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孫晟傳》原文及翻譯

新五代史

原文:

孫晟,密州人也。好學,有文辭,尤長於詩。天成中,朱守殷鎮汴州,闢為判官。守殷反,伏誅,晟乃棄其妻子,亡命陳、蔡之間。安重誨惡晟,以謂教守殷反者晟也,畫其像購之,不可得,遂族其家。晟奔於吳。是時,李昇方篡楊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辭,使為教令,由是知名。晟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談辯鋒生,聽者忘倦。異尤愛之,引與計議,多合意,以為右僕射,與馮延巳並為昇相。晟事昇父子二十餘年。周世宗征淮,李璟懼,遣翰林學士鍾謨、文理院學士李德明奉表稱臣,不答。乃遣禮部尚書王崇質副晟奉表。謨與晟等皆言璟願割壽、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歲貢百萬以佐軍。而世宗已取滁、揚、濠、泗諸州,欲盡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壽州益急。謨等見世宗英武非璟敵,而師甚盛,壽州且危,乃曰:“願陛下寬臣五日之誅,容臣還取璟表,盡獻淮北諸州。”世宗許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質南還,而謨與晟皆見留。德明等還,璟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師,留李重進、張永德等分攻廬、壽。重進與永德有隙,璟知二將之相疑也,乃以蠟丸書遺重進,勸其反。初,晟之奉使也,語崇質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終不負永陵一杯土也。”永陵者,昇墓也。及崇質還,而晟與鍾謨俱至京師,館於都亭驛,待之甚厚。已而周兵數敗盡失所得諸州世宗憂之召晟問江南事晟不對世宗怒未有以發。會重進以璟蠟丸書來,上多斥周過惡以為言,由是發怒,亟召待衛軍虞候韓通收晟下獄,及其從者二百餘人皆殺之。晟臨死,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報國爾!”乃就刑。璟聞晟死,贈魯國公。
(節選自《新五代史·孫晟傳》,有刪改)

譯文/翻譯:

孫晟,密州人。好學,有文才,尤其長於詩歌。天成年間(926-930),朱守殷鎮守汴州,請孫晟當判官。守殷zao6*反,被殺,孫晟拋妻棄子,逃奔到吳。當時,李昇剛奪了楊氏政權,招納四方賢士,得到孫晟,喜歡他的文才,任他當教令,他因此而知名。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見人不能寒暄,坐定之後,健談善辯話鋒生動,聽的人忘了疲倦。李昇非常喜歡他,經常和他商量大事,很合心意,任命他當右僕射,與馮延並為宰相。孫晟侍奉李昇父子長達二十多年。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害怕,派遣翰林學士鍾謨、文理院學士李德明奉表稱臣,周世宗不答應。於是李景派禮部尚書王崇質當孫晟的副手奉表,鍾謨與孫晟等人都說李景願意割讓壽、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每年貢納百萬錢財來供應周的軍隊。而周世宗決心完全攻占淮南才停止進軍,因此留住使者不準回去,加緊攻打壽州。鍾謨等看見世宗英武,李景不是對手,周軍士氣很盛,壽州危急,就說:“請陛下寬限五日不殺我們,讓我們回去取表,進獻淮北諸州。”周世宗答應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押李德明、崇質南還,把鍾謨與孫晟留了下來。李德明等回去後,李景後悔,不肯割地。周世宗也因為暑熱多雨而退軍,留下李重進、張永德等人分別進攻廬州、壽州。李重進與張永德有矛盾,李景知道二將相互猜疑,就用蠟丸書送給李重進,勸他反周。當初,孫晟奉命出使,對王崇質說:“我這次出使必然免不了一死,但是我不能出賣永陵一抔土啊。”永陵是李昇的墓地。等到王崇質回去後,孫晟與鍾謨都被帶到了周的京城,住在都亭驛,待遇優厚。不久周兵數次失敗,周世宗很憂愁,召見孫晟問他對江南戰事的看法,孫晟不答,周世宗憤怒,但未立即發作。恰好李重進把李景的蠟丸書送上,書里有很多斥責周過惡的話,因此周世宗發怒,立即召侍衛軍虞候韓通把孫晟下獄,把孫晟及其從者二百多人都殺了。孫晟臨死,正其衣冠,望著南面禮拜說:“我只有以死來報答國家了!”於是孫晟被殺。李景聽說孫晟死了,就賜封他為魯國公。
《續唐書·孫晟傳》《續唐書·孫晟傳》(二)《新五代史·孫晟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五代史·孫晟傳》原文及翻譯0
《新五代史·孫晟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