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銘》原文及翻譯
歐陽修
原文:
王氏之先為常山真定人。公父武康公事太宗皇帝,秉節治戎,有勞有勤,報恤追崇。公少以父任為西頭供奉官。至道二年,遣五將討李繼遷,公從武康公出鐵門,為先鋒,殺敵甚眾。軍至烏白池,諸將失期,不得進,公告其父曰:“歸師過險,爭必亂。”乃以兵前守隘,號其軍曰:“亂行者斬!”由是士卒無敢先後,雖武康公亦為之按轡。追兵望其軍整,不敢近。武康公嘆曰:“王氏有子矣。”後以御前忠佐為軍頭巡檢。邢洺男子張洪霸聚盜二州間,歷年,吏不能捕。公以氈車載勇士為婦人服,盛飾誘之邯鄲道中,賊黨爭前邀劫,遂皆就擒,由是知名。
御史中丞孔道輔等因事以為言,乃罷公樞密。言者不已,即以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士皆為之懼,公舉止言色如平時,惟不接賓客而已。既而,孔道輔卒,客有謂公曰:“此害公者也。”公愀然曰:“孔公以職言事,豈害我者?可惜朝廷亡一直臣。”由是言者終身以為愧,而士大夫服公為有量。
慶曆二年,契丹聚兵幽、涿,遣使者有所求,自河以北皆警,乃拜公保靜軍節度使,知澶州。公治其軍,無撓其私,亦不貸其過,居頃之,士皆可用。契丹使人覘其軍,或勸公執而戮之,公曰:“吾軍整而和,使覘者得吾實以歸,是屈人兵以不戰也。”明日,大閱於郊,公執桴鼓誓師,號令簡明,進退坐作,肅然無聲,乃下令曰:“備糗糧,聽鼓聲,視吾旗所鄉!”契丹聞之震恐。會複議和,兵解,徙知陳州。
自寶元、慶曆之間,元昊叛河西,兵出久無功,士大夫爭進計策,多所改作。公笑曰:“奈何紛紛?兵法不如是也。使士知畏愛,而怯者勇,勇者不驕。以吾可勝,因敵而勝之耳,豈多言哉!”其在樞密,亦嘗自請臨邊,不許,凡大謀議,必以咨之。其在外,則遣中貴人詔問,其言多見施用。公於是時,屹然為中國鉅人、名將,雖未嘗躬矢石,攻堅摧敵,而恩信已足撫士卒,名聲已足動四夷。
公年七十有餘,以疾薨於家。其遺言曰:“臣有俸祿,足以具死事,不敢復累朝廷,願無遣使者護喪,無厚賻贈。”天子惻然,哀其志,以黃金百兩、白金三千兩賜其家,固辭,不許。明年,有詔史臣刻其墓碑,謚曰武恭。
(取材於歐陽修《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銘》)
譯文/翻譯:
王氏的祖先是常山真定人。武恭公的父親武康公侍奉太宗皇帝,秉持操守治理軍隊,很辛苦很用心,(死後)被皇帝憐恤追封。武恭公年少的時候因為父親任職的原因擔任了西頭供奉官。至道二年時,(朝廷)派遣五位將領討伐李繼遷,武恭公跟隨武康公出兵鐵門,擔任先鋒,殺敵很多。軍隊到達烏白池的時候,諸位將領耽誤了行軍的日期,不能繼續前進,武恭公對他父親說:“作戰歸來的軍隊經過險境,如果爭搶必將產生混亂。”於是就率領軍隊在前方守住關隘,號令軍隊說:“胡亂行動的人要被斬首!”因此士兵們都不敢爭先恐後胡亂行動,即使是武康公也因此號令扣緊馬韁緩行。追兵遠望到武恭公的軍隊很嚴整,(就)不敢接近了。武康公讚嘆說:“王家後繼有人了。”之後(武恭公)又在御前忠佐軍中擔任軍頭巡檢。邢洺男子張洪霸在兩州之間聚眾為盜匪,歷經一年,府吏都不能抓到他。武恭公用毛氈篷的車子載著穿上女子衣服的勇士們,(勇士們)打扮華麗地在去往邯鄲的道路上引誘賊人,賊人爭著上前去劫持,於是都被抓捕了,(武恭公)因此被大家知曉。
御史中丞孔道輔等人因為一些事情參奏(武恭公),(朝廷)於是就罷免了武恭公樞密使的職務。參奏的人絡繹不絕,(朝廷)又任命武恭公為右千牛衛上將軍。士人都替武恭公感到害怕,武恭公的舉動、語言、面色(卻)都像往常一樣,只是不接待賓客罷了。不久,孔道輔死了,有門客對武恭公說:“這是害了您的人啊。”武恭公(卻)傷心地說:“孔公遵守職責參奏事情,哪是害我呢?可惜朝廷失去了一位直諫之臣。”因此說這話的人終身都以(自己說這種話)感到愧疚,士大夫都佩服武恭公舉止很有度量。
慶曆二年,契丹在幽、涿兩地聚集軍隊,派遣使者(向朝廷)提出要求,從黃河往北的地區都高度警戒,(朝廷)於是封武恭公為保靜軍節度使,管理澶州。武恭公治理軍隊,不擾亂士兵個人的事,也不饒恕他們的過錯,過了一段時間,兵士就都(服從管理)可以任用了。契丹派人窺探武恭公的軍隊,(被發現了,)有人勸武恭公抓住窺探的人並且殺了他,武恭公說:“我軍整肅和睦,讓窺探的人了解我軍的實際情況回去,這是不用作戰就使敵人的軍隊屈服的辦法。”第二天,在郊外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武恭公拿著鼓槌擊鼓誓師,號令簡單明了,(部隊)進退坐起,整肅安靜,(武恭公)就下令:“準備乾糧,聽鼓聲號令,看我旗子指揮的方向!”契丹聽說這些情況後非常震驚害怕。正好趕上兩國再次議和,撤掉了軍隊,(武恭公)遷任陳州知州。
在寶元、慶曆年間,元昊在河西叛亂,軍隊出動久戰無功,士大夫們爭相進計獻策,(朝廷的作戰方針)屢屢更改。武恭公笑著說:“為什麼如此眾說紛紜呢?兵法不是這樣的。要讓士兵知道敬畏愛戴,怯懦的人就會勇敢,勇敢的人就不驕縱。憑藉(這些)我可以戰勝敵人,根據敵人的具體情況而戰勝他罷了,哪裡用說那么多話!”武恭公擔任樞密使時,也曾經自己請求到邊境作戰,(皇帝)沒有允許,凡是有重大的計畫決議,一定會詢問他。武恭公在京外任職的時候,皇帝就會派遣朝中近臣去問詢(他的意見),他的意見多被採納實施。武恭公在當時,卓然超凡,是朝中的傑出士人和著名將領,雖然沒有親身拿著武器,攻城破敵,但是(他的)恩威和信義已經足夠安撫士卒,聲名威望已經足夠震懾四方外夷。
武恭公活了七十多歲,因為疾病在家裡去世了。他的遺言說:“我有俸祿,足夠用來準備喪事,不敢再拖累朝廷,希望朝廷不要派遣官使幫助舉辦喪儀,不要有豐厚的賞賜。”皇帝很傷心,哀憫他的想法,(就)用黃金百兩、白金三千兩賞賜他的家人,(他的家人)堅決推辭,(皇帝)不允許。第二年,(皇帝)又下詔令讓史臣雕刻他的墓碑,(給他)封諡號為武恭。
歐陽修《忠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恭王公神道碑銘》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