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恭仁,隋觀王雄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楊恭仁,隋觀王雄子也。仁壽中,累遷甘州刺史,臨事不苛細,徼人安之。文帝謂雄曰:“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大業初,轉吏部侍郎。楊玄感叛,詔率兵經略,與玄感戰破陵,敗之。遂與屈突通追獲賊。煬帝召見曰:“比聞與賊戰尤力,向但知卿奉法,而乃勇決如此,朕用自愧。”蘇威曰:“仁者必有勇,殆謂此邪。”時威及宇文述、裴蘊、裴矩參掌選事,皆受賕不法,恭仁素廉正,故惡之,出為河南道大使,使捕寇賊。至譙郡為朱粲所敗奔江都宇文化及弒逆署吏部尚書為化及守魏縣元寶藏執送京師高祖素知之授黃門侍郎封觀國公。尋為涼州總管。
恭仁久乘邊,習種落情偽,悉心綏慰。由蔥嶺以東,皆奉貢贄。就加納言。突厥頡利率眾數萬獵其境,恭仁應機設拒,張疑屯虛幟示之,頡利懼而走。瓜州刺史賀拔行威叛,朝廷未即討。恭仁募趫盪,倍道進,賊不虞其來,遂克二城。縱所俘還之,眾感悅,遂相與縛行威降。召拜吏部尚書,兼中書令,檢校涼州諸軍事。遷左衛大將軍。武德末,拜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遷洛州都督。太宗勞謂曰:“洛陽要重,朕子弟不為少,恐非所任,故以委公。”
恭仁性沖厚,以禮自閒衛,未嘗與物忤,時人方漢石慶。既貴,不以勢尚人,故譽望益重。病,乞骸骨,詔以特進歸第。卒,贈潭州都督,陪葬昭陵,謚曰孝。
(選自《新唐書·楊恭仁傳》)
【注】漢石慶:漢武帝時期的承相。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至譙郡/為朱粲所敗/奔江都/宇文化及弒/逆署吏部尚書/為化及守魏縣/元寶藏執送/京師高祖素知之/授黃門侍郎/封觀國公/
B.至譙郡為朱粲所敗/奔江都宇文化及/弒逆署吏部/尚書為化及守魏縣/元寶藏執送京師/高祖素知之/授黃門/侍郎封觀國公/
C.至譙郡/為朱粲所敗/奔江都/宇文化及弒逆/署吏部尚書/為化及守魏縣/元寶藏執送京師/高祖素知之/授黃門侍郎/封觀國公/
D.至譙/郡為朱粲所敗/奔江都/宇文化及弒逆/署吏部尚書為化及守魏縣/元寶藏執/送京師高祖素/知之/授黃門侍郎/封觀國公/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仁壽,在文中是隋文帝的年號。仁壽在古代有“仁德而長壽”之意,如《漢書·董仲舒傳》中就有“堯舜行德,ze6*民仁壽”的記載。
B.河南道,是唐朝地方行政區名。道在隋唐屬於監察區名稱,在唐前期是監察機構而非正式行政機構。文中河南道是指現在的河南省。
C.拜,在古代是一種表示敬意的禮節;也有授予官職之意,如《戰國策·秦策》記載:“秦昭王召見蔡澤,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
D.乞骸骨,古代官史自請退職,常稱“乞骸骨”,意謂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也省作“乞骸”。文中的“乞骸骨”就是自動請求退職之意。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恭仁不苛求細節,令邊民安寧。他曾多次遷任為甘州刺史,處理政府的事不存細節上作嚴格的嬰求,邊境地區的老百姓非常安定。
