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鎰,蘇州人,朔方節度使齊丘之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張鎰,蘇州人,朔方節度使齊丘之子也。以門蔭授左衛兵曹參軍。郭子儀為關內副元帥,以嘗伏事齊丘,辟鎰為判官。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鎰其公服白其母曰:“上疏理樅,樅必免死,鎰必坐貶。若以私則鎰負於當官,貶則以太夫人為憂,敢問所安?”母曰:爾無累於道,吾所安也。”遂執奏正罪,樅獲配流,鎰貶撫州司戶。大曆五年,除濠州刺史,為政清淨,州事大理。乃招經術之士,講訓生徒,比去郡,升明經者四十餘人。李靈曜反於汴州,鎰訓練鄉兵,嚴守御之備,詔書褒異,加侍御史、沿淮鎮守使。建中三年正月,太僕卿趙縱為奴當千發其陰事,縱下御史台,貶循州司馬,留當千於內侍省。上深納之,縱於是左貶而已,當千杖殺之。鎰乃令召子儀家僮數百人,以死奴示之。盧杞忌鎰名重道直,無以陷之,以方用兵西邊,杞乃偽請行,上固以不可,因薦鎰以中書侍郎為鳳翔隴右節度使代硃泚。德宗將幸奉天,鎰竊知之,將迎鑾駕,具財貨服用獻行在。李楚琳者,嘗事硃泚,得其心。軍司馬齊映等密謀曰:“楚琳不去,必為亂。”乃遣楚琳屯於隴州。楚琳知其謀,乃託故不時發。鎰始以迎駕心憂惑,以楚琳承命去矣,殊不促其行。是夜,楚琳遂與其黨王汾、李卓、牛僧伽等作亂。鎰夜縋而走,判官齊映自水竇出,齊抗為傭保負荷而逃,皆獲免。鎰出鳳翔三十里,及二子皆為候騎所得,楚琳俱殺之。尋贈太子太傅,葬事官給。
(節選自《舊唐書•張鎰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
B.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
C.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
D.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辟,古代徵召布衣出來做官,在漢代由官府聘請人來任職稱作“辟”,由皇帝直接聘請人來做官稱作“征”。
B.明經,為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帖經和墨義,主要考察考生詩賦的寫作水平。
C. 刺史,古代官名,原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後成為地方官職名稱,隋唐時多以刺史為太守。
D.贈,又叫“追贈”,之古代皇帝為已經去世的官員或其親屬追封官爵或稱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鎰不計得失,堅持公正,在處理盧樅案件時,得到母親深明大義的支持,他堅持上奏,秉公論罪,最後自己被貶謫到外地任職。
B.張鎰重視教育,培養人才。在地方擔任官職時,他召集經學人士,教授學生,等到他離開該地時,由四十多人通過了國家的有關考試。
C.張鎰重視軍備,受到褒獎。在李靈曜占據汴州反叛朝廷後,他訓練當地士兵,嚴加防備,並且受到朝廷的讚揚,被晉升官職。
D.張鎰處事不密,最終失敗。在明知道李楚琳將要作亂的情況下,沒有催促他上路,最終在晚上悄悄逃出城,終於免除被害的命運。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僕卿趙縱為奴當千發其陰事,縱下御史台,貶循州司馬,留當千於內侍省。
(2)德宗將幸奉天,鎰竊知之,將迎鑾駕,具財貨服用獻行在。
參考答案
4. D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正確斷句為“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呵責邑人內侍齊令詵/令詵銜之/構誣/外發鎰按驗/樅當降官/及下有司/樅當杖死”解答此題,可以先整體閱讀文段,弄懂其大意,然後結合主語“華原令盧樅”“ 令詵”“ 樅”,抓虛詞“之”即可斷出。
