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從弟謀歸江陵序》原文及翻譯

柳宗元

原文:

吾與謀,由高祖王父而異。謀少吾二歲,往時在長安,居相邇也。與謀皆甚少,獨見謀在眾少言,好經書,心異之。其後吾為京兆從事,謀來舉進士,復相得,益知謀盛為文辭,通外家書。一再不勝,懼祿養之緩,棄去,為廣州從事。
復佐邕州,連得薦舉至御史,後以智免,歸家江陵。有宅一區,環之以桑,有僮指三百,有田五百畝,樹之谷,藝之麻,養有牲,出有車,無求於人。日率諸弟具滑甘豐柔,視寒暖之宜,其隙則讀書,講古人所謂求其道之至者以相勵也。過永州,為吾留信次,具道其所為者。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儉,為吏祗肅。出則信,入則厚。足其家,不以非道;進其身,不以苟得。時退則退,尊老無井臼之勞。和安而益壽兄弟相友不謀食而食給不謀道而道顯則謀之去進士為從事於遠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別九歲而會於此,視其貌益偉,問其業益習,叩其志益堅。於!吾宗不振久矣。識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謀之出處,庸非所謂人歟?或問管仲,孔子曰:“人也。”謀雖不識於管仲,其為道無悖,亦可以有是名焉。
吾不智,觸罪擯越、楚間六年,築室茨草,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漁,種黍可以酒,甘終為永州民,又恨徒費祿食而無所答,下愧農夫,上慚王官。追計往時咎過,日夜反覆,無一食而安於口平於心。若是者,豈不以少好名譽,嗜味得毒,而至於是耶!用是愈賢謀之去進士為從事以足其家,終始孝悌,今雖欲羨之,豈復可得?謀在南方有令名,其所為日聞於人,吾恐謀不幸又為吾之所悔者,將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謀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於事,雖履吾跡,將不至乎吾之禍,則謀何悔之有?苟能是,雖至於大富貴,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爾!

譯文/翻譯:

我和柳謀,(長輩)從曾祖的父親(那代起)而不同。柳謀比我小兩歲,往日在長安,住得相距不遠。我和柳謀都很年輕,唯獨看見柳謀在眾人中很少說話,喜好經書,心中覺得他與眾不同。這以後我擔任京兆從事,柳謀來參加進士考試,又與他相見,更加知道柳謀廣泛地寫文章,(經常)向(京城)外通家書。一再不能考中,擔心俸祿供養的遲緩,放棄(考進士)離開(長安),擔任廣州從事。又在邕州做輔佐官員,接連獲得舉薦做到御史,後來憑藉智慧免職,回去安家在江陵。
大凡讀書人,居住在家裡孝順長輩、敬愛兄長、恭敬、節儉,擔任官吏恭謹而嚴肅。出外就守信用,回家就寬厚。使他的家富足,不憑藉不合正道的手段;使自己得到提拔,不憑藉苟且的手段得到。時勢要退就退,尊敬老人,(使他們)沒有汲水舂米的勞苦。和睦安詳增延壽命,兄弟相互友好。不謀求糧食而糧食充足,不設法尋求道義而道義彰顯。那么柳謀不考進士到遠方擔任從事,開始我對此感到疑惑,現在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分別九年在此相會,看他的相貌更偉岸,問他的學業更熟悉,詢問他的志向更堅定。唉!我的家族不振興已經很久了。有見識的人說:如今的世上稍稍有(所謂的)“人”了。像柳謀的出仕和隱退,哪裡不是所謂的“人”呢?有人問到管仲,孔子說:“(他是)‘人’。”柳謀雖然不被管仲所知,(但是)他為道沒有謬誤,也可以有這種名聲。抑或又聽說聖人之道,學習它一定要學成,柳謀的學業(本來已經)很好了,而(現在)又增長了學問;志向已經很專一了,而又像不足的樣子。孔子之門,不稱道管仲、晏子,那么柳謀的為人,難道可以衡量嗎?
我不聰明,犯罪被拋棄在越地、楚地間六年,用雜草蓋房子,在湘水西面種菜,挖掘池塘可以養魚,種植黍子可以釀酒,甘於一直做永州的百姓,又遺憾白白地花費俸祿卻沒有什麼報答的,對下愧對農夫,對上愧對朝廷官員。盤算思索往日的過錯,日日夜夜再三考慮,沒有一樣吃的東西是安於口平於心的。像這樣的情況,難道不是因為年輕時喜好名譽,(就像)嗜好厚重的味道(反而)受到毒害,而至於這樣嗎?因此更加覺得柳謀不考進士擔任從事來使他的家富足、自始至終孝順長輩、敬重兄長是賢能的,現在雖然想要羨慕他,難道再能夠做得像他這樣?柳謀在南方有美好的名聲,他的作為一天天地為人所知,我擔心柳謀不幸又做出我的後悔的事情,想要中止它而不能夠辦到,怎么辦?然而柳謀憑藉著誠實敦厚說話不多,懷著他的志向來周密地做事,雖然踏著我的足跡,將不會犯下我的罪過,那么柳謀有什麼好後悔的呢?如果能夠這樣,即使至於大富大貴,又害怕什麼呢?振興我們的宗族的人,大概只能指望你了!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原文及翻譯0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