B.楊恭仁作戰很勇敢,得皇帝賞識。他奉命平定楊玄感叛亂,打敗了叛賊;又和屈突通追趕捕獲叛賊。因此隋文帝誇獎他是難得的人才。
C.楊恭仁因清廉正直,遭貪官憎恨。暢恭仁向來清廉正直,宇文述等受賄做不法之事的人因此憎恨他,他出京任河南道大使,討捕盜賊。
D.楊恭仁全心為部落,受百姓擁戴。他長期在邊遠地區擔任官職,全心撫慰部落的百姓。從蔥嶺以東的百姓,都來朝貢他,並給他獻禮。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比聞與賊戰尤力,向但知卿奉法,而乃勇決如此,朕用自愧。
(2)恭仁性沖厚,以禮自閒衛,未嘗與物忤,時人方漢石慶。
參考答案
10.C(至譙郡,為朱粲所敗,奔江都。宇文化及弒逆,署吏部尚書,為化及守魏縣。元寶藏執送京師,高祖素知之,授黃門侍郎,封觀國公)
11.B(“文中的河南道是指現在的河南省”錯,文中“河南道”相當於現在都山東省河南省全景,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
12.B(“隋文帝誇獎他是難得的人才”是因為楊恭仁不苛求細節,令邊民安寧。 而不是因為楊恭仁作戰勇敢,楊恭仁作戰勇敢是得到了隋煬帝的誇讚)
13、(1)近來聽說和叛賊交戰時你特別勇敢,以前只知道卿奉公執法,卻竟然如此勇敢,朕慚愧不知。
(2)楊恭仁性情謙和忠厚,以禮約束自己,不曾與事物相違背,當時人把他比做漢朝的石慶。
參考譯文
楊恭仁,是隋朝觀王楊雄的兒子。仁壽年間,多次遷任為甘州剌史,處理政務不苛求細節,邊民安寧。文帝對楊雄說:“不只是朕得到了人才,也是卿教子有方啊。”大業初,轉任吏部侍郎。楊玄感反叛,下詔率兵平叛,和楊玄感在破陵交戰,打敗叛賊。於是和屈突通追趕捕獲叛賊。隋煬帝召見他說:“近來聽說和叛賊交戰時你特別勇敢,以前只知道卿奉公執法,卻竟然如此勇敢,朕慚愧不知。”蘇威說:“仁者必有勇力,大概說的就是這個吧。”當時蘇威和宇文述、裴蘊、裴矩參預掌管選舉事務,都受賄做不法之事,楊恭仁向來清廉正言,所以受到這些人的憎恨,使他出京任河南道大使,讓他討捕盜賊。到譙郡,被朱粲打敗,逃奔江都。宇文化及弒殺皇帝,任命他為吏部尚書,為宇文化及守魏縣。元寶藏捕捉楊恭仁送到京城,高祖平素知道他,授任他黃門侍郎,封觀國公。不久任涼州總管。
楊恭仁長期在邊地任職。熟悉種族部落情況,全心撫慰。自蔥嶺以東,都來朝貢獻禮。就地加授納言。突厥頡利率領部眾數萬人侵犯他的轄境,楊恭仁適應時機設定防禦。多設疑兵虛張旗幟給對方看,頡利害怕而逃走。瓜州刺史賀拔行烕反叛,朝廷不能及時征討,楊恭仁招募輕捷勇健之人,兼程前進,賊沒料到他能來,於是楊恭仁攻下兩座城池。將俘虜全部放回,眾人感激其寬惠,就一起捆縛賀拔行威投降。召入朝廷拜授吏部尚書,兼中書令,檢校涼州諸軍事。遷任左衛大將軍。武德末年,拜授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升任洛州都督。太宗慰勞他說:“洛陽是重要之地,朕的子弟不是人數少,只怕難以勝任,所以委託給公。”
楊恭仁性情謙和忠厚,以禮約束自己,不曾與事物相忤,當時人把他比做漢朝的石慶。顯貴以後,不以勢壓人,所以聲望更高。楊恭仁有病,請求退休,下詔以特進還家。去世,追贈潭州都督,陪葬昭陵,諡號孝。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楊恭仁,隋觀王雄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楊恭仁,隋觀王雄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