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杜淹傳》原文及翻譯

新唐書

原文:

淹字執禮,材辯多聞,有美名。隋開皇中,與其友韋福嗣謀曰:“上好用隱民,蘇威以隱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為不仕者。文帝惡之,謫戍江表。赦還,高孝基為雍州司馬,薦授承奉郎,擢累御史中丞。王世充僭號,署少吏部,頗親近用事。洛陽平,不得調,欲往事隱太子。時封倫領選,以諗房玄齡,玄齡恐失之,白秦王,引為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嘗侍宴,賦詩尤工,賜銀鍾。慶州總管楊文乾反,辭連太子,歸罪淹及王珪、韋挺,並流越巂,王知其誣,餉黃金三百兩。
及踐祚,召為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食四百戶。淹建言諸司文案稽期,請以御史檢促。太宗以問僕射封倫,倫曰:“設官各以其事治,御史劾不法,而索案求疪,是太苛,且侵官。”淹嘿然。帝曰:“何不申執?”對曰:“倫所引國大體,臣伏其議,又何言?”帝悅,以資博練,帝敕東宮儀典簿悉聽淹裁訂。
俄檢校吏部尚書,參豫朝政。所薦贏四十人,後皆知名。嘗白郅懷道可用,帝問狀,淹曰:“懷道及隋時位吏部主事,方煬帝幸江都,群臣迎阿,獨懷道執不可。”帝曰:“卿時何雲?”曰:“臣與眾。”帝折曰:“事君有犯無隱,卿直懷道者,何不讜言?”謝曰:“臣位下,又顧諫不從,徒死無益。”帝曰:“內以君不足諫,尚何仕?食隋粟忘隋事,忠乎?”因顧群臣:“公等謂何?”王珪曰:“比干諫而死孔子稱仁泄冶諫亦死則曰民之多僻無自立僻祿重責深從古則然。”帝笑曰:“卿在隋不諫,宜置。世充親任,胡不言?”對曰:“固嘗言,不見用。”帝曰:“世充愎諫飾非,卿若何而免?”淹辭窮不得對。帝勉曰:“今任卿已,可有諫未?”答曰:“願死無隱。”
貞觀二年疾,帝為臨問。卒,贈尚書右僕射,謚曰襄。始,淹典二職,貴重於朝矣,而亡清白名,獲譏當世。
(選自《新唐書·杜淹傳》)

譯文/翻譯:

杜淹,字執禮,擅長辯論,博聞多識,有美好的名聲。隋朝開皇年間,和他的朋友韋福嗣商議說:“皇上喜歡任用隱士,蘇威憑藉隱士的身份被召用,得到了很好的官職。”於是就一起進太白山隱居,做出不願做官的樣子。隋文帝對他們的行為很反感,把他們貶謫到江南一帶。遇到赦免返回,高孝基擔任雍州司馬,推薦他擔任承奉郎,多次升遷後任御史中丞。王世充建立偽政權,安排他在少吏部任職,對他很親近加以重用。洛陽平定後,沒得到調用,想去侍奉隱太子。當時封倫兼任選官的事務,把這件事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害怕失去他,稟報秦王(李世民)後,引薦杜淹擔任天策府兵曹參軍、文學館學士。杜淹曾經侍奉皇帝宴會,寫詩特別精巧,被賜予銀鍾。慶州總管楊文乾反叛,訟詞中牽連到太子,皇上歸罪於杜淹和王珪、韋挺,把他們一起流放到越巂,秦王知道他們是被誣陷的,送給他黃金三百兩。
等到太宗即位,將杜淹召入朝中擔任御史大夫,封為安吉郡公,食邑四百戶。杜淹建議由於各部門公文案卷的辦理拖延日期,請求派御史檢查督促。太宗以此事詢問僕射封倫,封倫說:“設定官員應各自處理自己的事務,御史的職責是彈劾不守法的官員,卻索求文案之類的小過錯,這太苛刻了,並且侵權。”杜淹沉默無言。皇上說:“為什麼不申辯堅持?”杜淹回答說:“封倫所論述的是國家大禮,我同意他的意見,又能說什麼?”皇上很高興,認為他博學幹練,皇上命令東宮的禮儀典章簿冊文書全聽取杜淹的裁定。
不久,杜淹擔任檢校吏部尚書,參與朝政。由他推薦的四十人,後來都很知名。曾經推薦說郅懷道可以任用,皇上詢問情況,杜淹說:“郅懷道在隋朝時任吏部主事,正逢隋煬帝想巡幸江都,群臣阿諛逢迎,只有郅懷道堅持說不可。”皇上問道:“當時你怎么說的?”杜淹回答說:“我隨和眾人。”皇上責備他說:“侍奉君主寧可冒犯不可隱瞞,你認為郅懷道正確,為什麼不直說?”杜淹推辭說:“我官位低下,又想到即使勸諫也不會聽從,白白地送死沒有什麼好處。”皇上說:“內心認為君主不值得勸諫,還為他效力乾什麼?吃隋朝的皇糧卻不為隋朝做事,忠誠嗎?”因而環顧群臣說:“你們怎么看?”王珪說:“比干進諫而死,孔子認為他仁義;泄冶進諫也死了,就說:‘大家如果都邪僻,自己就不要設法去制止邪僻。’俸祿多責任重,自古如此。”皇上笑著說:“你在隋朝時不進諫,暫且不追究。王世充親近重用你,為什麼沒有直言?”杜淹回答說:“原來曾經勸諫過,沒有被採納。”皇上說:“王世充不聽勸諫掩飾過失,你為什麼能倖免?”杜淹詞窮無言以對。皇上勸勉說:“如今重用你了,能進諫嗎?”杜淹回答說:“寧死也不隱瞞。”
貞觀二年杜淹生病,皇上親自去問候。去世後,追贈尚書右僕射,諡號襄。當初,杜淹身兼二職,在朝中顯貴,但是沒有廉潔的名聲,被當世的人譏諷。
《新唐書·杜淹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新唐書·杜淹傳》原文及翻譯0
《新唐書·杜淹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