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曹璘傳》原文及翻譯
明史
原文:
曹璘,字廷暉,襄陽人。成化十四年進士。授行人。久之,選授御史。孝宗嗣位,疏言:“梓宮發引陛下宜衰絰杖履送至大明門外拜哭而別率宮中行三年喪貴妃萬氏有罪宜告於先帝削其謚遷葬他所”帝納其奏,而戒勿言貴妃事。頃之,請進用王恕等諸大臣,復先朝言事於大節等諸臣官,放遣宮中怨女,罷撤監督京營及鎮守四方太監。又言:“梁芳以袁輅獻地建寺,請令襲廣平侯爵。以數畝地得侯,勛臣誰不解體,宜亟為革罷。”疏奏,帝頗采焉。弘治元年七月上言:“近日星隕地震,金木二星晝現,雷擊禁門,皇陵雨雹,南京內園災,狂夫叫閽,景寧白氣飛騰,而陛下不深求致咎之由,以盡弭災之實。臣昨冬曾請陛下墨衰視政,今每遘節序,輒漸御黃袞,從官朱緋。三年之間,為日有幾,宜但御淺服。且陛下方諒陰,少監郭鏞乃請選妃嬪。雖拒勿納,鏞猶任用,何以解臣民疑。祖宗嚴宮之禁,今此曹乾進紛紜,當論罪。朝廷特設書堂,令翰林官教習內使,本非高皇帝制。詞臣多夤緣以乾進,而內官亦且假儒術以文奸,宜速罷之。經筵雖御,徒為具文。方舉輒休,暫行遽罷,所謂‘一暴之,十日寒之’者。願日御講殿與儒臣論議國事,以消天變。諸邊有警,輒命京軍北征,此輩驕惰久,不足用。乞自今勿遣,而以出師之費賞邊軍。”帝得疏,不喜,降旨譙讓。已,出按廣東,訪陳獻章於新會,服其言論,遂引疾歸。居山中讀書,三十年不入城市。
(節選自《明史·曹璘傳》)
譯文/翻譯:
曹璘,字廷暉,襄陽人。成化十四年中進士。授官行人。一段時間後,選拔授官御史。孝宗繼位,上疏說:“先皇帝靈柩發喪,陛下應該穿喪服,拄孝杖,穿麻鞋送至大明門外,跪拜痛哭而別,帶領宮中實行三年喪禮。萬貴妃有罪,應該祭告先帝,廢除她的諡號,遷葬到其他地方。”皇帝採納他的奏請,但是告誠他不要議論貴妃的事。不久,請求提拔重用王恕等諸位大臣,恢復先朝在國家大義上指論時事的那些大臣的官職,放出禁宮適齡女子,罷免撤銷監督京營及鎮守四方的太監。又上奏說:“梁芳因為袁輅獻地建寺,便請求讓他繼承廣平侯爵位。用數畝地得到封位,有功績的大臣誰不離心離德,應儘快革除罷免。”上奏後,皇帝非常同意他的意見。弘治元年七月上奏說:“近些天來,星辰隕落大地震動,金木二星白天出現,雷擊宮門,皇陵下冰雹,南京內園發生火災,狂悖之人在宮門叫囂,景寧宮白氣飛騰,而陛下不去深入研究導致災禍的原因,採取消除災禍的有效方法。臣去年冬季曾經懇請陛下穿黑色喪服臨朝聽政,可是現在每逢節日,就逐漸穿黃色禮服,從官穿大紅袍。三年之內,時間不長,應該只著素色服飾。況且陛下正當服喪,少監郭鏞卻請求選妃嬪。雖然陛下拒絕沒有納娶,但郭鏞仍然被信任重用,這怎么能消除臣民的疑慮。祖宗加強對宦官的限制,現在這些宦官紛紛謀求官位,應當定罪。朝廷特設書堂,讓翰林官教導訓練內使,本來不是高皇帝的制度。文學侍從之臣,大多藉機謀求官位,而內官也假借儒家學說以文辭干預朝政,應當迅速罷去。陛下雖聽了講經論道,只不過是徒有形式。才開始就停止,剛開始就馬上丟棄,這就是‘一日暴曬,十日寒冷’的道理。希望皇上每天到講殿同儒臣們討論國家大事,來消除天災。各邊地有緊急情況,就命令京軍北伐這些軍兵驕橫懶惰很久了,不值得用。請求從現在開始不派遣,而用出師的費用犒賞邊軍。”皇帝拿到奏疏,不高興,降旨斥責。後來,曹璘出巡廣東,到新會訪問陳獻章,佩服他的言論,於是藉口有病歸隱。居住在山中讀書,三十年不入城市。
《明史·曹璘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