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江智淵傳》原文及翻譯

宋書

原文:

江智淵,濟陽考城人,湘州刺史夷弟子。父僧安,太子中庶子。智淵初為著作郎,江夏王義恭太尉行參軍,太子太傅主簿,隨王誕後軍參軍。世父夷有盛名夷子湛又有清譽父子並貴達智淵父少無名問湛禮敬甚簡智淵常以為恨自非節歲不入湛門。及為隨王誕佐,在襄陽,誕待之甚厚。時諮議參軍謝莊、府主簿沈懷文並與智淵友善。懷文每稱之日:“人所應有盡有,人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淵乎!”元嘉末,除尚書庫部郎。時高流官序,不為台郎,智淵門孤援寡,獨有此選,意甚不說,固辭不肯拜。競陵王誕復征為驃騎參軍,轉主簿,隨府轉司空主簿、記室參軍,領南濮陽太守,遷從事中郎。誕將為逆,智淵悟其機,請假先反。誕事發,即除中書侍郎。智淵愛好文雅,詞采清贍,世祖深相知待,恩禮冠朝。上燕私甚數,多命群臣五三人游集,智淵常為其首。同侶未及前,輒獨蒙引進,智淵每以越眾為慚,未嘗有喜色。每從游幸,與群僚相隨,見傳詔馳來,知當呼己,聳動愧恧,形於容貌,論者以此多之。遷驍騎將軍,尚書吏部郎。上每酣宴,輒詬辱群臣,並使自相嘲訐,以為歡笑。智淵素方退,漸不會旨。嘗使以王僧朗嘲戲其子景文,智淵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戲。”上怒日:“江僧安痴人,痴人自相惜。”智淵伏席流涕,由此恩寵大衰。出為新安王子鸞北中郎長史、南東海太守,加拜寧朔將軍,行南徐州事。初,上寵姬宣貴妃殷氏卒,使群臣議謚,智淵上議日“懷”。上以不盡嘉號,甚銜之。後車駕幸南山,乘馬至殷氏墓,群臣皆騎從,上以馬鞭指墓石柱謂智淵日:“此上不容有懷字!”智淵益惶懼。大明七年,以憂卒,時年四十六。 
(選自《宋書·江智淵傳》) 

譯文/翻譯:

江智淵,濟陽考城人,湘州刺史江夷的侄子。父親僧安任太子中庶予。江智淵始任著作郎、江夏王劉義恭的太尉行參軍、太子太傅主簿、隨王劉誕的後軍參軍。伯父江夷有非常好的名聲,江夷的兒子江湛又有美好的名聲,父子都顯貴發達。而江智淵的父親年輕時沒有什麼名氣,江湛就對江智淵不太尊重,江智淵常常因此而怨恨,不是節日不到江湛家去。他在隨王劉誕門下任職後,住在襄陽,劉誕十分看重他。當時咨議參軍謝莊、府主簿沈懷文都和智淵親近和睦。懷文常稱讚江智淵:“人應當有的都有,不應有的都沒有,這就是江智淵啊!”元嘉末年他任尚書庫部郎。當時出身名門的人不zuo6*台郎這類官,江智淵門戶衰微,朝廷貴官中又沒有什麼人引薦,竟然被選授這樣的官職,內心很不高興,堅決拒絕,不肯接受官職。竟陵王劉誕又徵召他任驃騎將軍,轉任主簿,隨府轉任司空主簿、記室參軍,兼任南濮陽太守,調任從事中郎。劉誕要叛逆之前,江智淵看出他的陰謀,請假預先離開了他。劉誕叛亂事發後,他就被朝廷任命為中書侍郎。江智淵愛好文學,文章詞采清新豐富,世祖非常信任賞識他,對他的恩遇超出他人之上。世祖經常舉行私人宴會,總是讓三五個大臣跟隨,智淵總是其中最突出的。同來的人還沒有近前,他總是單獨受到召見(被召見),江智淵常常因為超越眾人而感到慚愧,從沒有得意的神色。他每次和諸大臣一起跟隨皇帝遊玩,看到皇帝的詔書迅速傳來,就知道定是召見自己,不安與慚愧(恧:讀nu,慚愧)都表現在臉上,世人因此稱讚他。江智淵調任驍騎將軍、尚書吏部郎。皇帝每次縱情飲宴,就要責罵凌辱群臣,並且命他們自己互相嘲笑攻擊,把這當作娛樂遊戲。江智淵一向端正謙讓(方:端正;退:謙讓),漸漸不迎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曾經命他拿王僧朗來嘲笑戲弄王僧朗的兒子王景文,智淵嚴肅地說:“恐怕不應這樣戲弄取樂。”世祖惱怒地說:你的老子江僧安是痴人,同是痴人的兒子當然會互相憐愛。”江智淵(聽了這話)不禁伏在坐席上流淚,從此皇帝對他的恩寵大大減退。他出朝任新安王劉子鸞的北中郎長史、南東海太守,加拜寧朔將軍,管理南徐州事務。當初世祖的愛妃殷氏死了,讓群臣商議諡號,智淵提出謚“懷”。皇帝認為這不夠美謚,心中記恨著這事。後來皇帝駕幸南山,乘馬到殷氏墓地,群臣皆騎馬隨後,皇帝用馬鞭指著墓地石柱對江智淵說:“這上面不許有‘懷’字!”江智淵愈發惶惑恐懼。大明七年,江智淵因為憂慮而死,時年四十六歲。 
《宋書·江智淵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宋書·江智淵傳》原文及翻譯0
《宋書·江智淵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