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族譜後錄下篇》原文及翻譯
蘇洵
原文:
先子諱序,字仲先,生於開寶六年,而歿於慶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長曰澹,次曰渙,季則洵也。先子少孤,喜為善而不好讀書。晚乃為詩,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數十年得數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鄉閭子孫畋漁治生之意,皆見於詩。觀其詩雖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達,豁然偉人也。性簡易,無威儀,薄於為己而厚於為人,與人交,無貴賤皆得其歡心。見士大夫曲躬盡敬,人以為諂,及其見田父野老亦然,然後人不以為怪。外貌雖無所不與,然其中心所以輕重人者甚嚴。居鄉閭,出入不乘馬,曰:“有甚老於我而行者,吾乘馬,無以見之。”敝衣惡食處之不恥,務欲以身處眾之所惡,蓋不學《老子》而與之合。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屬諸子。至族人有事就之謀者,常為盡其心,反覆而不厭。凶年嘗鬻其田以濟飢者。既豐,人將償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爾故也。”卒不肯受。力為藏退之行,以求不聞於世。然行之既久,則鄉人亦多知之,以為古之隱君子莫及也。以渙登朝,授大理評事。
(節選自蘇洵《族譜後錄下篇》)
譯文/翻譯:
蘇洵亡故的祖父叫蘇序,字仲先,在開寶六年出生,死於慶曆七年。娶妻史氏夫人, 生子三人,長子叫澹,次子叫渙,最小的兒子叫洵。先祖父年少喪父,喜歡做好事卻不喜歡讀書。晚年卻愛做詩,能直接念出來,作詩很快能立刻完成,數十年間做了幾千篇,上自朝廷郡縣之事,下到鄉間子孫打獵捕魚經營生計的事情,都能在詩中體現。看他的詩雖然不精巧,但能通過詩歌知道他胸襟開闊磊落,為人坦蕩。生性坦率和易,不講求禮節,不注重莊重的儀容舉止,看淡為自己謀利的事情而看中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和別人交往無論富貴貧賤都喜愛賞識。見到士大夫都非常恭順禮敬,人們認為他諂媚,等到他見到村野老人也這樣,這樣之後人們就不認為他的行為奇怪。從外表上看沒有他不結交的人,但他心中看輕看重的人的標準非常嚴格。在鄉間居住,出入不乘馬,說,有比我年紀大卻還走路的人,我如果騎馬,沒有辦法見他們。穿破舊的衣服吃不好的事物處於期中不認為是恥辱,一定要讓自身居於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不學《老子》卻和他的思想相契合。在家時不管理家中事物,把家事全都交託給兒子們,等到族人有事情來找他謀劃的時候,常常為那人盡心竭力,反覆謀劃不厭惡他,年成不好的時候曾賣掉自己的田地來周濟挨餓的人。等到糧食豐收了,人們將要還給他糧食或錢財,他說,我自己有賣田地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們。最終也不肯接受。身體力行退隱之事,來求得不被世人聞知,但是做好事時間長了,鄉人也就知道了他。認為古代歸隱的君子沒有誰比得上他。因為蘇渙入朝為官,被授予大理評事的官職。
(節選自蘇洵《族譜後錄下篇》)
《族譜後錄下篇》《蘇廷評行狀》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