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齊二、楚四》原文及翻譯

戰國策

原文:

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 
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蘇秦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於燕、齊,隱蔽也,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且夫救趙之務,宜若奉漏壅,沃焦釜。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趙,威卻強秦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則為國計者過矣。” 
天下合從。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仆欲將臨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時好射,臣願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台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裂而隕也。’今臨武君嘗為秦孽,不可為拒秦之將也。” (選自《戰國策•齊二、楚四》)

譯文/翻譯:

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楚救援趙國。秦國的計畫指出:“齊、楚兩國去救趙國,如果他們之間的關係親密,那么(我們)就退兵;如果他們的關係不親密,那么我們就繼續攻打趙國。”
趙國沒有糧食吃了,向齊國借糧食,但是齊國不借。蘇秦對齊王說:“不如借給它以便打退秦兵,不借給趙國糧食,秦兵就不能被打退,這就證明秦國的計謀是正確的,而齊、燕的計謀錯了。況且趙國對於燕、齊來說,如同一條屏障,又如同牙齒有嘴唇那樣,嘴唇如果失掉了,那么牙齒也就寒冷了。(秦國)今天把趙國滅亡,那么明天它就要滅掉齊、楚了。現在救趙之事,應該像手捧一隻漏水的瓦瓮去澆燒焦了的鍋一樣,宜快不宜慢。(齊國)救趙國,是一件高尚的正義行為,退卻秦兵,是揚顯名聲的事情。(我們)用高義救助將要滅亡的趙國,用威嚴使強秦退兵,(現在)不專心做這些事,卻專心做吝惜糧食的事,那么這是制定國策的人的錯誤。
諸侯各國合縱抗秦,趙國派遣魏加去見楚國的春申君說:“您有大將嗎?”春申君說:“有,我想讓臨武君為大將。” 魏加說:“我年輕時喜歡射箭,我想用射箭比喻這件事,可以嗎?”春申君說:“可以。”魏加說:“過去,更羸與魏王站在一個高台的下邊,抬頭看見天上飛著的鳥。更羸對魏王說:‘我替大王空拉弓弦,就可以給大王射下一隻鳥來。’魏王說:‘這樣說來,您射箭的技術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了?’更羸說:‘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了。’時候不大,有一隻雁從東方飛過來,更羸用拉了一下空弦,就讓雁從高空中掉了下來。魏王說:‘這么說來您射箭的技術已經達到這樣高的地步了?’更羸說:‘這是一隻經受過災難的鳥。’魏王說:‘先生怎么知道的?’更羸回答說:‘這隻鳥飛得慢鳴聲又悲。飛得慢,是因為往日的瘡口還在疼痛;鳴聲悲悽,是因為長久失群無依無靠。舊瘡口未好,加上驚恐之心也沒有去掉,這時它聽到弓弦之聲就要抽身高飛,舊瘡口就要裂開,因而落了下來。’臨武君曾經被秦國打敗,所以他不可以成為拒秦之將。
《戰國策·齊二、楚四》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戰國策·齊二、楚四》原文及翻譯0
《戰國策·齊二、楚四》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