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楊再思傳》原文及翻譯

舊唐書

原文:

楊再思,鄭州原武人也。少舉明經,授玄武尉。充使詣京師,止於客舍。會盜竊其囊裝,再思邂逅遇之,盜者伏罪,再思謂曰:“足下當苦貧匱,至此無行。速去勿作聲,恐為他人所擒。幸留公文,余財盡以相遺。”盜者齋去,再思初不言其事,假貸以歸。累遷天官員外郎,歷左右肅政台御史大夫。延載初,守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證聖初,轉鳳閣侍郎,依前同平章事,兼太子右庶子。尋遷內史,自弘農縣男累封至鄭國公。
再思自歷事三主,知政十餘年,未嘗有所薦達。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譽之。然恭慎畏忌,未嘗忤物。或謂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艱難,直者受禍。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長安末昌宗既為法司所鞫司刑少卿桓彥范斷解其職昌宗俄又抗表稱冤則天意將申理昌宗廷問宰臣曰昌宗於國有功否。再思對曰:“昌宗往因合練神丹,聖躬服之有效,此實莫大之功。”則天甚悅,昌宗竟以復職。時人貴彥范而賤再思也。時左補闕戴令言作《兩腳野狐賦》以譏刺之,再思聞之甚怒,出令言為長社令,朝士尤加嗤笑。再思為御史大夫時,張易之兄司禮少卿同休嘗奏請公卿大臣宴於司禮寺,預其會者皆盡醉極歡。同休戲曰:“楊內史面似高麗。”再思欣然,請剪紙自貼於巾,卻披紫袍,為高麗舞,縈頭舒手,舉動合節,滿座嗤笑。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見寵幸,再思又諛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蓮花;再思以為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其傾巧取媚也如此。
長安四年,以本官檢校京兆府長史,又遷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中宗即位,拜戶部尚書,兼中書令,轉侍中,以宮僚封鄭國公,賜實封三百戶。又為冊順tian6*皇后使,賜物五百段,鞍馬稱是。時武三思將誣殺王同皎,再思與吏部尚書李嶠、刑部尚書韋巨源並受制考按其獄,竟不能發明其枉,致同皎至死,眾冤之。再思俄復為中書令、吏部尚書。景龍三年,遷尚書右僕射,加光祿大夫。其年薨,贈特進、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謚曰恭。
(選自《舊唐書卷四十·列傳第五》)

譯文/翻譯:

楊再思,鄭州原武人,少年時參加明經科考試中舉,授玄武縣尉。他被派遣到京師出差,住在客舍。小偷偷竊他的包袱,剛好被楊再思碰見,小偷當面認罪,楊再思對他說:“足下肯定是貧困之極,才有此行。你快點離開不要做聲,小心被他人捉住。希望留下公文,余財全部送給你。”小偷打發走後,他也不講這件事,借錢返回。後升任天官員外郎,先後任左右肅政台御史大夫。延載初年,任鸞台侍郎,代理宰相。證聖初年,調任鳳閣侍郎,依舊代理宰相,兼任太子右庶子。不久,遷任內史,從弘農縣男晉封至鄭國公。
楊再思在朝廷任職經歷了三主,管理政事十餘年,從來沒有推舉人助人發展的事。他為人巧佞邪媚,能體會主上的細微心意,皇上心中不想的,他一定抨擊毀壞,皇上心中所希望的,他一定稱揚讚譽。但是他待人恭、處事慎,謹小慎微從未違忤他人。有人問楊再思“:您名高位重,為什麼卑躬曲膝如此呢?”再思答道“:世路艱難,直者受禍。如果我不這樣,何以全其身?”長安末年,昌宗已被法司拘留受審,司刑少卿判決解除昌宗的職務。昌宗不久又上表申冤,武則天本意想申理宗昌的案件,在大廷之上問宰相道“:昌宗對國家有功沒有?”楊再思回答道:“昌宗過去因合煉神丹,陛下服用很有效,這實在是沒有什麼能比得了的功勞。”武則天聽了很合心意,恢復了昌宗的官職。世人看重桓彥范,看賤楊再思。當時左補闕戴令言做兩腳野狐賦來譏諷他。他知道了很是惱火,貶戴令言到長社去做縣令,朝中官員更加嗤笑他。楊再思做御史大夫時,張易之之兄司禮少卿張同休曾上奏請公卿大夫到司禮寺參加宴會,參加的人皆盡醉極歡。張同休戲弄楊再思說“:楊內史面似高麗人。”楊再思欣然,並剪紙貼在巾上,披著紫袍,跳起高麗舞來,搖頭擺手,舉動合著節拍,滿座嗤笑。還有一次,張易之的弟弟張昌宗以姿貌討得武則天的寵愛,楊再思又奉承說:“別人說六郎(張昌宗)面似蓮花,我看是蓮花似六郎,哪裡是六郎似蓮花!”他傾巧取媚達到如此的地步。
長安四年,楊再思以他原有官職又檢校京兆府長史,又遷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中宗即位,拜戶部尚書,兼中書令,後轉任侍中,以太子屬官封鄭國公,賜實封三百戶。又冊令順tian6*皇后使,賜五色綢緞五百段。當時武三思將誣殺王同皎,楊再思與吏部尚書李嶠、刑部尚書韋巨源一同受旨審理此案。竟然不能發現王同皎所受之冤屈,致使王同皎處死。眾人都認為此案有冤。楊再思不久又任中書令、堆積吏部尚書。景龍三年,遷任尚書左僕射,加光祿大夫。就在同一年,楊再思去世。贈特進之職和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諡號恭。
《舊唐書·楊再思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舊唐書·楊再思傳》原文及翻譯0
《舊唐書·楊再思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