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原文及翻譯

劉向

原文:

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桓公謂鮑叔:“姑為寡人祝乎?”鮑叔奉酒而起曰:“祝吾君無忘其出而在莒也,使管仲無忘其束縛而從魯也,使寧子無忘其飯牛於車下也。”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與二大夫皆無忘夫子之言,齊之社稷,必不廢矣。”此言常思困隘之時,必不驕矣。
齊桓公出遊於野,見亡國故城郭氏之墟。問於野人曰:“是為何墟?”野人曰:“是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惡惡。”桓公曰:“善善而惡惡,人之善行也,其所以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惡惡而不能去,是以為墟也。”桓公歸,以語管仲,管仲曰:“其人為誰?”桓公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於是桓公招野人而賞焉。
桓公田,至於麥丘,見麥丘邑人,問之:“子何為者也?”對曰:“麥丘邑人也。”公曰:“年幾何?”對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壽乎!子其以子壽祝寡人。”麥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甚壽,金玉是賤,人為寶。”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復之。”麥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無羞學,無惡下問,賢者在旁,諫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一復之。”麥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無得罪於群臣百姓。”桓公怫然作色曰:“吾聞之,子得罪於父,臣得罪於君,未嘗聞君得罪於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麥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長也,子得罪於父,可以因姑姊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於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謝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於湯,紂得罪於武王,此則君之得罪於其臣者也,莫為謝,至今不赦。”公曰:“善,賴國家之福,社稷之靈,使寡人得吾子於此。”扶而載之,自御以歸,禮之於朝,封之以麥丘,而斷政焉。
(取材於《新序》)

譯文/翻譯:

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桓公對鮑叔說:“姑且為寡人祝禱吧?”鮑叔恭敬地捧著酒站起來說:“祝願我的君主不要忘記他流亡在莒國的時候,使管仲不要忘記他在魯國作階下囚的時候,使寧戚不要忘記他在車下餵牛的時候。”桓公離開席位拜了兩拜說:“寡人與兩位大夫,都不會忘記夫子的話語,齊國的社稷,一定不會覆滅了。”這是說經常回想困厄窘迫的時候,一定不會驕縱了。
齊桓公到郊野出遊,看到一處已經滅亡的國家的城牆廢墟,就是郭氏的廢墟。向農夫詢問說:“這是什麼廢墟?”農夫回答說:“這是郭氏的廢墟。”桓公說:“郭氏的都城為什么會變成廢墟?”農夫說:“老百姓說:“郭氏喜歡美德厭棄xie6*惡。”桓公說:“喜歡美德厭惡xie6*惡,是人善良的舉動,它之所以成為廢墟,是什麼原因呢?”農夫說:“喜歡美德但不能任用好人,厭棄xie6*惡但又不貶斥壞人,因此郭國才變成廢墟。”恆公回來,把這事告訴管仲,管仲說:“那個人是誰?”桓公說:“不知道。”管仲說:“主公也是一位郭氏。”於是齊桓公找來那個農夫並賞賜了他。
齊桓公去打獵,到了麥丘,見到了麥丘邑人,桓公問:“您是什麼人?”回答說:“是麥丘邑人。”齊桓公問:“多大歲數了?”回答說:“八十三了!”齊桓公說:“這么長壽啊!您就憑藉您的長壽為寡人祈禱吧!”禱。”麥丘邑人說:“祝主君,使主君高壽,看輕金玉珠寶,以人民為寶。”公說:“說得好啊,大德必有偶,好話一定有第二句,您可以再來一句。”麥丘邑人說:“祝主君,使主君不以學習為恥,不厭煩向地位低學識淺的人請教,有賢能的人追隨,找到稱職的諫官。”桓公說:“說得好啊,大德必有偶,好話一定有第三句,您就再說一句。”麥丘邑人說:“祝主君,使主君能不得罪群臣百姓。”桓公火氣上升,變了臉色說:“我只聽說,兒子得罪於父親,臣下得罪於君主,沒聽說過君主得罪於臣下的,這一句話,不配跟那兩句話並列,您改改。”麥丘邑人坐著行了個禮,站起來說:“這一句話,是那兩句話的綱領,兒子得罪了父親,可以通過姑姑、媽媽、叔父來排解,父親能赦免他;臣下得罪了君主,可以通過君主的左右親信表示認罪,君主能赦免他;從前夏桀得罪了商湯王,商紂得罪了周武王,這就是君主得罪於他的臣下的例證,沒有人能從中斡旋,到如今他們的罪過還沒能赦免。”桓公說;“說得好。靠著國家的福祉、社稷的威靈,使寡人在這裡得到您。”就扶麥丘邑人上車,親自駕車回來,在朝廷里給他極高的禮遇,把麥丘封給他,讓他參與治理朝政。
《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原文及翻譯0
《桓公與管仲、鮑叔、寧戚飲酒》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