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陳瑄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陳瑄,字彥純,合肥人。父坐事戍遼陽,瑄伏闕請代,詔並原其父子。瑄少從大將軍幕,以射雁見稱。屢從征南番,又征越巂,破寧番諸蠻。復征鹽井,賊熾甚。瑄將中軍,賊圍之數重。瑄下馬射,傷足,裹創戰。自巳至酉,全師還。又從征賈哈剌,以奇兵涉打沖河,得間道,作浮梁渡軍。既渡,撤梁,示士卒不返,連戰破賊。遷四川行都司都指揮同知。永樂元年命瑄充總兵官,總督海運,輸粟四十九萬餘石,餉北京及遼東。遂建百萬倉於直沽,城天津衛。先是,漕舟行海上,島人畏漕卒,多閉匿。瑄招令互市,平其直,人交便之。九年命與豐城侯李彬統浙、閩兵捕海寇。海溢堤圮,自海門至鹽城凡百三十里。命瑄以四十萬卒築治之,為捍潮堤萬八千餘丈。明年,瑄言:“嘉定瀕海地江流沖會海舟停泊於此無高山大陵可依請於青浦築土山方百丈高三十餘丈立堠表識”既成,賜名寶山,帝親為文記之。會痛河成,朝廷議罷海運,仍以瑄董漕運。議造淺船二千餘艘,初運二百萬石,浸至五百石,國用以饒。時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陸運過壩,逾淮達清河,勞費其鉅。十三年,瑄用故老言,自淮安城西管家湖,鑿渠二十里,為清江浦,導湖水入淮,築四閘以時宣洩。又緣湖十里築堤引舟,由是漕舟直達於河,省費不訾。其後復浚徐州至濟寧河。慮漕舟膠淺,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導舟避淺。復緣河堤鑿井樹木,以便行人。凡所規畫,精密宏遠,身理漕河者三十年,舉無遺策。宣宗八年十月卒於官,年六十有九。初,瑄以浚河有得於民,民立祠清河縣,正統中,命有司春秋致祭。(節選自《明史 陳瑄傳》)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短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 嘉定瀕海地/江流沖會/海舟停泊於此/無高山大陵可依/請於青浦築土山/方百丈/高三十餘丈/立堠表識/B. 嘉定瀕海地/江流沖會/海舟停泊/於此無高山大陵可依/請於青浦築土/山方百丈/高三十餘丈/立堠表識/C. 嘉定瀕海地/江流沖會/海舟停泊/於此無高山大陵可依/請於青浦築土山/方百丈/高三十餘丈/立堠表識/D. 嘉定瀕海地/江流沖會/海舟停泊於此/無高山大陵可依/請於青浦築土/山方百丈/高三十餘丈/立堠表識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巳、午、戌、亥十二地支對應十二時辰表示時間,自巳至酉,指從上午九時到下午七時。 B.蠻是先秦時期我國的華夏統治者對周邊民族的稱謂。同類的還有“夷”、“狄”、“戎”等。 C.永樂是皇帝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稱,首創者是漢武帝劉徹。 D.漕運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民間運送糧食的專業運輸方式,分為河運、陸運和海運等形式。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瑄驍勇智慧,創下輝煌戰績。幾次遠征,均重創敵軍。攻打鹽井,腳部受傷依然帶傷作戰;征討賈哈刺,用破釜沉舟的勇氣激勵屬下。 B.陳瑄總督海運,運籌處理得當。運送糧食,解決北京、遼東糧餉;在直沽建造大型糧倉,守衛天津城;設立互市,公平交易,讓民眾得到便利。 C.陳瑄離漕治河,舉措科學精密,建造淺船,逐漸增加運送量,使得國庫充實;修建長堤導引,使漕船能直達黃河,節省了大量錢財。 D.陳瑄功及百姓,深受百姓尊敬。在生前,因浚河有功老百姓立祠紀念他;在他死後,皇帝還命令相關部門在春秋時節治禮祭奠。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父坐事戍遼陽,瑄伏闕請代,詔並原其父子。(5分) (2)慮漕舟膠淺,自淮至通州置舍五百六十八,舍置卒,導舟避淺。(5分)
