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張樹聲傳》原文及翻譯

清史稿

原文:

張樹聲,字振軒,安徽合肥人。粵寇擾皖北,以稟生與其弟樹珊、樹屏治團殺賊。復越境出擊,連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潛山、無為;而太湖一役,以五百人陷陣,擊退陳玉成眾數萬,功尤盛,復力行堅壁清野法。其時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輩皆相繼築堡,聯為一氣,皖北破碎,獨合肥西鄉差全。曾國藩檄守蕪湖,調無為,遷知府。同治元年,從李鴻章援上海。鴻章立淮軍,與銘傳等分領其眾,從克江陰,晉道員。鴻章親視婁門程學啟軍,遣樹聲援盪口,破謝家橋,逐北至齊門,又敗之黃埭。學啟遂逼城而軍,於是婁門寇盜始絕。二年,攻無錫、金匱,擊寇芙蓉山,大破之,奪獲戰艦器械不可稱計,賜號卓勇巴圖魯,予三品服。樹聲乘勝趨常州。逾歲,攻河乾二十餘營,盡破之。城拔,進復浙江湖州,詔以按察使記名。四年,署江蘇徐海道。尋授直隸按察使,赴大名督防務。
九年,調補山西。越二年,擢漕運總督,署江蘇巡撫,十三年,實授。遭繼母憂,歸。光緒三年,起授貴州巡撫。適廣東總兵李揚才據靈山,構匪擾越南,朝旨調樹聲撫廣西治之。事寧,擢總督,先後剿平西林苗匪、武宣積匪。八年,鴻章喪母歸葬,樹聲攝直督任。值朝鮮亂作,日使花房義質將兵五百入王京,迫朝議約,樹聲飛檄吳長慶等赴之,遂成約,尋盟而還。於是長慶等宵攻亂黨,悉殲其渠,亂乃定,樹聲奏令長慶暫戍朝,上嘉其能,加太子少保。明年,還督兩廣。會法越構兵,即以法人侵逼狀上聞。逮北寧陷,自請解總督職專治軍,報可。復坐按事不實,革職留任。未幾,病卒,謚靖達,予直隸、江蘇及本籍建祠。
樹屏,以收復江蘇各州縣,積勛至副將。從征捻駐周家口戰數捷捻平擢提督賜號額騰額巴圖魯赴晉防河光緒二年徙守河曲保德。會皖軍赴援烏魯木齊,甘肅流賊曹洪照竄後山,樹屏適奉檄詣省,聞警,乘大雪追擊之。事定,賜頭品服,授太原鎮總兵。移防包頭,調大同。十三年,乞休。既歿,鴻章狀其績以上,予優恤,太原建祠。
(選自《清史稿·列傳二百三十四》,有刪改)

譯文/翻譯:

張樹聲,字振軒,安徽合肥人。粵北寇賊侵擾皖北,憑藉稟生的身份與弟弟張樹珊、張樹屏置辦團練殺賊兵。又越境出擊,連續攻下含山、六安、英山、霍山、潛山、無為;在太湖的一次戰鬥中,憑藉五百人沖入敵陣,擊退陳玉成的數萬軍隊,功勞最大,又努力推行堅壁清野法。當時劉銘傳、周盛波、潘鼎新等都相繼修築堡壘,連為一片,皖北攻陷,唯獨合肥西鄉保全。曾國藩發文書讓其守衛蕪湖,又調任無為,升遷為知府。同治元年,跟隨李鴻章支援上海。李鴻章建立淮軍,與劉銘傳分別率領其眾,跟隨他攻克江陰,晉升為道員。李鴻章親自視察了婁門程學啟軍隊,派遣張樹聲支援盪口,擊破謝家橋,追逐逃跑的敵人到齊門,又在黃埭擊敗敵軍。程學啟於是逼近城池駐軍,於是婁門的寇賊才斷絕。同治二年,攻克無錫、金匱,在芙蓉山擊敗寇賊,大敗敵軍,奪得戰艦器械不計其數,賜號卓勇巴圖魯,給予三品服。張樹聲乘勝追擊到常州。過了一年,攻克河乾二十多個軍營,全部打敗。城池攻下,進而光復浙江湖州,皇帝下詔按照按察使記名。同治四年,暫代江蘇徐海道。不久又擔任直隸按察使,赴大名督查軍事防務。
同治九年,調補山西。過了兩年,擢升為漕運總督,暫代江蘇巡撫,同治十三年,實際授任,後遭遇繼母喪事,回到家鄉。光緒三年,擔任貴州巡撫。適逢廣東總兵李揚才占領靈山,構匪侵擾越南,朝廷下旨調張樹聲到廣西督辦。事情寧息,提升為總督,先後剿滅平西林苗匪、武宣積匪。光緒八年,李鴻章喪母回家鄉辦喪事,張樹聲代理直督一職。當時朝鮮混亂,日使花房義質率領五百人軍隊攻入王京,迫使朝鮮簽訂協定,張樹聲飛快發文書召集吳長慶等前往,於是前往簽訂協定,不久定立協定歸來,於是吳長慶等在夜晚攻打敵人,都殲滅他們,叛亂才平定,張樹聲上奏朝廷讓吳長慶暫時衛戍朝鮮,皇帝讚許他的才能,加封為太子少保。第二年,還任兩廣總督。恰逢法越交戰,就把法國人侵略的情況上報朝廷。等到北寧失陷,自己請求解去總督職務專心治軍,傳達允許。又因為查辦案件不實,革職留任。不久,因病去世,諡號靖達,允許在直隸、江蘇及家鄉建立祠堂。
張樹屏,因為收復江蘇各州縣,累積功勳至副將。跟隨征討捻軍,在周家口駐軍,幾次戰鬥均獲勝,捻軍平定,擢升為提督,賜號額騰額巴圖魯,趕赴晉防衛黃河。光緒二年,調任守衛河曲、保德。恰逢皖軍奔赴烏魯木齊,甘肅流寇曹洪照在後山作亂,張樹屏奉旨前往,聽聞軍情,乘著大雪追擊,事情平定後,賜頭品服,授予太原鎮總兵,調往包頭防務,後又調任大同。十三年,請求退休。已經去世,李鴻章上報其功績給朝廷,予以撫恤,在太原建立祠堂。
《清史稿·張樹聲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清史稿·張樹聲傳》原文及翻譯0
《清史稿·張樹聲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