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齊書·王敬則傳》原文及翻譯
南史
原文:
王敬則,臨淮射陽人也。性倜儻不羈,好刀劍。
元徽二年,隨齊高帝拒桂陽賊於新亭,大破賊水軍。事寧,帶南泰山太守、右俠轂主,轉越騎校尉、安成王車騎參軍。蒼梧王①狂虐,左右不自安。敬則以高帝有威名,歸誠奉事,每下直輒往領軍府。高帝令敬則於殿內伺機。及楊玉夫將首投敬則,敬則馳謁高帝乃戎服入宮門郎疑非蒼梧還敬則慮人覘見以刀環塞窪孔呼開門甚急。衛尉丞顏靈寶窺見高帝乘馬在外,竊謂親人:“今若不開內領軍,天下會是亂爾。”門開,敬則隨帝入殿。
升明元年,遷輔國將軍,領臨淮太守。
建元二年,遷吳興太守。郡舊多剽掠,錄得一偷,召其親屬於前鞭之。令偷身長掃街路,久之,乃令偷舉舊偷自代。諸偷恐為所識,皆逃走,境內以清。
建元中,與王儉俱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儉曰:“不意老子遂與韓非同傳。”人以告敬則,敬則欣然曰:“我南沙縣吏,僥倖得細鎧左右,逮風雲以至於此。遂與王衛軍同日拜三公,王敬則復何恨。”了無恨色。朝士以此多之。
敬則雖不大識書,而性甚警黠,臨郡令省事讀辭,下教判決,皆不失理。
明帝輔政,密有廢立意。隆昌元年,出敬則為會稽太守,加都督。明帝即位,為大司馬。帝於舊臣既多殺害,敬則自以高、武舊臣,心懷憂懼。帝雖外厚其禮而內相疑備,數訪問敬則飲食體乾。聞其衰老,且以居內地,故得少安。
永泰元年,帝疾屢經危殆,以張瑰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置兵佐,密防敬則。敬則聞之,竊曰:“東今有誰,只是欲平我耳。東亦何易可平。”
敬則以舊將舉事,百姓擔篙荷鍤隨逐之十餘萬眾。至武進陵口遇興盛、山陽二柴,盡力攻之,不敵,欲退而圍不開,各死戰。胡松領馬軍突其後,白丁無器仗,皆驚散。敬則大叫索馬,再上不得上,興盛軍容袁文曠斬之傳首。
敬則之來,聲勢甚盛,凡十日而敗。時年六十四。朝廷漆其首藏在武庫,至梁天監元年,其故吏夏侯亶表請收葬,許之。
(節選自《南史•齊書•王敬則傳》)
注釋:①蒼梧王:劉旻,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後被殺,為齊高底追廢為蒼梧王,王敬則原為其侍衛。
譯文/翻譯:
王敬則,臨淮射陽人。性格瀟灑不羈,喜歡刀劍。
元徽二年,他隨齊高帝在新亭抵禦桂陽的賊兵,大破賊兵的水軍。事情平息後,他兼任南泰山太守、右俠轂主,轉任越騎校尉、安成王車騎參軍。蒼梧王狂虐,左右的人不能自安。王敬則因為高帝有威名,誠心歸順為他服務,常常在下朝以後就前往領軍府去。高帝讓王敬則在殿內探察。後來楊玉夫將要告發王敬則,王敬則馳馬去見高帝,他們便穿著軍服入宮。門衛懷疑不是蒼梧王回來,王敬則怕讓別人看見,用刀環塞住門上的小孔,叫喊開門十分緊急。衛尉丞顏靈寶窺見了高帝騎馬立在門外,偷偷地對親信說:“現在如果不開門讓領軍進來,天下就會由此大亂。”門開了,王敬則隨著高帝進入殿中。
升明元年,升任輔國將軍,兼任臨淮太守。
建元二年,調任吳郡太守。郡中過去有很多強盜,抓到一個小偷,便把他的親屬召來站在面前看著進行鞭打。他讓小偷自身長期打掃街道,時間久了,就讓小偷檢舉過去的小偷代替自己。小偷們恐怕被認出來,都逃走了,境內因此清平。
建元中,與王儉一同在本官上面加封開府儀同三司。王儉說:“沒想到老子與韓非同在一篇傳記當中。”有人把這話告訴了王敬則,王敬則高興地說:“我本是南沙縣的一個小吏,僥倖當上宮中將官,捲入政局才有今天,於是與王衛軍同日封為三公,王敬則還有什麼怨恨!”沒有一點怨恨的神態。朝士們因此對他十分稱讚。
王敬則雖然不大懂得書本,但是性格十分機警,到郡上讓辦事人員宣讀訴訟詞,訓示判決,都不失情理。
明帝輔佐政治,暗中有廢除皇帝另立別人的意思。隆昌元年,把王敬則派出京城去做會稽太守,並擔任都督。明帝即位,擔任大司馬,明帝即位對舊臣殺了很多,王敬則自己因為是高帝、武帝的舊臣,心中懷著憂慮和恐懼。明帝雖然外表對他很注重禮節,而內心卻非常猜疑,加以防備,多次打聽王敬則的飲食、健康。聽說他已經衰老,而且又是住在內地,所以才感到稍微安定一些。
永泰元年,皇上的疾病多次遇到危險,他派張瑰為平東將軍、吳郡太守,配置兵士和屬官,暗中防備王敬則。王敬則聽說了,私下說:“東面現在有誰,就是要平我罷了。東面又哪裡那么容易可平。”
王敬則依靠舊將領舉事,老百姓擔著篙背著鍬跟隨的人有十幾萬。到了武進陵的山口遇到了左興盛、山陽兩座營寨,盡力攻打。抵擋不住,企圖撤退而沖不出包圍圈,各自拚死戰鬥。胡松率領騎兵衝殺他們的後部,未入兵籍的民丁沒有武器,都被驚散。王敬則大叫找馬,但上了兩次都沒有上去,左興盛的軍容袁文曠殺了他並且把人頭傳到京城。
王敬則軍隊開來,聲勢浩大,總共十天就失敗了。當時六十四歲。朝廷把他的頭塗上油漆存放在武器倉庫中,到了梁朝的天監元年,他過去的部下夏侯亶上表請求把他收葬,得到了允許。
《南史·齊書·王敬則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