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故事大全>> 帝王故事>> 維多利亞女王(2)正文

維多利亞女王(2)


  艾伯特王子非常漂亮,在宮廷中引人注目。但他處之非常冷漠。他的這種態度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王室之外。19世紀初,威爾伯福斯與他的剷除罪惡協會,發動了大規模的復活道德風尚活動,作為向工人階級反覆灌輸紀律觀念和宗教精神的一部分,以肅清當時的社會不良風尚。開始時,吃喝嫖賭在上層社會盛極一時,而且始終不衰。儘管那些貴族人士表面上是道貌岸然,背地裡卻無惡不作。他們的罪惡以及那些皇親國戚的種種見不得人的醜事家喻戶曉。在艾伯特王子和維多利亞領導下,王室風氣很正,成為一代楷模。
  艾伯特王子也影響了維多利亞女王對社會問題的態度。前面提到的梅爾本勳爵是女王的第一位良師益友,卻教她不要讀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因為書中儘是貧兒、罪犯以及其它不愉快的事,她用不著去管。而艾伯特就截然相反,他把議員阿什利請進宮來,讓他向女王講述煤礦中童工所受的苦難。
阿什利邀請艾伯特主持勞工之友協會的委員會會議;艾伯特置政府和宮廷的優慮於不顧,出席了會議。在女王的支持下,艾伯特在鼓勵工商業方面也下了功夫。他在這方面最雄心勃勃的計畫是1851年舉行的萬國博覽會。這個項目當時遭到許多人反對,但是艾伯特排除阻力,克服困難,萬國大博覽會取得很大成功。
  1841年,梅爾本政府倒台,使托利黨人掌權。對梅爾本去職,維多利亞女王深感痛苦,並且直截了當地告訴了新首相皮爾。不過,她很快就不再跟梅爾本商量國事了。部分是由於受丈夫艾伯特的影響,她逐漸非常信任新首相皮爾了。女王支持外交大臣與法國搞緩和的外交政策,並且身體力行,於1843年出訪法國,拜訪法國路易·菲利普。這是自亨利八世以來,在位英國君主第一次拜訪外國君主。第二年,法王菲利普對英國進行了回訪。
  輝格黨於1846年重新上台,首相是羅素勳爵,外交大臣是帕麥斯頓。女王和她丈夫不久就和外交大臣發生衝突。而更嚴重的分歧產生於1848年及其以後。當時,歐洲許多國家爆發了革命,而首相羅素和外交大臣帕麥斯頓仍然極其保守、反對革命、反對民主。他倆堅信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大大優於歐洲大陸上的君主專制。他倆熱衷於困擾和削弱外國政府,以相對地提高英國的地位。而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則主張與歐洲各國政府團結,因為歐洲很多君主是他倆的親戚和朋友。
  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都比較有政治頭腦,秉性寬宏大量。而首相羅素和外交大臣帕麥斯頓就差遠了。一方面,在聽說奧地利軍事當局,在義大利和匈牙利鞭打起義的愛國者時,他倆聲嘶力竭地怒斥“奧地利人是不折不扣的最殘酷的畜生,簡直不配稱為文明人”。另一方面,幾乎在同一天,他們卻下令,對反抗英國統治的起義農民,一個不漏地進行鞭打。
  女王有她丈夫艾伯特作她的私人秘書,她認為,根據憲法,她有權審閱有關外交方面的所有檔案。女王和艾伯特常常改動帕麥斯頓起草的內容,刪去或緩和那些帶挑釁性的段落。因此,帕麥斯頓有時就不送審而擅自將檔案發出。女王和外交大臣的矛盾越來越激化了。
  1850年夏,維多利亞女王要求首相羅素免去帕麥斯頓的外交大臣職務。
羅素說,這辦不到,因為帕麥斯頓在議會以至全國都很有威望。女王只好等待時機。
  1851年12月,帕麥斯頓向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未來的拿破崙三世,祝賀法國政變、王室復辟。這一行動在大多數英國人中不得人心。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抓住這一機會,說服羅素把帕麥斯頓攆出了外交部。但是6個星期以後,帕麥斯頓在下院搞垮了羅素的政府;離開外交部一年以後,他又進了新首相阿伯丁的內閣,擔任內務大臣。由此可見這個帕麥斯頓並不是好對付的。
維多利亞女王(2)0

精彩推薦:

  • “水手國王”喬治五世
  • 千秋功罪秦始皇
  • 母子相殘爭王權
  • 開明的聖德太子
  • 沒有鼻子的皇帝
  • 亨利四世斗教皇
  • 兄弟惡鬥爭王位
  • 挺身而出之夜
  • 雍正被刺
  • 大禹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