5.B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後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定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明經與進士二科為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唐代的“明經”科試帖經,以通經比例決定等第。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禮記》、《春秋左傳》稱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稱中經, 《周易》 、 《尚書》 、 《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稱小經。通二經者,通大經一部加上小經一部,或取中經兩部;通三經者,大、中、小經各一部;通五經者,大經、小經皆須通。科目則由舉子自選。
6.D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中“最終在晚上悄悄逃出城,終於免除被害的命運。”表述錯誤,文中“鎰夜縋而走,判官齊映自水竇出,齊抗為傭保負荷而逃,皆獲免。鎰出鳳翔三十里,及二子皆為候騎所得,楚琳俱殺之;”寫張鎰逃出城外,但是不久就被賊兵抓住,而後和兒子一起被處死。
7.(1) 太僕卿趙趙縱為被家奴當千揭發隱私,趙縱被交付給御史台,留下當千在內侍省。
(2)德宗將要巡幸(到)奉天,張鎰私下知道這件事,將要迎接皇帝(或“皇帝的車駕”),準備財物衣著器用獻到皇帝所在的地方。
翻譯句子,做到字字落實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得分點。第一句中“為”、“發”、“陰事”、“下”;第二句中,“幸”、“鑾駕”、“具”、“行在”。
【參考譯文】
張鎰,是蘇州人。朔方節度使張齊丘的兒子。張鎰因祖上功業授任左衛兵曹參軍。郭子儀擔任關內副元帥,因為曾經侍奉過張齊秋,徵辟張鎰擔任判官。乾元初年,華原令盧樅因為公事責備同鄉人齊令詵。齊令詵,是宦官,(對盧樅)懷恨在心,設計陷害盧樅(使他)獲罪。張鎰複查後認為(盧樅)應當免官,承辦官吏迎合上級以死罪論處(盧樅)。張鎰為此不平,就告訴他母親說:”如今為盧樅申訴,盧樅免於死而我獲罪貶官。沉默不語則有負國家,貶官又為太夫人添憂,請問如何能使您安心?”母親說:”兒不要有負於道義,我就安心了。”於是(張鎰)堅持糾正對盧樅的處罰,盧樅得以流放,張鎰被貶為撫州司戶參軍。大曆初年,出任濠州刺史,治政清明寬簡,引進經術之士教授生徒。等他離任時,州中考中明經科的達四十人。李靈耀在汴州反叛,張鎰招集並訓練鄉兵嚴加守衛,皇帝下詔褒揚他,升任侍御史,兼任緣淮鎮守使。建中三年正月,太僕卿趙趙縱為被家奴當千揭發隱私,趙縱被交付給御史台,留下當千在內侍省。張鎰上疏議論這件事,皇上認真採納了他的意見。於是趙縱只是貶官而已,當千被杖刑處死。張鎰下令召集郭子儀的家僮數百人,用死奴向他們示眾盧啟,記恨張鎰名聲大,堅持正道無法陷害他,因為正在西邊打仗,盧杞於是假意請求前往,皇上執意認為不可以,盧杞趁機推薦張鎰以中書侍郎出任鳳翔隴右節度使,接替朱泚。德宗將要巡幸奉天,張鎰私下知道這件事,將要迎接皇帝,準備財物衣著器用獻到皇帝所在的地方。李楚琳,曾經侍奉朱泚,深受他的信任。軍司馬齊映等人密謀說: “李楚琳 不除去,必定作亂。”於是派遣李楚琳駐守隴州。李楚琳知道他們的計謀,於是找藉口不按時出發。張鎰起初因為迎接皇帝而內心憂慮恍惚,認為李楚琳奉命離開,毫不催促他上路。當天夜裡,李楚琳就於同黨王汾,李卓,牛增伽等作亂。張鎰在夜裡用繩子懸身逃出城,判官齊映從水道逃出,齊抗被下人背著逃脫,都幸免於難。張鎰逃出鳳翔30里,和兩個兒子被巡邏騎兵抓獲,李楚琳將他們都殺死。不久朝廷追贈張鎰為太子太傅,喪事費用由朝廷供給。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張鎰,蘇州人,朔方節度使齊丘之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張鎰,蘇州人,朔方節度使齊丘之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