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歷按畿輔、淮、揚,矯然有風裁。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萬曆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守諸府。以嚴為治,屬吏皆惴惴。按行關隘,增置敵樓①三百餘所,築邊牆萬餘丈。錄功,進右副都御史。中官馮保家在畿內,張居正屬為建坊,丕揚拒不應。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歸。
其冬大計京官,言路②希居正指劾之。詔起官時,調南京用。御史按陝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知府遣吏報御史,吏為虎噬。及再報,則居正已死,事乃解。起應天府尹。召拜大理卿,進戶部右侍郎。
十五年,河北大飢。丕揚鄉邑及鄰縣蒲城、同官至採石為食。丕揚傷之,進石數升於帝,因言:“今海內困加派,其窮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寬賦節用,罷額外徵派有諸不急務,損上益下,以培蒼生大命。”帝感其言,頗有所減罷。
尋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歸。召拜刑部尚書。丕揚以獄多滯囚,由公移③牽制。議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獄上刑部,次日即詳讞大理,大理審允,次日即還刑部,自是囚無淹系。尋奏,帝報從之。已,條上省刑省罰各三十二事。帝稱善,優詔褒納。自是刑獄大減。有內監sha6*人,逃匿禁中。丕揚奏捕,卒論戍。改左都御史。
丕揚以白首趨朝,非薦賢無以報國。先後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丕揚齒雖邁,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揚乞去不已,疏復二十餘上。既不得請,則於明年二月拜疏徑歸。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贈太保。天啟初,追謚恭介。
①敵樓:城牆上禦敵的城樓,即譙樓。②言路:言官。③公移: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的總稱。
(選自《明史•孫丕揚傳》)
4.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B. 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C. 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D. 隆慶中/擢大理丞/以嘗劾高拱拱門生/給事中程文誣劾丕揚/落職候勘/拱罷/事白起故官
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理,官名,掌刑法,北齊置大理卿,隋唐之後沿之,此處指大理寺。
B.畿輔,指京都附近的地區,畿指京畿,輔如漢代的三輔。
C.拜,有“授予官職”之意,在文中含有“升任”之意,文中類似的詞有擢、起、左、出、進等。
D.刑部,中國古代官居署名,六部之一,是主管刑法及獄訟事物的機構。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丕揚為官清正,關心民生。黃河以北發生饑荒,他建議皇帝減免那些額外的賦稅,減少官居方收益,增加百姓收益而保護百姓生性命。
B.孫丕揚治理嚴厲,善改弊垢。在保定各府做巡撫時,屬下官員多憚畏他;任刑部尚書時,他對刑部時,他對刑部、大理寺進行改革,改變了獄多滯囚的狀況。
C.孫丕揚品性剛正,不畏權貴。他明知馮保和張居正會對自己心生怨恨,也要拒絕張居正要他替馮保修建牌坊的要求。
D.孫丕揚剛而遭折,多受誣陷。他因為得罪高拱而受到誣陷,後又因得罪張居正而受到栽贓,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御史按陝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諷西安知府羅織其贓。(5分)
(2)先後推轂林居耆碩,帝雅意不用舊人,悉寢不報。(5分)
參考答案
4. B(解答此題要注意文言標誌性詞語。在本題中,抓住“大理卿”“高拱”“丕揚”“事”這些關鍵字即可斷句。)
5. C(“起”有兩個意思:一是第一次做官,二是重新起用。不含“升任”之意。“出、左”一般表示貶官)
6. D(“但都因皇帝信任得以保全”錯,按原文“事白,起故官”和“居正已死,事乃解”。)
7.(1)巡視陝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孫丕揚痛恨不已,暗地裡勸告西安知府誣陷孫丕揚貪污受賄。
(譯出大意給2分;“按”“憾”“諷”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先後舉薦隱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不答覆。
(譯出大意給2分;“推轂”“耆碩”“寢”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考中進士。他被提拔為御史。依次巡視京都附近、淮、揚等地,糾正過失雷厲風行。隆慶年間,被提拔為大理丞。因為曾經彈劾高拱,高拱的門徒給事中程文誣陷並彈劾孫丕揚,孫丕揚被革職等候查辦。高拱被罷免,事情水落石出,孫丕揚被起用任原官。
萬曆元年被提拔為右僉都御史,巡察保定各府。他採用嚴厲手段治理政事,下屬官吏都很恐懼。巡視關隘,增設禦敵的城樓三百多所,修築邊防牆一萬多丈。記載功勳,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馮保的家在京城附近,張居正囑咐孫丕揚替馮保修建牌坊,孫丕揚拒絕不答應。孫丕揚知道他們兩人一定會生氣,萬曆五年春天託病辭官回歸故里。
這年冬天大規模審核京官,言官們迎合張居正的意旨而彈劾孫丕揚。巡視陝西的御史,知道馮保等人對孫丕揚痛恨不已,暗地裡勸告西安知府誣陷孫丕揚貪污受賄。知府派遣官吏告知御史,官吏(途中)被老虎咬死了。等再派人去告知,張居正已經死了,事情於是才停止。孫丕揚起任應天府尹。朝廷下詔任命孫丕揚為大理卿,提拔他為戶部右侍郎。
萬曆十五年,黃河以北大鬧饑荒。孫丕揚的故鄉和鄰縣蒲城、同官的百姓到了採石作為食物的地步。孫丕揚感到哀傷,把數升石頭進獻給皇帝,趁機對皇帝說:“現在全國百姓被額外徵收的賦稅所困,貧窮的並非只有吃石頭的百姓。應該減輕賦稅節省開支,罷除那些額外的收稅派捐項目和不緊急的事務,減少官方收益而增加百姓的收益,來保護百姓性命。”皇帝被他的話感動,很多賦稅被減輕或罷除了。
不久,孫丕揚由左侍郎升為南京右都御史,因病辭歸。後來朝廷又把他召回任命他為刑部尚書。孫丕揚認為監獄裡滯留很多囚徒,是由於被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制約。商議刑部、大理寺各添置名冊,凡是案子呈上刑部,第二天就詳細呈報給大理寺,大理寺審核批准後,次日就反饋到刑部,從此沒有長期滯留的囚犯了。不久上奏朝廷,皇帝答覆說聽從這樣的建議。後來分條呈上減免肉刑、死刑和處罰的各三十二件事。皇帝稱好,用褒美的詔書來嘉許並採納了。從此刑部案子大大減少。有個宮內小臣殺了人,逃匿到帝王所居的宮內。孫丕揚上奏要求逮捕他,最終將其發配邊關。孫丕揚改任左都御史。
孫丕揚年老還去上朝,認為不是舉薦賢能之士就不能用來報效國家。先後舉薦隱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素來的意思是不任用舊臣,全擱置不答覆。雖然孫丕揚年邁,(但)皇帝推崇他年老持重品德高潔,更加優待他。可孫丕揚不停地乞求辭官,上書二十多次。他知道不能請求辭官退休後,便在第二年二月上奏章後直接回到了故鄉。在家居住兩年後去世,享年八十三歲。朝廷贈封孫丕揚為太保。天啟初年,孫丕揚被追贈“恭介”的諡號。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0
“孫丕揚,字叔孝,富平人”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