參考答案
10、A
11、D
12、D
13、(1)父親犯罪被遣戍遼陽,陳瑄拜伏在宮門請求替父戍守,詔令一併原諒了他們父子。
(2)他又擔心漕船擱淺,便從淮安到通州沿途設定了五百六十八個居住點,配給士卒,引導船隻避開淺灘。
參考譯文
陳瑄,字彥純,合肥人。父親犯罪被遣戍遼陽,陳瑄拜伏在宮門請求替父戍守,詔令一併原諒了他們父子。陳瑄少年時隨從大將軍幕府,以善射雁見稱。他屢次隨軍遠征南番,又征討越巂,攻破寧番諸蠻人。又征討鹽井,而攻打卜水瓦寨。賊人勢力很盛,陳瑄率領中軍,賊人把他們圍了數層。陳瑄下馬射敵,足部受傷,他裹傷再戰。從上午十點戰到下午五六點,全師而還。他又從征賈哈剌,以奇兵趟過打沖河,找到近道,做浮橋渡部隊。部隊過完後,他拆掉浮橋,向士兵們表示不再回頭,接連作戰擊敗了賊人。他又會同雲南兵征討百夷有功,升為四川都司都指揮同知。
建文末年,他升為右軍都督僉事。燕王部隊進逼時,他受命總管舟師防衛長江。燕王兵到浦口,陳瑄以舟師迎接並歸降,成祖於是渡過了長江。成祖即位後,封陳瑄為平江伯,食祿一千石,賜給誥券,世襲指揮使。
永樂元年(1403),命陳瑄充任總兵官,總督海運,將四十九萬多石糧食輸運到北京和遼東,遂在直沽修建可容一百萬石糧食的倉庫,築天津衛城。在此之前,運糧船航行海上,島上居民害怕運糧兵,多躲藏起來。陳瑄招他們出來,令互相貿易,給價公平,人民都很方便。
九年(1411),命他與豐城侯李彬統領浙江、福建之兵捕捉海寇。海水上漲,海堤毀壞,從海門到鹽城達一百三十里。陳瑄受命以四十萬士卒修築,修建了捍潮堤一萬八千餘丈。第二年,陳瑄說:“嘉定濱海之地,江河會流,海船停泊在這裡,沒有高山大陵可依。請在青浦築一座土山,周長百丈,高三十餘丈,在上面建..望樓,作為標誌。”建成之後,皇上賜名為寶山,還親自寫文章以記其事。
治理好會通河後,朝廷建議罷海運,仍以陳瑄總管漕運。他建議造淺船二千餘艘,開始時運二百萬石,以後逐漸增加到五百萬石,國家用度因此富足。當時江南漕船到達淮安後,都是陸運過壩,過淮河到達清河,所費勞力和財物很大。十三年(1415),陳瑄採用故老的意見,從淮安城西的管家湖,開鑿二十里長的水渠,叫清江浦,引導湖水入淮河,修築四座閘門,依時放水。又沿湖十里築堤來引船,這樣漕船可以直達黃河,節省費用不少。後來又疏浚徐州到濟寧的河道。又因呂梁洪險惡,在它的西面另開一條渠道,設定兩座閘門,蓄水以開通漕運。還修築沛縣刁陽湖、濟寧南旺湖長堤,開泰州白塔河連通大江。又修築高郵湖堤,在堤內鑿渠四十里,以避免險惡的風濤。他還從淮安到臨清,根據水勢設定了四十七座閘門,在淮上建造常盈倉四十區,在徐州、臨清、通州也都設定了倉庫,以便於轉輸。他又擔心漕船擱淺,便從淮安到通州沿途設定了五百六十八個居住點,配給士卒,引導船隻避開淺灘。又沿河堤鑿井種樹,以方便行人。他的規劃,都精密而有遠見。他身任漕河事務三十年,殫精竭慮提出了許多建議。
八年(1433)十月他在任上去世,終年六十九歲。當初,陳瑄因疏浚河道有德於民,百姓在清河縣為他立祠。正統年間,朝廷命有關官員春秋時致祭。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明史·陳瑄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明史·陳瑄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