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至於的用法

文言文中至於的用法

1.“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至於園可無憾矣。”(選自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張岱的《於園》)

對於其中“至於園可無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現較大爭議:

第一種觀點,遵照課本節選的文字來理解,“至於園可無憾矣” 應讀作:“至/於園/可無憾矣”,“至”解釋為“到”,“於園”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出現,句子理解為:(遊人)到了於園(觀賞這樣的假山奇景)就不會感到不滿意了。應當說,這種理解較為合理,於詞的用法、節奏的停頓、句子的理解都是講得通的。

第二種觀點,蘇教版《語文教學參考書(七年級下冊)》(2007年12月第7版)對此句的翻譯是:“這樣的假山石安置於園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至於園可無憾矣” 就應理解為:“至(之)於園可無憾矣”。至,解釋為“放,安置”。 之,解釋為“假山石”。於,解釋為“在”。為什么要這樣翻譯呢?課本注釋及教師用書並沒有提供一點點信息。通過查閱原文和蘇教版《語文教學參考書(七年級下冊)》(2002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幾年的課本和教師用書在節選時省略了關鍵的幾句話,課文末句原為:“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假山)胎於石,(假山)娠於磊石之手,(假山)男女於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於園可無憾矣。”蘇教版2002版的配套教師用書對部分重點詞的解釋是:胎:懷孕成胎,這裡是形成雛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動詞,生男生女,即生養孩子,即誕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構思。此句翻譯為:瓜洲的許多園林亭榭,都是憑藉假山而有名聲,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懷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構思中誕生,這樣的假山石安置園林之中,就不會使人不滿意了。這樣一比較,終於恍然大悟,原來現在教師用書所用的翻譯是有來歷的。大概編者考慮到刪掉的幾個句子中生僻詞較多,且又有詞語的活用情況,要想準確地翻譯,估計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跡地把課文和教師用書作了適當刪改吧。現在,課文直接刪去三個句子,教師用書也刪去了這三個句子,以及相應的`重點詞解釋和這三個句子的翻譯。但末句“至於園可無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諸園亭,俱以假山顯”的後邊,翻譯仍保留原樣,顯得有些突兀,讓師生摸不著頭腦。可見,教材在節選時的刪除造成句意前後較大幅度的跳躍,影響了師生的理解。建議編者在課文注釋或教師用書中對刪改情況作一點補充說明,以便讓師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譯的由來。

第三種觀點,認為句子應讀作:“至於/園/可無憾矣。”將“至於” 看作現代漢語仍在沿用的連詞,用在下文開頭,表示提出另一話題,句子直譯為“至於說園林便無不滿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講解》即採用這種觀點,將此句翻譯成“這樣建園就沒有遺憾了”。結合上下文來看,這樣的理解顯然有些牽強附會。

2.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選自酈道元《三峽》)

不少老師和學生將此句朗讀為: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這種讀法是不對的。準確的朗讀節奏應當是: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至於,解釋為“到”。全句理解為:到了夏天,江水暴漲,漫上兩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隻都阻隔斷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個含有“至於”《戰國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此句中的“至於”也解釋為“到”。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

3.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這兩句中的“至於”,都是連詞,用於句首,表示兩件事情或是兩段的自然過渡,為現代漢語所沿用。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文言文中至於的用法0
文言文中至於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