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星《李時珍傳》原文及翻譯

顧景星

原文:

李時珍,字東璧,蘄州人。祖某,父言聞,世孝友,以醫為業。年十四,補諸生。三試於鄉,不售。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窺。善醫,即以醫自居。富順王嬖庶孽,欲廢適子(同“嫡子”)。會適子疾,時珍進藥,曰附子和氣湯。王感悟,立適子。楚王聞之,聘為奉祠,掌良醫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薦於朝,授太醫院判,一歲告歸,著《本草綱目》。
年七十六,為遺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長成鈍椎,惟耽嗜典籍,奮切編摩,纂述諸家,心殫厘定。伏念本草一書,關係頗重,謬誤實多,竊加訂正,歷歲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穀,嘗眾草,分氣味之良毒;軒轅師歧伯,遵伯高,剖經絡之本標,爰有《神農本草》三卷;梁陶宏景益以注釋為藥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長史蘇恭表請增藥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劉翰詳較,仁宗再詔補註,增藥一百,唐慎微合為《證類》。修補諸本,自是指為全書。夷考其間,瑕疵不少。品類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而析為二三,或二物而混為一品。似茲之類,不可枚舉。臣不揣愚陋,僭肆刪述。重複者芟之,遺缺者補之。舊藥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為綱,附釋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誤,詳其出產、氣味、主治。上自墳典,下至稗記,凡有攸關,靡不收掇。雖命醫書,實賅物理。伏願皇帝陛下特詔儒臣補著成昭代之典。
萬曆中,敕中外獻書,建元以遺表進,命禮部謄寫,發兩京、各省布政刊行。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所著詩文他集失傳,惟《本草綱目》行世。
(本文選自《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有刪改)

譯文/翻譯:

李時珍,字東璧,蘄州人,祖父李某,父親李言聞,世代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以行醫為業。李時珍在十四歲時補做國學學生,三次參加鄉試,沒有中舉。讀書十年,不出家門,廣泛學習,沒有什麼不看的。他擅長醫術,就以醫生自居。富順王寵愛庶子,想廢掉適子的王位繼承權,恰逢適子患病,李時珍進獻湯藥,說,這服藥叫“附子和氣湯”。富順王有所醒悟,仍然立適子為王位繼承人。楚王聽說李時珍後,召他去做王府“祭祠”,併兼管王府醫療事務。楚王嫡子突然休克,李時珍(藥到病除),使之活命。楚王(於是)(將他)給推薦朝廷,(朝廷)授予他太醫院判一職。一年後請求回鄉,開始寫作《本草綱目》一書。
在七十六歲那年,他寫了份遺表,交給了他的兒子李建元。內容大致是說:我從小就受體瘦多病之苦,到了成年又像鈍椎一樣笨拙,只是我卻沉湎在經典書籍中,勤奮切磋反覆琢磨,收集諸家學術觀點,竭盡心力加以整理制定。想到《本草》(這裡的《本草》,應該是《證類》,即《證類本草》的簡稱),關係(到人的生命安危),十分重要,但錯誤確實很多,我就私下進行校訂,經歷了整整三十年,才算有了最終結果。上古時炎帝就辨別各種穀物,嘗遍百草,通過藥的氣味分辨它的藥性和毒性;軒轅,向歧伯學習,又按著伯高的指導,剖析了經絡的始末因由,於是有了《神農本草》三卷。待到了梁代,陶宏景又對其加以注釋,歸納了藥品共有三百六十五味。(陶宏景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唐高宗時又命李勣對《本草》重新加以編寫修正,(李勣兼通醫學,曾奉旨與許敬宗、孔志約、于志寧等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英公本草》))長史蘇恭上表申請增加新藥一百一十四味。至宋太祖時,又命劉翰對此書進行了詳細校正,仁宗再次下詔要求補加注釋,又增添了一百味藥。唐慎微合編為《證類》。《證類》修補了各個版本,從此可以認為它是一部較系統全面闡述草藥的書籍。可是仔細認真的考察這本書的內容,(發現)仍有不少瑕疵。藥物品種繁多,名稱繁雜,有的一種藥物卻分為兩三個名稱,有的兩種藥物卻混同為一種藥物。如此之類,不勝枚舉。我沒有考慮到自己的愚鈍淺陋,就越分地大膽放肆地著述。重複的地方就去掉它,有缺漏的地方就補全它。原有藥物一千五百一十八味,今天增加的有三百七十四味;把它們分為十六部,共有五十二卷。以正名為綱,以附加注釋為目,匯集了前代諸家對藥物的解釋,辨析了可疑的地方,更正了錯誤的地方,詳細地說明藥物的產地、氣味、主治等。上自歷代的典籍,下至野史筆記,凡是(與藥物)有關的,沒有不收錄其中。雖然將它命名是醫書,但實際是包括了萬物的道理。希望皇帝陛下特地命令我將它增補變成政治清明的時代的典籍。
在萬曆年間,皇帝詔令朝廷內外獻書,李建元把父親的遺表呈遞了上去,皇上命令禮部進行謄寫,下發到了二地京都、各省的布政司進行刻本發行。李時珍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所寫的詩文及其它文集都失傳,唯有《本草綱目》留傳在世。 
顧景星《李時珍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顧景星《李時珍傳》原文及翻譯0
顧景星《李時珍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