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人,唐宰相九齡弟九皋之後。父鹹,舉進士、賢良兩。浚四歲而孤,行直視端,無誑言,識者知為大。入太學,中進士第。靖康初,為太常簿。張邦昌僭立,逃入太學中。聞高宗即位,馳赴南京,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駕幸東南,後軍統制韓世忠所部逼逐諫臣墜水死,浚奏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
乘輿在揚州,浚言:“中原天下之根本,願下詔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咈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興元府。未行,擢禮部侍郎,高宗召諭曰:“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除御營使司參贊軍事。浚度金人必來攻而廟堂晏然殊不為備力言之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皆笑其過計。
建炎三年春,金人南侵,車駕幸錢塘,留朱勝非於吳門捍禦,以浚同節制軍馬,已而勝非召,浚獨留。時潰兵數萬,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會苗傅、劉正彥作亂,改元赦書至平江,浚命守臣湯東野秘不宣。未幾,傅等以檄來,浚慟哭,召東野及提點刑獄趙哲謀起兵討賊。
時傅等以承宣使張俊為秦鳳路總管,俊將萬人還,將卸兵而西。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純實可謀大事,急邀俊,握手語故,相持而泣,因告以將起兵問罪。時呂頤浩節制建業,劉光世領兵鎮江,浚遣人齎蠟書,約頤浩、光世以兵來會,而命俊分兵扼吳江。上疏請復辟。傅等謀除浚禮部尚書,命將所部詣行在,浚以大兵未集,未欲誦言討賊,乃托雲張俊驟回,人情震讋,不可不少留以撫其軍。
後因病而去,孝宗震悼,輟視朝,贈太保,後加贈太師,謚忠獻。
(節選自《宋史·張浚傳》,有刪改)
4.下列詞語中,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舉進士、賢良兩科科:科目、等第
B、識者知為大器 大器:能擔負重任的人
C、浚奏奪世忠觀察使 奪:爭奪
D、時乘輿在揚州 乘輿:皇帝
5.對於文中劃線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浚度金人必來攻/而廟堂晏然/殊不為備/力言之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皆笑其過計
B、浚度金人/必來攻/而廟堂晏然/殊不為備/力言之/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皆笑其過計
C、浚度金人必來攻/而廟堂晏然/殊不為備力/言之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皆笑其過計
D、浚度金人必來攻/而廟堂晏然/殊不為備力/言之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皆笑其過計
6、下列對文章內容敘述最為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浚富有才識。四歲就成為孤兒,行為端正,沒有謊言,認識的人認為他將成大器。進入太學,考中進士,靖康初年便任為太常簿。
 B、張浚認為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因此皇上拂逆宰相的意思,授任集英殿修撰、知興遠府。
 C、金人侵犯南方,皇帝到錢塘,留下朱勝非在吳門抗禦,讓張浚一同節制軍馬。後來朱勝非被召回,張浚單獨留下來。
D、苗傅等人打算授任張浚為禮部尚書,命他率領所部到行宮,張浚認為大兵未集,不打算宣稱討賊,於是托稱張俊驟回,人情震動,不可不滯留以招撫軍隊。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
(2)會苗傅、劉正彥作亂,改元赦書至平江,浚命守臣湯東野秘不宣。
參考答案
4、C解析:奪:奪去 
5、D 
 6、B解析:張浚違背了宰相的意願。
7、(1)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將要有所作為,正如想一飛沖天而無羽翼,你留下來輔助我吧。
(2)正好苗傅、劉正彥作亂,改元詔書到了平江,張浚命令守臣湯東野秘而不宣。
參考譯文:
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人。唐朝宰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後代。其父張鹹,考中進士、賢良兩科。張浚四歲就成為孤兒,行為端正,沒有謊言,認識的人認為他將成大器。進入太學,考中進士。靖康初年,任太常簿。張邦昌僭立為帝,他逃到太學中。聽說高宗即位,乘馬趕到南京,任樞密院編修官,改任虞部郎,升任殿中侍御史。皇帝到東南,後軍統制韓世忠部隊逼逐諫臣墜水而死,張浚上奏奪去韓世忠觀察使一職,上下才知有國法。升任侍御史。
當時皇帝在揚州,張浚說:“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拂逆宰相的意思,授任集英殿修撰、知興遠府。尚未出發,升任禮部侍郎,高宗召見對他說:“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將要有所作為,正如想一飛沖天而無羽翼,你留下來輔助我吧。”授任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張浚料想金人一定會來攻,而朝廷晏然,一點不作準備,極力向宰相建議,黃潛善、汪伯彥都笑他過慮。
建炎三年(1129)春天,金人侵犯南方,皇帝到錢塘,留下朱勝非在吳門抗禦,讓張浚一同節制軍馬。後來朱勝非被召回,張浚單獨留下來。當時潰兵數萬,所至之處剽掠不已,張浚招集平定下來。正好苗傅、劉正彥作亂,改元詔書到了平江,張浚命令守臣湯東野秘而不宣。不久,苗傅以檄書寄來,張浚痛哭,召東野及提點刑獄趙哲商量起兵討賊。
當時苗傅等人任命承宣使張俊為秦鳳路總管,張俊率領一萬多人返回,準備解甲而歸。張浚知道皇上對張俊很厚道,而張俊純樸實在可以共謀大事,急忙邀請張俊,握手暢敘舊情,相對而泣,於是告訴他打算起兵問罪。當時呂頤浩節制建業,劉光世領兵駐屯鎮江,張浚派人帶著蠟書,約請頤浩、光世率兵來會,而命張俊分兵扼守吳江。上疏請求復辟。苗傅等人打算授任張浚為禮部尚書,命他率領所部到行宮,張浚認為大兵未集,不打算宣稱討賊,於是托稱張俊驟回,人情震動,不可不滯留以招撫軍隊。
最後生病去世,孝宗悲悼,停止上朝,追贈太保,後加贈太師,諡號“忠獻”。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