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虞慶則傳》原文及翻譯

隋書

原文:

虞慶則,京兆櫟陽人也。慶則幼雄毅,性倜儻,身長八尺,有膽氣,善鮮卑語,身被重鎧,帶兩鞬,左右馳射,本州豪俠皆敬憚之。初以弋獵為事,中便折節讀書,常慕傅介子、班仲升為人。仕周,釋褐中外府行參軍,稍遷外兵參軍事。宣政二年,授開府。時稽胡數為反叛,越王盛、內史下大夫高熲討平之。將班師,熲與盛謀,須文武幹略者鎮遏之。表請虞慶則,於是即拜石州總管。甚有威惠,境內清肅,稽胡慕義而歸者八千餘戶。後突厥主攝圖將內附,請一重臣充使,於是上遣慶則詣突厥所。攝圖恃強,始欲亢禮,慶則責以往事。攝圖及弟葉護皆拜受詔,因即稱臣朝貢,請永為藩附。初,慶則出使,高祖敕之曰∶“我欲存立突厥,彼送公馬,但取五三匹。”攝圖見慶則,贈馬千匹,又以女妻之。上以慶則勛高,皆無所問。授上柱國,封魯國公,食任城縣千戶。高祖平陳之後幸晉王第置酒會群臣高熲等奉觴上壽上因曰高熲平江南虞慶則降突厥可謂茂功矣楊素曰皆由至尊威德所被慶則奉觴上壽,極歡。上謂諸公曰∶“飲此酒,願我與諸公等子孫常如今日,世守富貴。”開皇九年,轉為右衛大將軍,尋改為右武候大將軍。開皇十七年,嶺南人李賢據州反,高祖議欲討之。諸將二三請行,皆不許。高祖顧謂虞慶則曰∶“位居宰相,爵乃上公,國家有賊,遂無行意,何也?”慶則拜謝恐懼,上乃遣焉。先是,朝臣出征,上皆宴別,禮賜遣之。及慶則南討辭上,上色不悅,慶則由是怏怏不得志。 
(節選自《隋書·虞慶則傳》) 

譯文/翻譯:

虞慶則是京兆櫟陽人。虞慶則小時候就雄健剛毅,性情灑脫、不拘束,身高八尺,有膽略有氣概,擅長講鮮卑話,能身披沉重的鎧甲,腰佩兩隻箭袋,騎馬疾馳,左右開弓,本州豪俠都敬畏他。起初他把射獵當作職業,中途就改變志向去讀書,常常敬慕傅介子、班仲升的為人。在北周做官時,他脫離平民身份任中外府行參軍,不久提升為外兵參軍事。宣政二年,任命為開府。當時稽胡多次叛亂,越王宇文盛、內史下大夫高潁領兵征討平息了叛亂。班師回京前,高潁和宇文盛謀劃,必須要文武雙全的主將鎮守此地。於是上表推薦虞慶則。於是皇上就任命虞慶則為石州總管。虞慶則很有威信且能施恩於民,轄區內清靜整肅,稽胡人敬慕他的仁義而來歸順的就有八千多戶。後來突厥國主攝圖想歸附隋朝,請求隋派遣一個重臣充當使者,於是皇上派遣虞慶則出使突厥。攝圖依仗勢力強大,開始時想與隋朝分庭抗禮,虞慶則拿突厥過去的事來責備他們。攝圖和他的弟弟葉護都跪拜著接受了隋朝的詔書,於是就稱臣朝貢,請求永遠作為附屬國。當初,虞慶則出使突厥,高祖敕令他說:“我想保全突厥,如果他們送馬給你,只取三五匹就夠了。”攝圖見到虞慶則,贈給他一千匹馬,又將女兒嫁給他。皇上因為虞慶則功高,都沒有追究他。授予他上柱國,封為魯國公,賜任城縣食邑千戶。高祖平定陳朝之後,到晉王府,擺酒宴請群臣。高潁等人手捧酒杯為高祖祝酒,高祖於是說:“高潁平定長江以南,虞慶則使突厥來降,可以說都是大功勞啊!”楊素說:“都是因為您威德之光的照耀啊!”虞慶則捧著酒杯為高祖祝酒,大家都非常高興。高祖對群臣說:“喝了這杯酒,希望我與你們的子孫能夠永遠像今天一樣,世代共享富貴。”開皇九年,虞慶則改任右衛大將軍,不久又改為右武候大將軍。開皇十七年,嶺南人李賢占據本州zao6*反,高祖召群臣商議想要征討他。諸將中有幾個人請求前行,皇上都沒有答應。高祖看著虞慶則說:“你身居宰相之位, 爵位又是上公,現在國有叛賊,竟然沒有出征的想法,為什么呢?”虞慶則下拜謝罪,誠惶誠恐,皇上於是派遣他去征討。在此之前,朝中大臣出征,皇上都設宴餞行,盡禮賜物後再送他出征。等到虞慶則討伐嶺南辭別皇上時,皇上滿臉不高興,虞慶則因此鬱郁不得志。
《隋書·虞慶則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隋書·虞慶則傳》原文及翻譯0
《隋書·虞慶則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