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魏書十三》“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也。議論持平,終不毀傷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見過歆。時王芬與豪傑謀廢靈帝。芬陰呼歆、洪共定計,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洪從歆言而止。後芬果敗,洪乃服。舉孝廉,除郎中,病,去官。靈帝崩,何進輔政,征河南鄭泰、潁川荀攸及歆等。歆到,為尚書郎。董卓遷天子長安,歆求出為下邽令,病不行,連從藍田至南陽。時袁術在穰,留歆。歆說術使進軍討卓,術不能用。歆欲棄去,會天子使太傅馬日磾安集關東,日磾辟歆為掾。東至徐州,詔即拜歆豫章太守,以為政清靜不煩,吏民感而愛之。孫策略地江東,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長者,待以上賓之禮。後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孫權欲不遣,歆謂權曰:“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仆得為將軍效心,豈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為養無用之物,非將軍之良計也。”權悅,乃遣歆。賓客舊人送之者千餘人,贈遺數百金。歆皆無所拒,密各題識,至臨去,悉聚諸物,謂諸賓客曰:“本無拒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腳踏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願賓客為之計。”眾乃各留所贈,而服其德。
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公卿嘗並賜沒入生口,唯歆出而嫁之。帝嘆息,下詔曰:“司徒,國之俊老,所與和陰陽理庶事也。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無謂也。”三府議:“舉孝廉,本以德行,不復限以試經。”歆以為:“喪亂以來,六籍墮廢,當務存立,以崇王道。夫製法者,所以經盛衰。今聽孝廉不以經試,恐學業遂從此而廢。若有秀異,可特徵用。患於無其人,何患不得哉?”帝從其言。
 太和五年,歆薨,謚曰敬侯。
 (節選自《三國志·魏書十三》,有刪節)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B.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C.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D.歆止/之曰/夫廢立大事/伊霍之所難/芬性疏而不武/此必無成/而禍將及族子/其無往/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孝廉,漢代選舉官吏的兩種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後來合稱孝廉,即察舉孝子廉吏。范曄《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說的是張衡被推舉後,沒有應薦。
B.崩,本義是山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來比喻,從周代開始帝王死稱“崩”。《禮記·曲禮下》:“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C.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給皇帝的書信、奏章。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也作上表推薦,如本文的“表天子征歆”。
D.《三國志》,兩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與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漢書》、班固的《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華歆論人議事有遠見。王芬邀約他和同郡知名人士陶丘洪參與廢除皇帝一事,華歆不僅沒有參加,還阻止陶丘洪參與。後來廢除皇帝一事果如他所料。
B.華歆擇木而棲。他勸說袁術進軍討伐董卓,袁術不聽,華歆當即離去投靠孫策。以幅巾束髮前往迎奉,得到孫策的禮待。
C.華歆清正廉潔。任豫章太守,處理政事清靜不煩擾,受到官民的感激愛戴。進京赴任,面對贈送的錢物,巧妙謝絕,贏得眾人欽佩。
D.華歆一向清貧自守。俸祿賞賜用來救濟親戚故舊,家裡沒有多餘的儲藏。曹丕為此嘆息不已,並下詔書表彰他。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念腳踏車遠行,將以懷璧為罪,願賓客為之計。(5分)
(2)若有秀異,可特徵用。患於無其人,何患不得哉?(5分)
參考答案
4.(3分)C
5.(3分)D【解析】范曄的《後漢書》、班固的《漢書》。
6.(3分)B【解析】“袁術不聽,華歆當即離去投靠孫策”錯,原文意為袁術不聽,華歆想要離去。恰逢馬日磾徵辟為掾,才離開。
7.(10分)翻譯:
(1)(5分)考慮到我獨自遠行,將因懷藏美玉而獲罪(成為被殺的理由),希望各位賓客替我考慮。(“腳踏車”1分,“懷璧”1分,“願”1分,句意2分)
(2)(5分)如果有特異優秀的人才,可以特別徵召使用。擔憂的是沒有那些人才,哪裡擔憂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秀異”1分,“特徵”1分,“何患不得哉”句式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華歆字子魚,平原郡高唐縣人。議事論人公正持平,始終也不毀謗傷人。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個知名人士,自認為見解明智超過華歆。當時王芬與一些豪傑人物謀劃廢掉漢靈帝。王芬暗中呼喊華歆、陶丘洪共同商定計策,陶丘洪想要前去,華歆勸阻他說:“廢立皇帝是一件大事,連伊尹、霍光都感到為難。王芬性格疏忽又沒有勇氣,這次必定不能成功,災禍將要涉及族人,你還是不要去!”陶丘洪聽從了華歆的話沒有去。後來王芬果然失敗,陶丘洪這才服氣。華歆被舉薦孝廉,任命為郎中,患病,辭官。漢靈帝去世後,何進輔政,徵召河南人鄭泰、潁川人荀攸和華歆等人。華歆到達後,任尚書郎。董卓把天子遷到長安,華歆請求出京任下邽縣令,因病不能成行,於是從藍田到了南陽。這時袁術在穰城,留下了華歆。華歆勸說袁術讓他進軍討伐董卓,袁術沒有採用他的建議。華歆想要離去適逢天子派太傅馬日磾安定關東,馬日磾徵召華歆為屬官。華歆向東到了徐州,朝廷下詔,任命他為豫章太守,因在處理政事上清靜而不煩擾,受到官吏民眾的感激愛戴。孫策攻占江東,華歆知道孫策善於用兵,就以幅巾束髮前往迎奉。孫策知道華歆有德有才,用對尊貴客人的禮節接待他。後來孫策死了。太祖正在官渡,上表向天子推薦,徵召華歆。孫權不想讓他走,華歆對孫權說:“將軍您奉帝王之命,才與曹公交好,情義尚未鞏固,假使我得以為將軍報效忠心,豈不是有益嗎?現在白白留下我,這是養了個沒用之人,這不是將軍的好主意。”孫權高興了,於是送華歆入京。為華歆送行的賓客舊友有一千多人,贈送銀兩數百。華歆都沒有拒絕,秘密地各自寫好標記,到了臨走時,把各種禮物都聚在一起,對眾賓客說:“我本來沒有拒絕各位的心意,但所接受的終究太多。考慮到我獨自遠行,將因懷藏美玉而獲罪(成為被殺的理由),希望各位賓客替我考慮。”眾人於是各自收回了自己的贈品,對華歆的德行表示佩服。
華歆一向以清貧自守,俸祿賞賜都用來救濟,送給親戚故舊,家裡沒有一擔米的儲藏。朝中大臣曾經一起被賞賜了fa6*沒為奴的女子,而只有華歆把她們放出嫁人。曹丕為此嘆息不已,並下詔書說:“華司徒是國家優秀的長者,他的行為符合天地之道,深得民眾之心呀。今天大官們都有豐盛佳肴,只有他是簡單的蔬菜佐飯,並且很不計較。”三府建議:“舉薦孝廉,本來應以德行為標準,不再用考試經書來限制。”華歆認為:“天下動亂以來,六經毀壞衰敗,應當務必給以保存扶持,以發揚王道。制定法令,是用來治理衰落的事業的。現在聽任舉孝廉不用經過經學考試,恐怕經學事業就要從此廢棄。如果有特異優秀的人才,可以特別徵召使用。擔憂的是沒有那些人才,哪裡擔憂有人才而不能得到呢?”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太和五年,華歆逝世,諡號是敬侯。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三國志·魏書十三》“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三國志·魏書十三》“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