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論》之《成而不傾,敗而不亡》原文及翻譯

王夫之《讀通鑑論》

原文:

成而不傾,敗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量者心之體,智者心之用。用者用其體,體不定,則用不足以行;體不定而用或有所當,惟其機也。機者發而可中,而不足以持久,雖成必敗,苟敗必亡。故曰非智所及也。項羽、李存勖戰而必勝,犯大敵而不撓,非徒其勇也,知機之捷亦智矣,卒以傾亡者,豈智之遽窮乎?智則未有不窮者也。
項羽不足以持敗,一摧垓下,遂憤恚失守而自剄,量不足以勝之也。藉令戢悻悻之怒,渡江東以為後圖,韓、彭、英布非不可移易而必忠於漢者,收餘眾,間群雄,更起而角死力,漢亦疲矣。而羽不能者,量止於一勝之威,敗出於意外而弗能自固也。李嗣源定入汴之策,既滅朱友貞,一入汴而以頭觸嗣源曰:“天下與爾共之。”卒為嗣源所迫,身死國滅,量不足以受之也。藉令忍沾沾之喜,以從容論功而行賞,人且喻於君臣之義,雖有大勛,亦分誼所當盡,嗣源雖挾不軌之心,無有為之效命者,自斂雄心以俯聽。而存勖不能者,量盡於爭戰之中,勝出於意外而弗能自抑也。
漢高一敗彭城,再敗滎陽,跳身孤走,而神不為怵,故項羽終屈其難折之鋒。宋祖端居汴京,曹彬為下江南,收六十餘年割據不服數千里之疆土,而不輕授以使相,故功臣終安臣節而天下定。成大業者,在量而不在智,明矣。量者,定體於恆者也。體定於百年之長慮,而後機不失於俄頃。憂喜變遷,須臾不制,轉念知非,而勢已成乎莫挽,唯定體之不立故也。敗則唯死而已,勝則驕淫侈靡,無所汔止,羽、存勖之以傾敗終也,決於此耳。
生之與死,成之與敗,皆理勢之必有,相為圜轉而不可測者也。既以身任天下,則死之與敗,非意外之凶危;生之與成,抑固然之籌畫。生而知其或死,則死而知其固可以生;敗而知有可成,則成而抑思其且可以敗。生死死生,成敗敗成,流轉於時勢,而皆有量以受之,如丸善走,不能踰越於盤中。其不動也如山,其決機也如水,此所謂守氣也。氣守而心不動,乃以得百里之地而觀諸侯、有天下,傳世長久而不危。豈徒介然之勇,再鼓而衰,不足恃哉?智足以制勝,而俄頃之間,大憂大喜之所乘,聲音笑貌傳其搖盪無主之衷,傾敗即成乎莫挽。豪傑之與凡民,其大辨也在此夫!
(取材於清·王夫之《讀通鑑論》)
注釋:【1】李存勖:後唐開國皇帝。

譯文/翻譯:

