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裴遵慶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裴遵慶,字少良,絳州聞喜人。幼強學,該綜圖傳,外晦內明,不幹當世。年既長,始以仕家推蔭為興寧陵丞,調大理丞。邊將蕭克濟督役苛暴,役者有醜言,有司以大逆論,遵慶曰:“財不足聚人,力不足加眾,焉能反?”由是全救數十族。頻擢吏部員外郎,判南曹。天寶時,選者歲萬計,遵慶性強敏,視簿牒,詳而不苛,世稱吏事第一。肅宗時,為吏部侍郎;蕭華輔政,屢薦之,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代宗初僕固懷恩阻兵汾上指中官為詞帝以遵慶忠厚大臣故奉詔宣慰遵慶至懷恩抱其足泣且訴遵慶道帝所以不疑即勸入朝懷恩許諾副將范志誠諫曰:“嫌隙成矣,奈何入不測之朝,獨不見來填、李光弼乎?二臣功高不賞,填已及誅。”懷恩乃止,遂以懼死為詞。會蕃寇陷京師,乘輿幸陝,遵慶自汾州奔赴行在。及乘輿還京,以遵慶為太子少傅。永泰元年,與裴冕等並於集賢院待制,知選事。時選人天興縣尉陳瑁於銓庭言詞不遜,凌突無禮,代宗詔付遵慶於省門鞭三十,貶為吉州員外司戶參軍。罷為集賢院待制,改吏部尚書,以尚書右僕射復知選事,朝廷優其年德,令就第注官。自宣平坊榜引士子,以及東市兩街。時人以為盛事。 
嘗有族子病狂易,告以謀反,帝識其謬,置不問。性崞正,老而彌謹。每薦賢,有來謝者,以為恥。諫而見從,即內益畏。雖親近,但記其削稿疏數,而莫知所言。大曆十年薨,年九十餘。初為郎時,著《王政記》,述今古治體,識者知其有公輔器雲。 
(摘編自《新唐書》《舊唐書》) 

譯文/翻譯:

裴遵慶的字叫少良,絳州聞喜縣人。他從小刻苦學習,博覽圖書,外表糊塗內心明白,不巴結權貴。成年以後,才因上輩的功勞被任命為興寧陵丞,後調任大理丞。邊境將領蕭克濟督促勞役苛刻暴虐,役夫說他的壞話,有關官員要按反叛論罪,裴遵慶說:“他們財產不足以招兵,勇力不足以服眾,怎能zao6*反?”因此保全救活了幾十族人。他多次升官後任吏部員外郎,判南曹。天寶年間,參加選官的每年上萬人,裴遵慶生性能幹敏捷,審查簿籍文書,詳細而不苛刻,當時認為他是吏部第一人。唐肅宗時,他任吏部侍郎。蕭華任宰相,多次推薦他,任命他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唐代宗初年,僕固懷恩在汾州集結軍隊,用宦官禍亂朝政為託詞,皇帝因為裴遵慶性情寬厚又任重臣,因此派他帶詔書去宣詔慰問。裴遵慶到了汾州,僕固懷恩抱著他的右腿,一邊哭泣一邊訴說。裴遵慶跟僕固懷恩說明皇帝不懷疑他的原因,勸說僕固懷恩到朝廷覲見皇帝。僕固懷恩答應了。他的部將范志誠勸諫說:“皇帝對你的懷疑已經生成,為什麼要到不可預料的朝廷去呢,難道沒有看見來瑱、李光弼嗎?兩位大臣功勞極大無法賞賜,來瑱已經被誅殺。”僕固懷恩就停下來,用畏懼死罪作為託詞。適逢外族攻陷京城,皇帝逃到陝郡,裴遵慶從汾州趕赴皇帝駐地。皇帝回到京城後,提升他任太子少傅。永泰元年,跟裴冕等一起任集賢院待制,主管官員選任事宜。當時選的天興縣尉陳琯在銓庭言語無狀,僭越禮儀,代宗下詔讓裴遵慶在省門鞭打陳琯三十下,貶為吉州員外司戶參軍。罷除他知選事,擔任集賢院侍制,改任吏部尚書,以尚書右僕射身份再次主管官員選任事宜。皇帝優待他,考慮他年高有德,讓他在家裡辦理選官事宜。他在宣平坊、東市兩街張榜召集被選官員。當時人們認為這是件美事。曾有同族兄弟的兒子有瘋癲病,告發裴遵慶謀劃反叛,皇帝知道這事荒謬,擱置不予追究。他生性厚道正直,年老後更加謹慎。每次推薦了賢才,有來感謝他的,他認為是恥辱。勸諫被採納了,內心就更加惶恐。即使是親人近侍,只記得他草擬奏章的稀少和頻繁,但沒有人知道他說了什麼。大曆十年去世,享年九十多歲。當初他當郎官時,撰寫了《王政記》,敘述古今的治國綱要,有見識的人知道他有宰相的才幹。 
《新唐書·裴遵慶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裴遵慶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裴遵慶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