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李訢傳》原文及翻譯
北史
原文:
李訢,字元盛。父崇,馮跋吏部尚書。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貴,吾每觀,或未可知。”遂使入都為中書學生。太武幸中書學,見而異之,指謂從者曰:“此小子終效用於朕之子孫。”因識眄之。帝舅陽平王杜超有女,將許貴戚,帝曰:“李訢後必官達,益人門戶,可以妻之,勿許他貴也!”遂勸成婚。文成即位,訢以舊恩親寵,遷儀曹尚書。出為相州刺史。為政清簡,百姓稱之。訢上疏求於州郡各立學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業。書奏,獻文從之。以訢政為諸州之最,加賜衣服。自是遂有驕矜自得之志,受納人財物,商胡珍寶。兵人告言。尚書李敷與訢少長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勸以 .奏聞,敷不許。獻文聞?罪狀,檻車征訢,拷劾抵罪。敷兄弟將見疏斥,有司諷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訢告列敷等隱罪,可得自全。訢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謂其女婿裴攸曰:“吾與李敷,族世雖遠,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勸,昨來引簪自刺,以帶自絞,而不能致絕。且亦不知其事。”攸曰:“何為為他死敷兄弟事釁可知有馮闌者先為敷殺其家切恨之但呼闌弟問之足可知委”訢從其言。又趙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狀,有司以聞,敷坐得罪。詔列訢貪冒應死,以糾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為廝役。未幾而復為太倉尚書,攝南部事。用范檦陳策計,令千里之外,戶別轉運,詣倉輸之。使所在委滯,停延歲月。百姓競以貨賂,各求在前,於是遠近大為困弊。道路群議曰:“畜聚斂之人,未若盜臣。”訢弟左軍將軍璞謂?曰:“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辭,未聞德義之言,不早絕之,後悔無及。”訢不從,彌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獻文崩,訢遷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訢,又知內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訢外叛。文明太后征訢至京師,言其叛狀。訢曰:“無之。”引檦證訢。訢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貽伊戚,萬悔於心,何嗟及矣!”遂見誅。
(選自《北史·李訢傳》 ,有刪改)
譯文/翻譯:
李訢,字元盛。他的父親李崇,是馮跋的吏部尚書。李崇說:“這個兒子出生時,看相的先生說他有貴人之相,我常觀察他,或許說不定。”於是李崇讓兒子李入都城當中書學生。當時太武帝前去中書學,他見到李後覺得他不同尋常,指著李對隨從的人說:“這個孩子終究能效命於我的子孫。”於是用心觀看並記住他。皇帝的舅舅陽平王杜超有個女兒,將要許配給貴戚,皇帝說:“李以後一定會官運通達,使人的門第光大,可以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便勸說他們結成婚姻。文成帝即位,李因故恩受寵,被提拔為儀曹尚書。出京任相州刺史。他為政清廉儉約,百姓們稱讚他。李上書請求在州郡各自設立學官,使士族、望族之流和官紳的子弟就地從師學習。奏書呈上,獻文帝聽從了這個建議。因為李的政績為各州中最好,增加賞賜衣裳服飾。從此,李便有驕傲自得之意,開始接受別人的錢財和禮物,販賣胡人的珍寶。士兵民眾上告。尚書李敷與李從小到大都關係密切,常常幫助他。有人勸李敷將此事奏報,李敷沒有答應。獻文帝聽說了李的罪狀,用囚車將李押回京,拷打並審判他應負的罪責。李敷兄弟將被疏遠排斥時,有關部門委婉暗示是皇帝的旨意懷疑李敷兄弟的意圖,讓李揭發列舉李敷等隱藏的罪行,這樣李就可以保全自己。李十分不情願,而且他也不知道內情,於是他對他的女婿裴攸說:“我與李敷,世代雖然很遠,但情如一家。居官任事便有此勉勵,昨日以來我用簪自刺,用帶子自絞,都沒能致死。況且我也不知道他的事。”裴攸說:“為什麼要為他而死呢?李敷兄弟的事情有破綻可知,有個叫馮闌的人,以前被李敷所殺,他家的人對李敷深切痛恨。你只要喊來馮闌的弟弟問情況,足以知道詳委。”李聽從了他的話。又有趙郡人范檦詳盡列出李敷兄弟的罪狀,主管此案的官吏奏明皇帝,李敷因此獲罪。詔令列舉李貪圖財物罪應處死,由於檢舉揭發李敷兄弟,所以免除死罪。李被處以鞭打一百和剃去頭髮的刑罰,發配為奴僕。不久就免除勞役任太倉尚書,統管南部大事。李用了范檦提出的計策,讓千里之外的百姓,分戶運輸,到官倉繳納糧食。致使處處糧食積壓,滯留拖延了時間。老百姓競相以財物賄賂管理官員,各自請求能在前面繳糧,自此遠近的百姓就特別困頓疲憊。路上的眾人議論道:“容留搜刮民財的人,不如容留盜竊府庫財物的人。”李的弟弟左軍將軍李璞對李說:“范檦善於用媚態取悅人,用諂言恭維人,沒聽見他說過道德仁義的話,如不早些與他斷絕關係,後悔莫及。”李不聽弟弟的勸告,反而更信任范檦,心中有事都告訴范檦。獻文帝駕崩,李升為司空。范檦知道文明太后怨恨李,又知道朝內朝外也都痛恨李,太和元年,他迎合皇上的旨意,告發李在外反叛。文明太后召李到京都,言說他反叛的罪狀。李說:“沒有這事。”太后讓范檦對質李。李感慨地說:“我不聽李璞的話,自己留下這個憂患,萬千悔恨在心頭,還憂嘆什麼禍患來臨。”他終於被誅殺。
《北史·李訢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