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范純仁以國用不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初,范純仁以國用不足,請再立常平錢穀斂散出息之法,朝廷用其言;司馬光方以疾在告,不與也。已而台諫共言其非,皆不報。光尋具劄子言:“先朝散青苗,本為利民,並取情願;後提舉官速要見功,務求多散。今禁抑配,則無害也。”蘇軾奏曰:“熙寧之法,未嘗不禁抑配,而其為害也至此。民家量入為出,雖貧亦足;若令分外得錢,則費用自廣。今許人情願,是為設法罔民,使快一時非理之用,而不慮後日催納之患,非良法也。”會王岩叟、朱光庭、王覿等交章乞罷青苗,光始大悟,力疾入朝,於簾前奏曰:“是何奸邪,勸陛下復行此事!”太皇太后從之。
皇太后諭輔臣曰:“台諫官言近日除授多有不當。”光曰:“朝廷既令臣僚各舉所知,必且試用。待其不職,然後罷黜,亦可並坐舉者。”呂公著曰:“舉官雖委人,亦須執政審察人材。”光曰:“自來執政,止於舉到人中取其所善者用之。”韓維曰:“光所言非是,直信舉者之言,不先審察,待其不職而罰之,甚失義理。”公著曰:“近除用多失,亦由限以資格。”光曰:“資格亦不可少。”維曰:“資格但可施於敘遷,若升擢人材,豈可拘資格邪!”
九月,丙辰朔,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卒,年六十六。太皇太后哭之慟,帝亦感涕不已。
光居洛陽十五年,天下以為真宰相,田夫野老皆號為司馬相公,婦人孺子亦知其為君實也。及為門下侍郎,蘇軾自登州召還,緣道人相聚號呼曰:“寄謝司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愛,以活我。”遼人敕其邊吏曰:“中國相司馬矣,切毋生事、開邊隙。”光自見言行計從,欲以身徇社稷,躬親庶務,不捨晝夜。賓客見其體羸,舉諸葛亮食少事煩以為戒,光曰:“死生命也。”為之益力。病革,不復自覺,諄諄如夢中語,然皆朝廷天下事也。既歿,其家得遺奏八紙,皆手札,論當世要務。百姓聞其卒,罷市而往吊,鬻衣而致奠,巷哭而過,車蓋以萬千數。京師民畫其像,刻印鬻之,家置一本,飲食必祝焉。歸葬陝州,四方來會者數萬人。
(選自《續〈資治通鑑〉》)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今禁抑配抑配:強行攤派
B.台諫官言近日除授多有不當 除授:授予官職
C.緣道人相聚號呼曰緣道:沿路
D.賓客見其體羸 賓客:尊貴客人
5.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范純仁以國用不足一位五十步笑百步
B.是為設法罔民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C.則無害也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D.於簾前奏曰青,取之於藍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司馬光忠於朝廷。他帶病堅持工作,把生死置之度外,臨死前,昏睡中仍關心國家大事。
B.司馬光知人善任。針對當時官員不夠稱職的情況,他主張讓朝官各舉所知,加以試用。
C.司馬光從諫如流。他原本支持恢復輕描法,但聽見蘇軾等人的意見後,主動放棄己見。
D.司馬光深得人心。他被貶,百姓還當他是真宰相;他去世,百姓自發地去哀悼和紀念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司馬光方以疾在告,不與也。(3分)
(2)待其不職,然後罷黜,亦可並坐舉者。(3分)
(3)資格但可施於敘遷,若升擢人材,豈可拘資格邪!(4分)
參考答案
4.D【解析】賓客:門客,幕僚。
5.C【解析】均為副詞,就。A:介詞,因為/介詞,憑藉;B:動詞,是/動詞,成為;D:介詞,在/介詞,從。
6.B【解析】“知人善任”原文無據。他主張對被舉薦的官員先試用,如果不稱職就罷免,並追究舉薦者的責任,則是對當時任用官員不稱職的解釋和補救。
7.【答案】
(1)司馬光當時正因為生病請假,沒有參與(這件事)。
(“方”“與”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等到他們不稱職了,然後再罷免,也可以連同舉薦人一起治罪。
(“職”“坐”各1分,句意通順1分。)
(3)資格只能用於正常的升遷,如果是破格提拔人材,怎么能夠受資格的局限呢?
