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帶翻譯及注釋加賞析三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帶翻譯及注釋加賞析三
秋浦歌
——李白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作者背景
見《靜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秋浦:在今安徽貴池西南,那裡有秋浦河。
緣:因為。
個:這樣的意思。
秋霜:形容頭髮像秋霜一樣的。
古詩今譯
白頭髮已經長到了三千丈長,因為憂愁才有這樣長。不知鏡子中的我啊,從哪裡來的滿頭秋霜。
名句賞析——“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詩人用極其誇張的手法,寫出自己內心深長的愁緒。前兩句出語天真,白髮竟然有“三千丈”那么長,在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如此誇張的描寫,卻把作者內心的愁苦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後兩句水到渠成,用“不知”兩字寫出一種驚奇和嘆惜,年華逝去的感慨得到深刻的抒發。“秋霜”兩字用語自然,但卻發人深思。如果不是仙才,根本作不出這樣的詩!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作者背景
見《靜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天門山:在今安徽當塗西南長江兩岸,東名博望山,西名梁山。兩山夾江而立,形似天門,故得名。
楚江:流經湖北宜昌縣至安徽蕪湖一帶的長江。因該地古時屬於楚國,所以詩人把流經這裡的長江叫做楚江。
回:轉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古詩今譯
楚江東來沖開天門奔騰澎湃,一路奔流的長江到此突然迴旋徘徊。天門山東西默然相對,一片白帆旭日東升的遠處駛來。
名句賞析——“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首詩前兩句用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雄奇壯觀和江水浩蕩奔流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中斷”,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險峻:“楚江開”,不令點明了山與水的關係,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碧”字明寫江水之色,暗寫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騰迴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走向。後兩句描繪出從兩岸青山夾縫中望過去的遠景,“相對”二字用得巧妙,使兩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結尾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一輪紅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個畫面明麗光艷,層次分明,從而祖國山川的雄偉壯麗畫卷展現出來。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鬱頓挫,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注詞釋義
官軍:唐王朝軍隊。
收:收復。
河南河北:泛指黃河以南以北地區,相當於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
劍外:劍門關之外,即今四川劍南一帶。
薊北:今河北省北部。當時為安、史叛軍根據地。
初聞:乍聽到。
涕淚:眼淚。
卻看:回頭看。
漫捲:胡亂地捲起。
縱酒:縱情飲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峽:在今重慶市東的嘉陵江上。
巫峽: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
襄陽:在今湖北襄樊。
古詩今譯
在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乍聽到止不住的淚水灑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兒沒有了愁容,胡亂收拾著詩書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裡引吭高歌且縱情飲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立即動身走巴峽穿巫峽,然後經襄陽而轉向那舊都洛陽。
名句賞析——“青春作伴好還鄉。”
這是杜甫52歲流落到梓州時被稱為生平第一首快詩的佳作。因安史之亂而漂泊到劍門之外已是第五個年頭,杜甫無時不期望著能夠平息叛亂,葉落歸根。突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喜極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傳”、“初聞”、“卻看”、“漫捲”、四個連續動作,把驚喜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而在“即從”、“穿”、“便下”、“向”這四個富有動感節奏的描述中,作者想像著自己仿佛已經穿過巴峽、巫峽,路過襄陽、洛陽,回到了夢寐以求的家鄉。後人說:此詩句句有喜悅意,一氣流注,而曲折盡情,絕無妝點,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當的評語。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背景
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絕句:古詩體裁中的一種。每首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
鳴:叫,啼叫。
含:包含,指從窗內可以看見的範圍。
西嶺: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嶺背積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千秋,形容時間很長。
泊:停船靠岸。
東吳:今江蘇、浙江兩省東部地區,古代屬於吳國。
古詩今譯
兩隻黃鸝啼鳴在翠綠柳枝間,一行白鷺飛上了湛藍的青天。視窗遠望見西嶺千年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萬里赴吳的航船。
名句賞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時一首如畫的詩作。全詩一句一景,由四幅獨立的景色描寫構成。前兩句以黃鸝和白鷺對舉,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和藍天的襯托下,黃鸝婉轉的鳴聲和白鷺輕盈的身影,顯得如此和諧而優美;句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和著鳥兒的聲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種活潑、輕快的節奏和韻律,充滿了動感。它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喜悅和歡快。後兩句寫積雪不化的遠山和乘風待發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萬里”賦予這些景色以宏大的氣勢,它顯示了身居斗室的詩人壯闊的胸懷,也顯示了詩人對自己前途的信心,因為那順江而下、穿三峽、過襄陽的萬里東吳之途,也正是詩人日夜嚮往的回鄉之路。
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作者背景
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作者背景。
注詞釋義
花卿:即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遠的部將,曾因平叛立功。卿是對男子的美稱。
錦城:指成都。成都旁有錦江,所以稱成都為錦城。
絲管:弦樂和管樂,此處泛指音樂。
紛紛:多而亂的樣子。這裡指看不見、摸不著的樂曲。
聞:聽到。
古詩今譯
錦成里日日飄蕩著美妙樂聲,一半江風吹散一半裊裊入雲。這悠揚曲調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間能夠幾回聽聞。
名句賞析——“半入江風半入雲。”
這首絕句是為贈送花敬定而作,內容是讚美花家所演奏的音樂。其中“半入江風半入雲”是點睛之句,它不但寫出了音樂從城中向空中、向郊外的瀰漫,寫出了花家音樂的繁盛,更以具體可感的形象描摹了抽象的音樂之美。那流淌不息的江水,江上柔媚的清風,以及裊裊婷婷的行雲,給人一種流暢、輕柔、悠揚的感覺,使人聯想起“行雲流水”、“響遏行雲”這樣的詞語,這些都加深了人們對所描寫的音樂的感受。後兩句感嘆這樣的音樂只應天上才有,人間難得一聽,直接給音樂以無可比擬的讚譽。整首詩圍繞音樂,或作具體形象的描述,或記述自己的遐想,有虛有實,巧妙地寫出了音樂的美妙動聽。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帶翻譯及注釋加賞析三0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帶翻譯及注釋加賞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