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李勣初度遼,謂諸將曰”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公元667)九月,(李)勣初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下之。
(公元668)侍御史洛陽賈言忠奉使自遼東還,上問以軍事,言忠對曰:“高麗必平。”上又問:“遼東諸將孰賢?”對曰:“薛仁貴冠三軍;龐同善雖不善斗,而持軍嚴整;然夙夜小心,忘身憂國,皆莫及李勣也。”上深然其言。
丁卯,上祀南郊,告平高麗,以李勣為亞獻。己巳,謁太廟。
(公元669)李勣寢疾,上及太子所賜藥,勣則餌之;子弟為之迎醫,皆不聽進,曰:“吾本山東田夫,遭值聖明,致位三公,年將八十,豈非命邪!”一旦,忽謂其弟司衛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為樂。”於是子孫悉集,酒闌,謂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與汝曹為別耳。汝曹勿悲泣,聽我約束。我見房、杜平生勤苦,僅能立門戶,遭不肖子盪覆無餘。吾有此子孫,今悉付汝。葬畢,汝即遷入我堂,撫養孤幼,謹察視之。其有志氣不倫,交遊非類者,皆先撾殺,然後以聞。”自是不復更言。十二月,戊申,薨。上聞之,悲泣。葬日,幸未央宮,登樓望輛車慟哭。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勣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其姊嘗病,勣已為僕射,親為之煮粥,風回,爇其須鬢。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勣曰:“非為無人使令也。顧姊老,勣亦老,雖欲久為姊煮粥,其可得乎!
(取材於《資治通鑑》唐高宗乾封元年、總章元年)
[注]①房、杜:房玄齡、杜如晦。②撾:打。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勣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B.勣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C. 勣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D.勣為將/有謀善斷/與人議事/從善如流/戰勝則歸功於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將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5.下列對文中加點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丁卯、己巳、戊申,為古時天干地支紀時的術語,可以用來紀日、紀月和紀年,古人常將之與五行結合預測人的運命。
B.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具體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指司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對帝後之死的描述,後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稱薨。一般人死則稱之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達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對嬪妃的召見。近幸則多指帝王對臣下而言。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唐高宗對李勣很敬重。他在南郊祭祀天地,報告平定高麗,讓李勣第二位獻祭。
B.李勣臨終遺囑其弟弟嚴管子孫。讓弟弟李弼在他去世後對兒孫要嚴加管教,是吸取房玄齡、杜如晦的子孫不肖的教訓。
C.李勣特善於籠絡軍心。打了勝仗,他把功勞歸於下屬,把所獲得的金帛等財物都分給將士。
D.李勣雖為戎帥卻很顧念親情。他親自為患病的姐姐煮粥,“風回,爇其須鬢”而不惜。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吾本山東田夫,遭值聖明,致位三公,年將八十,豈非命邪!(5分)
(2)顧姊老,勣亦老,雖欲久為姊煮粥,其可得乎!(5分)
參考答案
4.A
5.C(“薨”是古人對諸侯之死的一種描述,後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稱薨。帝後的死當稱為“崩”。)
6.C(“特善於籠絡軍心”這一說法不恰當。“打了勝仗,把功勞歸於下屬,把所獲得的金帛等財物都分給將士”是表明李勣不邀功,不貪財,與將士同甘苦,共患難,愛兵如子。)
7(1)我本是崤山以東種田人,遇到聖明君主,位至三公,年紀將近80歲,難道不是命注定嗎!(“山東”“聖明”“豈非”各1分,句意2分。)
(2)看到姐姐年老,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長久為姐姐煮粥,辦得到嗎!(“顧”“雖”“其……乎”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公元667)九月,李勣初渡遼海時,對手下諸將說:“新城,是高麗西部的要害,如果不先奪取,其餘各城便不容易攻取。”於是進攻新城,李勣領兵進擊,其餘十六城也都攻下了。
(公元66 8)侍御史洛陽人賈言忠出使從遼東返回,唐高宗向他詢問軍事情況,他回答說:“高麗必定能平定。”唐高宗又問他:“在遼東的諸位將領誰最稱得上德才兼備?”回答說:“薛仁貴勇冠三軍;龐同善雖不擅長於戰鬥,但治軍嚴整;而日夜小心,忘記個人而憂慮國家,他們誰也比不上李勣。”唐高宗很同意他的意見。
丁卯(十七日),唐高宗在南郊祭祀天地,報告平定高麗,讓李勣第二位獻祭;己巳(十九日),拜謁太廟。
(公元669)李勣病重,唐高宗和太子賞賜的藥物,李勣都服用;他的子弟為他請醫生,他都不讓看病,說:“我本是崤山以東種田人,遇到聖明君主,位至三公,年紀將近80歲,難道不是命注定嗎!”一日,李勣忽然對他弟弟司衛少卿李弼說:“我今天稍好些,可以設酒席共同高興一番。”於是兒孫全都聚會。酒席將散時,他對李弼說:“我自己知道病好不了,所以想與大家訣別。你們不要悲傷哭泣,聽我的安排。我看著房玄齡、杜如晦平生勤苦,才能樹立門戶,但因不肖子孫全部廢毀。我這些子孫,現在全都託付給你。我的葬事完畢,你即遷入我的正室,撫養兒孫,嚴肅監察他們。凡有圖謀不軌,結交不正之人的,都先打死,然後上報。”此後便不再說別的話了。十二月,戊申(初三日),李勣去世。唐高宗得知死訊後,悲痛哭泣,出葬的時候,又到未央宮,登樓目送靈車痛哭。埋葬的地方起墳頭象徵陰山、鐵山、烏德鞬山,以表彰李勣破突厥、薛延陀的功勞。
李勣作為將領,有謀略,善於決斷;和人討論事情,能從善如流。打了勝仗,功勞歸於下屬,獲得的金帛等財物,全部分給將士,所以人人願出死力,戰無不勝。
他姐姐曾患病,李勣雖已任僕射,還親自為她煮粥,風向逆轉,燒焦了頭髮眉毛。他姐姐說:“僕人和婢妾不少,何必這樣自己吃苦!”李勣說:“不是沒有人使喚才這樣做的。看到姐姐年老,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長久為姐姐煮粥,辦得到嗎!”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九月,李勣初度遼,謂諸將曰”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九月,李勣初度遼,謂諸將曰”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