(“但”“擢”及“拘資格”被動句式各1分,句意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先是,范純仁因為國家經費不夠,請求朝廷重新施行用常平倉的錢穀貸款給百姓收取利息的方法(即青苗法),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當時司馬光正因為生病請假在家休養,沒有參與(這件事)。不久以後,御史台和諫官一起說這是錯誤的做法,都不批准。司馬光不久就上奏說:“前朝散發青苗錢,本意是有利於百姓,並且要求百姓主動貸款;後來提舉官們急功近利,千方百計地要大量散發,(才成為弊端)。如果禁止強行攤派,就沒有害處。”蘇軾接著上奏說:“熙寧變法時,未嘗不是禁止強行攤派,可是它造成的禍患嚴重到這個地步。百姓們只要量入為出,即使貧民也能自給自足;如果讓他們能額外地獲得錢財,那么花費自然也就多了。如果準許他們主動貸款,這就是頒布法律來欺騙百姓,使他們快活於暫時的不合理的花銷,卻不考慮以後官員催繳本息的禍患,這不是什麼好法律。” 適逢王岩叟、硃光庭、王覿等人先後上奏章請求廢除青苗法,司馬光才徹底醒悟,帶病上朝,在太皇太后簾前上奏說:“這是哪個奸邪小人,勸皇上再實行青苗法呢?”太皇太后聽從了他的意見(沒有重新施行青苗法)。
太皇太后曉諭輔佐大臣們說:“御史台和諫官們說最近任命官員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司馬光說:“朝廷既然下令讓官員們每人都舉薦自己了解的人才,那么就一定要試用一段時間。等到他們不稱職了,然後再罷免,也可以連同舉薦人一起治罪。”呂公著說:“舉薦者雖然推薦了人材,也還需要當政者對人材進行審察。”司馬光說:“從來當政者都是從推薦來的人材中選取那些優秀的加以任用。”韓維說:“司馬光所說的話不對,只相信舉薦人的話,不先對被舉薦者加以審察,等到他不稱職了再施以懲罰,很不合理。”呂公著說:“近來任用官員有很多失誤,也由於受資格的限制。”司馬光說:“資格也不能少。”呂公著說:“資格只能用於正常的升遷,如果是破格提拔人材,怎么能夠受資格的局限呢?”
九月初一,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司馬光逝世,享年六十六歲。太后哀悼他,非常悲痛,皇上也很傷感,哭個不停。
司馬光閒居洛陽十五年,天下百姓都認為他才是真正的宰相,老百姓們都稱他為“司馬相公”,甚至連婦女和小孩子也都知道他就是“司馬君實”。等到他擔任門下侍郎(宰相)後,蘇軾從登州被召回朝廷,沿路上老百姓聚集在一起,大聲呼喊說:“替我們帶句話給司馬相公,請他不要離開朝廷,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給我們一條活路。”大遼的統治者命令他們的邊疆官員們:“中原(宋朝)任命司馬光當宰相了,再也不要惹是生非,挑起邊疆的爭端。”司馬光看到朝廷對自己言聽計從,就想用自己的生命報答國家,親自處理各種事務,不分白天黑夜。他的幕僚們見他身體瘦弱,就拿諸葛亮吃得少、事務多(而英年早逝)來告誡他,司馬光說:“什麼時候死,那是命中注定的啊!”處理政務更加勤勉努力。病重了,自己還不知道,喃喃自語,好像在說夢話,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司馬光去世以後,家人找到他留下的八篇奏章,都是親手書寫的,說的都是當時最重要的大事。百姓們聽說他去世了,都放下生意不做,前往弔唁,甚至賣了衣服得點錢去祭奠他,從大街小巷裡痛哭前去悼念,馬車更是成千上萬。京城的市民有人畫了他的遺像,刻印了拿去賣,幾乎每家都買了一本,吃飯之前一定要祈禱他。歸葬陝州時,四面八方前來祭奠的,共有幾萬人之眾。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初,范純仁以國用不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初,范純仁以國用不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