島上過幾年,我們40個人,怕什麼1就這樣,各人輪流講故事,度過了一個個漫漫黑夜。
一個多月過去了,瞭望所里仍然一無所得。
有個船員提出:“我們不能在這裡等死,得想法子漂出小島,到海上碰碰過往的船隻或是爭取漂到大陸上去。” 另一名船員對沈祖挺說:“反正都有生命危險,不如出去探險。我願意弄根大木頭,漂出去試試,為大伙兒闖一條路子!” 沈祖挺想,這個小島一定偏離航線很遠,否則為什麼看不見路過的船隻呢?估計這兒離馬達加斯加的西岸不遠,如果真“的派人漂到馬達加斯加,得救的可能性就大了。但是,怎么去呢?救生艇已經碰爛了,抱一很大木頭是絕對不行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