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送孫正之序》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送孫正之序
送孫正之序
王安石
①時然而然,眾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聖人之道在□□。
②夫君子有窮苦顛跌,不肯一失詘己以從時者,不以時勝道也。故其得志於君,則變時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術素修而志素定也。時乎楊、墨,己不然者,孟軻氏而已;時乎釋、老,己不然者,韓愈氏而已。如孟、韓者,可謂術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時勝道也。惜也不得志於君,使真儒之效不白於當世,然其於眾人也卓矣。
③嗚呼!予觀今之世,圓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堯言,起而舜趨,不以孟、韓為心者,果異於眾人乎?
④予官於揚,得友曰孫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韓之心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為絕域也。北轅而首之,苟不已,無不至。孟、韓之道去吾黨,豈若越人之望燕哉? ,予未之信也。 ,予亦未之信也。
⑤正之之兄官於溫,奉其親以行,將從之,先為言以處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慶曆二年閏九月十一日。
注釋:①詘:同“屈”。②楊、墨:楊:楊朱,戰國初期哲學家。墨:墨翟,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③釋、老:即佛教與道教。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A )(1分)
A.焉爾 B.也哉 C.矣乎 D.之邪
22.對第②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C )(2分)
A.君子即使窮困潦倒也要堅定志向改變世俗。
B.孟子和韓愈因為學術素養深厚而成為君子。
C.君子與眾人的區別在於堅定志向不從時俗。
D.君子要超越眾人使自己能在當世顯露出來。
23.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批評不以孟韓為心的公卿貴族,(1分)與上文以孟韓為代表的君子形成對比,(1分)同時引出下文對孫正之的褒揚與勉勵。(1分) (3分)
24.下列語句組織起來填入第④段的兩個劃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D )(3分)
①一日得志於吳君
②以正之之不已
③而真儒之效不白於當世
④而不至焉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25.作為贈序,本文有讚許義和勉勵義,同時又具有很強的議論色彩,結合文章內容加以分析。(4分)
答: 作為贈序,作者讚揚了孫正之的德才,(1分)同時勉勵他持之以恆成就儒道,發揮儒效。(1分)文章將君子與眾人、聖人之道與時俗好惡對照來寫,並列舉孟軻、韓愈的事例,引用越人望燕的比喻,聯繫孫正之的立身行事,由面到點,步步深入地進行論述,(論述過程1分)闡明了真正的君子不隨俗改變自己,並且會引領時俗走向聖人之道。(闡明的觀點1分)
參考譯文
當下流行什麼就認為什麼是對的,這種人是普通人;自己認為對的就堅持己見,這種人是君子。堅持自己的見解,並不是自私自負的表現,是因為聖人之道在裡面。
君子有窮苦困窘的時候,不願意因為一次過失而屈服自己趨附時尚潮流,不因為時尚流行的而放棄真理。所以他們得到君主的信任,改變世俗而讓人們走向正確的方向,是輕而易舉的,他們的學術修養很深,他們的志向非常堅定。時代流行楊朱、墨子的學說,認為這些學說不對的,只有信奉孟子學說的人;時代流行佛家及老莊學說,認為這些學說不對的,只有信奉韓愈學說的人。像信奉孟、韓學說的人,可以算得上學術修養深而且志向堅定了,不因為時尚流向的而放棄自己信奉的真理。可惜不被君主信任,使的真正的儒家學說不在當世盛行,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已經很傑出了。唉!我看現在的世道,帶著高高的儒家帽子,穿著寬大的學者服裝,坐下來就談論堯的語錄,站起來就模仿舜的動作,卻不以孟、韓學說為本,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呢?
我在揚州做官,交了個朋友叫孫正之。他奉行古人的學問,又擅長寫古文,我知道他能夠以孟、韓學說為本而不動搖。越地的人看燕地,覺得那是絕遠的地方,但是只要駕著馬車向北出發,只要不停,肯定能走到。孟子、韓愈的學說和我們的距離,怎么能和越地人看燕地的距離相比呢?憑藉孫正之的求學不止,如果學不到孟、韓的學問,我不相信。如果有一天他得到君主的重視,而真正的儒家學說不在當時盛行起來,我也不相信。
孫正之的哥哥在溫州做官,帶著他們的父母上的任,正之也將要跟著去,先告訴了我徵詢我的意見。你打算沉默,沉默得了嗎?慶曆二年閏九月十一日寫下這篇文章送給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王安石《送孫正之序》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王安石《送孫正之序》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