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同《餘霞閣記》原文及翻譯

管同

原文:

府之勝萃於城西,由四望磯迤而稍南,有岡隆然而復起,俗名曰缽山。缽山者,江山環翼之區也。而朱氏始居之。無軒亭可憩息。山之側有庵,曰四松,其後有棟宇,極幽。其前
有古木叢篁,極茂翳。憩息之佳所也。而其境止於山椒,又不得登陟而見江山之美。
吾鄉陶君叔侄兄弟,率好學,樂山林,厭家宅之喧闐也。購是地而改築之,以為閒暇讀書之所。由庵之後,造曲徑以登。徑止為平台。由台而上,建閣三楹,殿以書室。室之後,則仍為平台而加高焉。由之可以登四望。桐城姚郎中為命名餘霞之閣。
缽山與四松各擅一美,不可兼併。自餘霞之閣成,而登陟憩息者,始兩得而無遺憾。
凡人多為私謀今陶君築室不於家而置諸僧舍示其可共諸人而己之不欲專據也而或者疑其非計是府也六代之故都也專據者安在哉?儒者立志,視天下若吾家。一樓閣也,諰諰然必專據而無同人之志,彼其讀書亦可以睹矣。而豈達陶君之志也哉!

譯文/翻譯:

江寧府的勝景薈萃在城的西面,從四望磯斜行,向偏南方走去,就有山崗高高又隆起,俗名叫做缽山。缽山,是江山環繞翼蔽的地方,而朱先生最先居住在這裡。(此處)沒有軒廊亭閣可以供人憩息。缽山的旁邊有座庵,叫做四松庵,它的後邊有房舍,非常幽靜。它的前面有古木叢竹,非常茂密。(真是)憩息的好地方啊。然而這個地方的環境被山頂阻絕,人們不能攀登上去來望見江山的美景。
我家鄉的陶君叔侄兄弟,都很好學,喜愛山林,厭倦家裡宅第的喧鬧。(於是)購買了這塊地方而改建它,把它作為閒暇讀書的場所。從四松庵的後邊,修造一條曲徑來攀登,路的終點築造一個平台。從平台往上,建造三間閣樓,在閣樓後設定書室。書室的後面,就又築造平台來加高地勢了。從這裡可以登上四望山。桐城姚鼐郎中給它取名叫餘霞閣。
缽山和四松庵各自占有一美,是不能同時兼有的。自從餘霞閣建成後,攀登和憩息的人,才兩全其美而沒有遺憾。大凡人們大多做自私的打算,現在陶君築造書室,不造在家裡而創建在僧房,表示它可以與他人共享,而自己並不像專享啊。然而卻有迷惑不解的人懷疑他失策。這座州府,是六朝的古都,專享的人又在哪裡呢?讀書人立志,看待天下就像自己的家一樣。一座樓閣,誠惶誠恐地一定要專享占據,而沒有與人共享的意思,那他讀書(的成就)也可以預想了。又怎么比得上陶君的志氣呢!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管同《餘霞閣記》原文及翻譯0
管同《餘霞閣記》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