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漫漫
作者:王少春 (字數:1000字作文)
老家與閩清交界。上世紀50年代,家鄉未通公路,我得徒步60多公里山路到縣城上中學。天蒙蒙亮,我挑起行囊,一頭是衣被,一頭是書簏,帶上乾糧,與老同學一起高高興興地上路。第一次出遠門走人生之路,希望能永遠走出深山老林,快樂得像鳥兒一般,沒有一點難分難捨和依戀之情。因為生命的全部風景都在前方的道路坐標中展開,因而也不畏懼山路的艱難和漫長。
翻過秀峰山,故鄉便拋在身後。穿過東洋鄉,到了下拔鄉,再到大洋鄉,山道蜿蜒曲折。走累了,在路中石凳或路邊的涼亭坐下小憩,吃些乾糧或喝口水,繼續趕路,從一個艱難奔向另一個艱難。一整天跋涉,腳像灌了鉛似的沉重。路旁有一客棧,被歲月剝蝕得斑駁陸離,被濃煙燻黑。我們進去過夜。
我們掏出自帶的大米,交給店主代煮。店主帶我們到樓上客鋪休息。客鋪是通鋪,一溜排著,上海花被子,好久沒洗,散發著霉味。脫了鞋,發現腳底板磨出了小血泡,腿肚鞭抽似的痛。我顧不了這些,躺下休息。那時我想,要是自己是個神話傳說中的追日夸父,或水滸里日行八百里的神行太保戴宗,那該多好呀,不受長途跋涉之苦了。
睡了一夜,養精蓄銳,有了精神。第二天大約還得走20公里的路程才能到縣城。這是一條縣城通往永泰西區的古道,鋪砌礫石,飽經風霜的挑夫曾經挑著擔子走過,達官貴人坐滑竿被人抬著經過,不管是誰都留下了足跡。
路旁野花爛漫,搖曳多姿,扑打著我的衣裳和臉龐。山水明秀,古樹參天,陽光從枝葉間的縫隙篩漏下來,斑斑駁駁;清脆的鳥鳴與淙淙的山泉相和,周遭是一片濃淡相宜的綠。山裡的孩子不會用心和眼睛去欣賞,因為最迷人的色彩,在前方。
再往下走,到了曹溪底,過了石拱橋,再走上坡路,到了群山的高處——通天隔。站在山隔口,陣陣松濤灌進耳鼓,縱目眺望,群山像波濤般湧來,整個縣城盡收眼底。那時的縣城,雖然房屋低矮,黑壓壓一片,但仍是全縣政治、文化中心,喚起我無盡的遐思和渴望。下山走七八公里路程,一個多小時就能到校。
整整四個春秋都是這樣走過的,雖無“蜀道”之艱難,但也讓人流血流汗,經受過磨鍊,讓我獲益匪淺。當年的驛道,已經依稀難辨,漸漸湮滅在亂石叢林中,我的人生密碼卻留在這段古道上。
歲月滄桑,當今的學子再也不用負笈徒步求學了,那時兩天的路程,如今一個小時就到。進入21世紀,故鄉的交通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向莆高鐵從我老家經過,50年前我曾經走過的高山峻岭,現今被機器的轟鳴打破了寧靜。高速鐵路通車後,昔日徒步兩天的路程,只要20多分鐘就到,連夸父和神行太保都汗顏。今昔對比,晃若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