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功名》

瀋陽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功名》

【原文】

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①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傑歸之。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②其所以歸。強令之笑不樂;強令之哭不悲;強令之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釋】①歸:歸順,歸附。②務:致力。

【參考譯文】

水泉很深,魚鱉就會游向那裡,樹木繁盛,飛鳥就會飛向那裡,百草茂密,禽獸就會奔向那裡,君主賢明,豪傑就會歸依他。所以,聖明的君主不勉強使人們歸依,而是盡力創造使人們歸依的條件。強制出來的笑不快樂,強制出來的哭不悲哀,強制命令這種作法只可以成就虛名,而不能成就大業。

1.解釋:

①則:那么;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讓,叫。

2.翻譯:

人主賢則豪傑歸之。

君主賢明,那么豪傑就歸附他。

3.上文開頭三句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說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須要有基本的生存環境條件作保障,同時也說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間有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係。

8.目貴明

【原文】

目貴①明②,耳貴聰③,心貴智④。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輻輳⑤並進⑥,則明不可塞⑦。

(選自《管子?九守》)

【注釋】①貴:以……為貴。②明:聰明,這裡指明查(則明不可塞。)③聰:聽力好。④智:思維敏捷。⑤輻輳:車輪的輻條。⑥進:這裡指向中間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識

釋“並”:上文“輻輳並進”中的“並”,指“全都”、“一起”、“一齊”、“一同”句意為車輪的軸條一起向車輪中心的圓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萬箭並發,城中如雨”,意為一萬支箭一齊發射,城內如同下雨。又,“五人並行”,意為五個人一同行走。又,“德才並佳,人主任之”,意為品德與才能都好,國君就任用他。

【參考譯文】

眼睛貴在明辨事物,耳朵貴在聽覺靈敏,心思貴在思維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觀察事物,就能沒什麼看不見;用天下人的耳朵探聽訊息,就能沒有什麼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問題,就能沒有什麼事情不知道。情報來源豐富,像車輪的輻條一樣向中間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1.解釋

①貴:以……為貴;  ②聰:聽力好;  ③智:思維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譯:

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

譯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問題,就能無所不知。

3.與引文內容相關的成語是:耳聰目明,其意思是聽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覺靈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窮④,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選自《荀子·榮辱》)

【注釋】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運。④窮:走投無路。⑤無志:沒有見識。⑥失:過失,過錯。⑦反:反而。⑧豈:難道。⑨迂:拘泥守舊,不合時宜。

【文言知識】

釋“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時期是指貴族統治者和被統治的勞動百姓。《國語》上說:“君子務治,小人務力。”意為君子致力於統治,小人致力於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後,“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語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為君子心胸寬闊,小人時常憂愁。《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為君子懂得仁義,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語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參考譯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取。。錯誤在自己身上,卻反而去責求別人,難道不是不合時宜了嗎?所以君子從來是淡定自若而不驚恐,小人則是常常驚咋而不鎮定。

【閱讀訓練】

1.解釋

①知:認識;  ②豈:難道;  ③道:遵循;  ④怪:異端。

2.翻譯:

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抱怨別人的人必將困窘而無法擺脫,抱怨上天的人就不會立志而進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觀點是:人應該有自知之明。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瀋陽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功名》0
瀋陽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