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顏子所好何學論》原文及翻譯

程頤

原文:

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顏子為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學以至聖人之道也。
聖人可學而至與? 曰:然。學之道如何? 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為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盪,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故曰性其情。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故曰情其性。君子之學,必先明諸心,知所養,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誠之之道,在乎信道篤。信道篤則行之果,行之果則守之固: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出處語默必於是。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
故顏子所事,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此其好之篤,學之之道也。視聽言動皆禮矣,所異於聖人者,蓋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從容中道,順子則必思而後得,必勉而後中。故曰:顏子之與聖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
或曰:“聖人,生而知之者也。今謂可學而至,其有稽乎?” 曰:“然。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反之也。’性之者,生而知之者也。反之者,學而知之者也。”又曰:“孔子則生而知也,孟子則學而知也。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為學之道遂失。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文強記巧文麗辭為工,榮華其言,鮮有至於道者。則今之學,與顏子所好異也。”
(取材於程頤《顏子所好何學論》)

譯文/翻譯:

孔子的門下,有三千弟子,孔子只稱讚顏回好學。《詩經》《尚書》六藝等,三千弟子不是沒有學習並貫通。如此說來那么顏回所獨自喜好的,是什麼學問呢?程頤回答說:是通過學習達到聖人境地的學問啊。
有人問:聖人也可以通過學習達到嗎?程頤回答說:是的。有人又問:學習聖人之道的方法是什麼呢?程頤回答說:天地間儲存著精氣,匯聚了五行中靈秀之氣而生的是人。人的天性是真且靜的,人尚未生長時五種善性就具備了,叫做仁義禮智信。當人的形體形成以後,外物刺激人的形體而觸動人的內心。人的內心被觸動,那么七情也就產生了,叫做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感熾烈以後人心就更加搖盪,人的本性就被破壞了。因此有覺悟的人約束自己的感情使之合於中道,匡正自己的內心,養護自己的本性,所以稱作“性其情”(用本性控制引導情感)。愚鈍的人卻不懂得約束自己的感情,放縱自己的情感以致到了乖戾不正的地步,束縛了本性而使之喪失,所以稱作“情其性”(用情感控制引導本性)。君子的學習方法,一定要先使內心明白,知道養護的對象,這樣之後努力踐行以求達到目標,這就是前人所說的由於明白事理而做到誠懇。使自己達到誠的方法,在於堅信聖人之道的篤誠。信道篤誠那么實行時就果決,實行得果決那么守持得就牢固:仁義忠信不離開自己的內心,匆忙倉促中一定這樣,顛沛流離中一定這樣,出入進退言談緘默時也一定這樣。長久保持而不丟失,就會安穩地置身於仁義忠信之中,舉止容儀、交際應酬全都符合禮的要求,那么乖戾不正的想法也就不會自己產生了。
因此顏回所做的,就稱作“違背禮的現象不看,違背禮的聲音不聽,違背禮的言辭不說,違背禮的行為不做。”這就是他愛好聖人之道的篤誠,學習聖人之道的方法。看聽說做都合乎禮,與聖人不同的地方是,聖人是無須思考就言語行動得當,不用努力就從容中正,舉止舒緩不迫,合乎中庸之道,顏回卻一定要經過思考後才能言語行動得當,一定要努力後才能做到中正。因此說:顏子與聖人相比,相距一息之差,他沒能達到聖人境界的原因是只能謹守聖人之道,還沒有到化境的地步。憑他的好學之心,如果再讓他多活幾年,不久就會達到化境了。
有人說:“聖人是天生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人。現在說可以通過學習而到達聖人的境界,難道有什麼根據嗎?”程頤回答說:“是的。孟子說:‘堯、舜,性之也;湯、武,反之也。’‘性之’,就是天生懂得知識和道理的意思。‘反之’,就是通過學習而懂得知識和道理的意思。” 又說:“孔子就是天生懂得知識和道理的,孟子就是通過學習而懂得知識和道理的。後人不能通達事理,認為聖人本是生而知之的,不是通過學習做到的,於是為學之道便喪失了。現在人們的學習不是向自己的本性求得修養,而是向外界尋求知識,把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擅長文辭、對偶詞句當作專長,使自己的言辭華麗,這種人少有能學得聖人之道的。那么今人的學習內容,與顏回所喜愛的學問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程頤《顏子所好何學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程頤《顏子所好何學論》原文及翻譯0
程頤《顏子所好何學論》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