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語文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稱小結
國中語文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稱小結
一、第一人稱代詞,主要有“我”、“吾”、“予”、“余”、“朕”。
1、我:用於第一人稱,譯作“我”、“我們”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列子·湯問·兩小兒辯日》)
2、吾:可譯作“我”、“我們”
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論語·為政》)
3、予:可譯作“我”、“我的”
例: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保藏。(沈括《夢溪筆談·活板》);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陽樓記》)
4、余:可譯作“我”
例:余聞之也久。(王安石《傷仲永》);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袁宏道《西湖遊記二則》)
5、朕:用於第一人稱,我、我的.。(秦始皇以後成為皇帝專用的自稱)
例:朕皇考曰伯庸。(屈原《離騷》)
二、謙稱代替第一人稱,主要有“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稱),“寡人”、“不穀”、“孤”(君主自稱),“妾”(女子自稱)。但謙稱是名詞,而不是代詞。
1、愚:可譯作“我”
例: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2、臣:可譯作“我”
例: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出師表》);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
3、仆:可譯作“我”
例:仆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劉義慶《世說新語》)
4、鄙人:可譯作“我”
例:且鄙人雖愚,獨不知狼乎?(馬中錫《中山狼傳》)
5、不才:可譯作“我”
例:至以上下相爭,才德稱位語不才,則不才有深感焉。(宋臣《報劉一太書》)
6、某:可譯作“我”
例: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相助上以抗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7、小人:古時男子對地位高於自己者或平輩自稱的謙辭,亦稱“小可”、“小子”
例:小人實不才。(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8、寡人:諸侯王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桓侯曰:“寡人無疾。”(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戰國策·唐睢不辱使命》)
9、:不穀: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可譯作“我”
例: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
10、孤:古代王侯對自己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認為大有所益。”(司馬光《資治通鑑·孫權勸學》)
11、妾:古代婦女對自己的謙稱,可譯作“我”
例: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范曄《後漢書·樂羊子妻》)
另外自稱其名,也是一種謙稱,例: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論語·季氏》)句子中的“丘”是孔子的名,這是孔子自己的一種謙稱。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