成功後不會傾覆,失敗後不至滅亡,(關鍵)在於自己所擁有的氣量罷了,(僅憑)才智是不能達到的。氣量是心的內在根本,才智是心的外在表象。外在表象是表現內在根本的,內在根本不穩定,那么外在表象就不能發揮作用;內在根本不穩定而外在表象有時能發揮作用,只是(趕上)那(恰當的)時機罷了。(恰當的)時機產生時可能會成功,卻不能夠維持長久,即使(一時)成功了(最終也)一定會失敗,如果失敗了(最終就)一定會滅亡。所以說不是(僅憑)才智慧型達到的。項羽、李存勖作戰一定會勝利,面對強勁的敵人不屈服,不僅是(憑藉)他們的勇猛,(他們能)把握戰機的迅捷也算是(有)才智了,最終(卻還是)傾覆滅亡的原因,難道是(他們的)才智很快用盡了嗎?才智是沒有用不盡的。
項羽不能承受戰敗,剛一(在)垓下戰敗,就悔恨發怒不能自持而自刎,(他的)氣量不能承受戰敗。假如讓(他)克制住憤憤的怒氣,渡去江東再做之後的打算,韓信、彭越、英布並不是不能改節而非要效忠劉邦的人,(項羽若能)收拾殘部,離間群雄,重新振作(與劉邦)拚命較量,(那么)劉邦也會疲於應戰的。但項羽不能(這樣做)的原因,是(他的)氣量僅限於(容納)全勝的威風,(一旦)意外戰敗就不能堅定自信了。項羽可以享受勝利卻不能承受戰敗,所以(一旦)戰敗就必然滅亡。李存勖可以忍受戰敗卻不能把握勝利,所以(一旦)戰勝就一定會傾覆,是(與項羽)一樣(的道理)。李嗣源制定攻入汴京的計策,打敗了朱友貞之後,(李存勖)一進入汴京就用頭碰著李嗣源(的頭)說:“天下(我)與你共同分享。”最終(李存勖)被李嗣源(zao6*反)逼迫,自己被殺、國家滅亡(的原因),是(他的)氣量不能承受勝利。假如讓(他)控制住得意洋洋的喜悅,冷靜地按照功勞給予獎賞,(手下的)人就會明白君臣間合宜的行為道德,即使有大功,也是(臣子)分內應當盡的(職責),李嗣源雖然懷有叛亂的圖謀,沒有替他盡心做事的人,(他)自然會收斂野心,俯首聽命。但李存勖不能(這樣做)的原因,是(他的)氣量僅限於(容納)打仗,(一旦)意外獲勝就不能自我克制了。
漢高祖第一次(在)彭城戰敗,第二次(在)滎陽戰敗,獨自逃跑,但是精神意志沒有被摧毀,所以項羽難以挫敗的鋒芒最終(也)屈服(了)。宋太祖穩居汴京,曹彬替(他)攻下江南,收復了分裂對抗六十多年的方圓幾千里的疆土,(宋太祖)卻不輕易地把宰相的高位授予(曹彬),所以功臣始終謹守臣子的禮度,天下安定。成就大業的人,(關鍵)在於氣量不在於才智,(這道理)是很明顯的了。氣量是讓內在根本持久的(要素)。內在根本是從長遠考慮來確定的,(這樣)之後(就)不會因一時(的順利與挫折而)失去時機。(如果)憂慮歡喜的變化,迅速短暫不受控制,轉念間就意識到了錯誤,但事情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就是穩定的內在根本沒有確立的緣故。戰敗了就一死了之,勝利了就驕縱奢侈,不能完成(大業),項羽、李存勖最終傾覆失敗,就是這個(原因)決定的啊。
生存與死亡,成功與失敗,都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是相互轉化不能預測的。(如果)自己擔當起了天下的重任,那么死亡和失敗,(就)不是意料之外的兇險;生存與成功,也是本來就料想到了的。活著時明白自己有死的可能,那么面臨死亡時也會明白自己有能活下來的機會;失敗時明白有能成功的機會,那么成功時也會考慮到自己將有可能會失敗。生存死亡死亡生存,成功失敗失敗成功,隨著當前的形勢相互轉化,都有氣量來承受它們,就像小圓球善於滑動,(卻)不可能從盤子中越出。堅定不動像山一樣(穩固),隨機應變像水一樣(靈活),這就是保持氣量。保持氣量內心就堅定了,就能得方圓百里的土地(成為君主),接見(來朝見的)諸侯、擁有天下,長久流傳後世而沒有危險。哪裡是(那種)僅僅(憑)簡單魯莽的勇氣(贏得一次成功),第二次就不行了,不值得依賴的(人)呢?(那種人)才智足夠用來取得勝利,但是在很短時間內,極度憂喜的情緒劇烈變化,聲音表情傳遞出起伏不堅定的內心,傾覆失敗就會馬上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豪傑與凡人,他們最根本的區別就在這兒了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讀通鑑論》之《成而不傾,敗而不亡》原文及翻譯0
《讀通鑑論》之《成而不傾,敗而不亡》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