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嘗謂中書今岑文本曰”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太宗嘗謂中書今岑文本①曰:“夫人雖稟性定,必須博學以成其道,A亦猶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懷火,待燧動而焰發;人性含靈,待學成而為美.是以蘇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藝,則其名不立.”文本對曰:“夫人性相近,情則遷移,必須以學飭⑤情,以成其性.B《禮》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所以古人勤於學問,謂之懿⑥德.”
(節選自[唐]吳兢《貞觀政要》)
【注釋】①岑文本:唐太宗時宰相,文學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認為其性含水,月光出現時晶瑩剔透.③蘇秦:戰國縱橫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漢政治家.講學時以惟幕遮掩,以求專心.⑤飭:整理.⑥懿:美好.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①蘇秦刺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
(2)下面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A.夫人 稟性定故余 愚,卒獲有所聞
B.必須博學 成其道我 日始出時去人近
C.燧動 焰發 有地臆然 高
D.博學成而 美 人謀而不忠乎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夫人性相近,情則遷移,必須以學飭情,以成其性.
(4)太宗和岑文本圍繞同一個觀點展開了對話,請分別寫出A、B兩個畫線句子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1)①股:大腿;②知道:懂得道理.
(2)A.
(3)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卻有所差別,必須用學習來修養情趣,使本性完善.
(4)他們共同的觀點是:學習對人的重要性.A句運用類比從正面的說理方法,通過“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動而焰發”化抽象於具體,化深奧於淺顯,從正面生動形象的說明了學習的重要;B句運用類比從反面的說理方法,通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反面生動形象的說明了學習對人的重要性.
【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
①句意為:蘇秦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股:大腿;
②句意為:玉石不經雕琢就不會成為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知道:懂得道理.
(2)本題考查對文言一詞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學生在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理解詞語的含義,並且能辨析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含義.實詞注意題乾中的提示,“意義”指詞的含義,“用法”指詞的變用,哪一點相同或相似都可以.
A:前後句:雖:雖然;
B:前句:以:來.後句:以:認為,以為;
C:前句:而:表順承.後句:而:表修飾;
D:前句:為:成為.後句:為:給,替.
故選:A
(3)本題考查翻譯句子.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被動句、反問句等.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義為輔.
句中重點詞語有:”夫”,句首發語詞,可不譯;“性”,本性;“情”,情趣;“飭”,整理.句意為: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卻有所差別, 必須用學習來修養情趣,使本性完善.
(4)本題是對文章主旨和寫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結合相關的語句,分析解答.
他們共同的觀點是:學習對人的重要性.A句運用類比從正面的說理方法,通過“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動而焰發”化抽象於具體,化深奧於淺顯,從正面生動形象的說明了學習的重要;B句運用類比從反面的說理方法,通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反面生動形象的說明了學習對人的重要性.
參考譯文:
唐太宗曾對中書令岑文本說:“人雖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須博學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見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發火.人的本性含有靈氣,可是要通過學習,才能美好完善.所以歷史上有蘇秦刺股讀書,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的美談.不勤奮於道藝,功名是不會樹立的“.岑文本回答說:“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卻有所差別,必須用學習來修養情趣,使本性完善.《禮記》說:玉石不經雕琢就不會成為器具,人不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於學習為美德“.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太宗嘗謂中書今岑文本曰”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太宗嘗謂中書今岑文本曰”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