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德財表伯
接到德財表伯逝世的噩耗,我愣了許久。這位一向受我崇敬的鄉村老人怎么突然就走了?然而,值得寬慰的是,他老人家享年九十六,且瓜瓞綿綿,人興家旺。真是積德者福行仁者壽啊!
在鄉親們心中,德財表伯是個行善一生的人。
關於德財表伯,有幾件事我終身難忘。
德財表伯是我祖母的娘親。我祖母是他的姑姑,他和我爹是表兄弟,我祖母始終視他為至親。早在我五六歲時,祖母就常常在我面前提到他,說德財表伯是她娘親中有文化、正直善良的人。那時,我家發生變故,祖父和父親先後離世。祖母年老體弱,對我和弟弟的生路十分擔心。她常常憂慮,如果有一天,她突然走了,我們兄弟倆怎么辦?一天,祖母問我,如果她真有個三長兩短,年幼的我們兄弟該投靠誰?我說出了幾個人的名字,祖母都搖頭。我猜不出來。祖母說:如果我不行了,你們兄弟倆得找德財表伯去。
聽了祖母的交代,我納悶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感覺德財表伯與我們家似乎疏於來往,而且他家離我家也遠,我們為何要投奔他去呢?
我和德財表伯真正有聯繫,是在我“參加工作”之後。那年,我十三歲,到村里當通訊員。德財表伯是我們村裡的總會計。他辦公室在村禮堂,與出納員、統計員、助理會計等幾人合署辦公。我們村黨支部和大隊部辦公地在另一處。兩處距離相當遠。根據支書吩咐,我這個小通信員,重點要保證黨支部主辦公樓的服務工作,當然也要做好財務辦的衛生和安全等事務。每天早上,我先打掃好支部辦衛生後就趕到德財表伯所在的財務辦。剛上班的幾天,我趕到時,不是他們已經開始辦公,就是看見德財表伯手執掃帚認真地掃地。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應該由我做的事情怎么能讓一個老幹部去代勞呢?第二天起,我自行改了工作方案,大清早先搞財務辦的衛生,然後再忙支部辦。結果,我早上七點來到就已經看見他一個人早已做了衛生坐在他的位置上開始工作了。翌日,我特意又提早了半個鐘頭趕來,才終於讓我完成了我應做事務。從此,我都堅持六點半上班。但是,儘管如此,還好幾回被他碰到。他見我急急忙忙地埋頭打掃,就和藹可親地對我說,你不必這么早從老遠趕來趕去地忙,這裡的衛生,我做習慣了,不做還很難受。你把支部上的事做好就行了。聞此言,我的心中一陣溫暖。他的話也更加激發了我的工作熱情。不忙時,我也坐在那裡,看他們忙碌,聽他們打算盤的聲音。德財表伯打算盤的聲音特別悅耳好聽。那時,德財表伯在我們的三村五島中是一個頂級算盤人物,他使用的是一個有十七桿串珠組成的大算盤,在同一個算盤上,他可以同時運算兩三組數據,而且從不紊亂一打即成。我親眼目睹他運作算盤時右手五指如飛,在赭褐色的珠串上流動。更神的是,他算賬時,還能和旁邊的人說話,宣講村裡的政策,甚至爭論一些公眾性地話題。農閒時節,住在禮堂周邊的漁民民眾常常圍在辦公室里聽他說村裡的公事,更喜歡看他打算盤。在他身邊久了,德財表伯也會專門對我說一些話,主要是工作上的注意事項。比如,他常教導我,經濟賬不能馬虎,公家的錢開支要記賬,報銷要及時,經手人、證明人等都要簽字備案。他特彆強調,及時。做到當天發生的數字當天報銷完畢。正是他的教誨,養成了我經濟賬目日清月結的良好習慣。
當年,我們的村就已聞名遐邇,是全省海帶養殖的先進典型。村財總收入超過130萬元。130萬,在那時候是個什麼概念?那時我的年工資只有156元,村支書和我的德財表伯年工資也只有1090元。按理說,有這樣的村財,開支相對可以寬鬆些,但是,德財表伯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一切節儉。他所有的辦公設備都是舊的。桌子、凳子散架了,他自己拿來工具修修打打繼續用,回型針、大頭針、訂書釘,只有未生鏽,掉在地上的一根也捨不得放棄。廢紙一張也不捨扔下,他總把它翻過來當貼上旅差費的票據用。他的剪刀長銹了,拿磨刀石磨一磨再用。他使用的算盤,從當會計的那天起一直用到退休,用了五十年,用得油光鋥亮。據說,退休時,他雖然對這架心愛的算盤依依不捨,但還是堅決地移交給了後任。
記得,大約是1978年,我動筆撰寫了一篇表揚他愛惜公家財物的的通訊。出乎意料的是,這稿子竟被報紙採用了。見報題目由編輯做成《社員的好管家》。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見報作品。收到樣報時,我高興得快要暈過去,反覆看這篇宣傳我德財表伯的通訊。遺憾的是,德財表伯的名字竟變成了“意財”。原因主要是我手寫時使用了剛剛實行的第三套漢字簡化字,“德”簡化為上下結構的上面“一”下面“心”字,編輯誤為“意”字簡寫。因為這個紕漏,我不敢將報紙送給德財表伯看,擔心受到他的批評指責。寫錯人家的名字感覺很不慎重。沒想到,德財表伯早知道了。他對我說,表伯沒有你寫得那么好。我便主動向他說明名字之誤的原因。他笑了笑,說,我的名字寫錯沒關係,說明這套簡化字還沒有真正讓人接受。以後做事情自己認真負責就行,特別是財務上的事。我聽了感動許久,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德財表伯就是這樣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是我家鄉人心目中的道德模範。
他退休後,又被村里留用了將近十年。有他這樣一個好管家,我們村裡的經濟和各項事業不斷發展,集體財富積累連年增加,公益事業“水漲船高”。更重要的是,我們村從沒有出現經濟上的違法違紀行為,也沒有一個村幹部因為貪污受賄或浪費集體財物而受處分。這些,也許與德財表伯當年從嚴理財的理念有關吧。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5-24 1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