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復,字如錫,昌邑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王復,字如錫,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學生歷金吾前衛經歷。上書論國家大計。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時,深見倚任。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復與焉成祖入京師復迎附李景隆指復奸黨復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帝置不問,復其官。已,督安南軍餉。安南既平,郡縣其地,命復以尚書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時遠方初定,軍旅未息,庶務繁劇。復隨事制宜,鹹有條理。上疏言:“交趾賦稅輕重不一,請酌定,務從輕省。”又請:“循瀘江北岸至欽州,設衛所,置驛站,以便往。開中積鹽,使商賈輸粟,以廣軍儲。官吏俸廩,倉粟不足則給以公田。”又言:“廣西民饋運,陸路艱險,宜令廣東海運二十萬石以給。”皆報可。於是編氓籍,定賦稅,興學校,置官師。數召父老宣諭德意。戒屬吏毋苛擾,一切鎮之以靜,上下帖然。時群臣以細故謫交趾者眾,復鹹加拯恤,甄其賢者與共事,由是至者如歸。鎮守中官馬騏怙寵虐民,複數裁抑之。騏誣復有異志。帝察其妄,不問。仁宗即位,召還,命兼詹事,輔太子。復在交趾凡十九年。及還,交人扶攜走送,號泣不忍別。宣德七年,帝改復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參贊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機務。留都文臣參機務,自復始。隆用復言,政肅民安。正統五年正月卒,年七十八。成化初,贈謚忠宣。復丰儀修整,不妄言笑。歷事六朝,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於人。當官不為赫赫名,事微細無不謹,憂國忘家,老而彌篤。自奉甚約,妻子僅給衣食,所得俸祿,惟待賓客周匱乏而已。初,成祖手疏大臣十人,命解縉評之,惟於復曰:“秉心易直,確乎有守。”無少貶。
4.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復與焉/成祖入京師/復迎附/李景隆指復奸黨/復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
B.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復與焉/成祖入京師/復迎附李景隆/指復/奸黨復曰/臣固應/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
C.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復與焉/成祖入京師/復迎附/李景隆指復/奸黨復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
D.成祖列奸黨二十九人/復與焉/成祖入京師/復迎附/李景隆指復奸黨/復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未服/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於是編氓籍,定賦稅 氓籍:戶籍
B.上下帖然 帖然:服帖
C.甄其賢者與共事 共事:共同做事
D.參贊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機務 參贊:參與輔助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復經歷六朝,頗受皇帝器重。太祖越級提拔他;成祖雖把他列入奸黨名列,但仍重用他;英宗時,他開起了留都的文臣參預機務的先河。
B.王復為政有方,處理政事有條不紊。安南初定,事務繁雜,他因事制宜,編制戶籍、制定賦稅、興辦學校,向父老宣講皇帝的恩德和旨意。
C.王復為人正直,愛憎分明。他對被貶到交阯的官員加以拯救和周濟,並且和他們共事。而對侍寵欺壓百姓的馬騏,王復則多次壓制他。
D.王復為官清廉,不事家產。他自己的生活非常儉約,家資僅夠妻子兒女衣食,所得的俸祿,只用於接待賓客和周濟貧困的人罷了。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遠方初定,軍旅未息,庶務繁劇。復隨事制宜,鹹有條理。(5分)
(2)自奉甚約,妻子僅給衣食,所得俸祿,惟待賓客周匱乏而已。(5分)
參考答案
4.D
5.B(安定的樣子)
6.C.(不是所有的被貶官員,而是“以細故”和“賢者”。)
7.(1)當時邊遠之地剛剛平定,戰火還未平息,事務繁重,王復根據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都很有條理。(“定”“軍旅”“繁劇”“宜”各1分,語句通暢1分。)
(2)他自己的日常供養非常儉約,妻子兒女僅夠衣食,所得的俸祿,只用於待賓客和周濟貧困的人而已。(“約”“妻子”“周”“匱乏”,各1分,語句通暢1分。)
參考譯文:
王復,字如錫,昌邑人。洪武年間,由太學生歷任金吾前衛經歷。曾上書論國家大計。太祖認為他很奇異,把他越級升為工部右侍郎。建文時期,他深受倚重和信任。成祖列出奸黨二十九人,王復是其中之一。成祖入京師後,王復迎接並歸附。李景隆指出王復是奸黨,王復說:“臣本應該死,只是被視為奸黨,臣心中不服。”皇上放置不追問,給他恢復了官職。不久,督運安南軍餉。安南平定後,在那裡設定郡縣,命王復以尚書身份掌管布政、按察兩司的事務。當時邊遠之地剛剛平定,戰火還未平息,事務繁重,王復根據需要制定相宜的政策,都很有條理。他上疏說:“交趾賦稅輕重不一,請斟酌制定標準,務必從輕省考慮。”他又請求說:“沿瀘江北岸到欽州,設立衛所,安置驛站,以方便往來。實行開中法積累食鹽,讓商人輸運糧食到交趾,充實軍糧儲備。官吏的俸祿,倉庫儲糧不足就給他們公田。”他又說:“廣西百姓輸運糧餉,陸路艱險,應該讓廣東由海運二十萬石去供給。”這些建議都被批准了。於是他編制戶籍,制定賦稅,興辦學校,設定百官,多次召見當地父老宣布曉諭皇帝的恩德和旨意。告誡下屬官吏對百姓不要騷擾,一切用清靜無為的方式治理當地,上下安定。當時群臣中因犯小過被貶到交趾的很多,王復都加以救助和周濟,區分出賢明的人與自己共同做事。因此貶謫者有歸家之感。鎮守的宦官馬騏恃恩寵欺辱百姓,王復多次制裁、抑制他。馬騏誣陷王復懷有二心。皇上察出這並不真實,不過問。仁宗即位後,王復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輔導太子。王復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時,交趾人民扶老攜幼奔走相送,呼號哭泣不忍分別。宣德七年(1432),皇上讓王復到南京任官。第二年王復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後,加封他為少保,參與輔助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的機要事務。留都的文臣參預機要事務,就是從王復開始的。李隆採納王復的意見,政局寧肅,百姓安定。正統五年(1440)正月去世,終年七十八歲。成化初年,贈諡號忠宣。王復丰姿修整,不苟言笑。歷事六朝,提出過不少建議,他公正廉恕,向使人信服。他當官不為赫赫之名,對待微小的事情無不小心謹慎,為國憂勞忘記家事,年老更加忠誠。他自己的日常供養非常儉約,妻子兒女僅夠衣食,所得的俸祿,只用於待賓客和周濟貧困而已。當初,成祖寫下十位大臣的名字,命解縉品評,(解縉)只對王複評價說:“持心平易正直,為人的確有操守。”沒有絲毫貶抑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王復,字如錫,昌邑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王復,字如錫,昌邑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