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於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云:‘匪兕①匪虎,率②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
 子貢出,顏回入見。孔子曰:“回,《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於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注釋】①兕:犀牛;②率:循,沿著。
1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中:切中
B、夫子蓋少貶焉貶:降低
C、不容何病病:生病
D、楚昭王興師迎孔子興:調動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孔子用於楚燕王拜送於庭
B、吾何為於此客何為者
C、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D、夫道之不修也行李之往來
13、請將Ⅰ卷文言文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於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
14、請用(/)給下面一段話斷句。(限6 處)(3分)
定 公 問 君使 臣 臣 事 君 如 之 何 孔 子 對 曰 君 使 臣 以 禮 臣 事 君 以 忠。
參考答案
11、C(病:擔心,擔憂)
12、D(A被,介詞/在,介詞;B因為,介詞/乾,動詞;C轉折,連詞/修飾,連詞;D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
三、(22分)
13、譯文:於是就共同調發役使將孔子圍困在野外。(“乃”“相與”各1分,大意1分,共3分)
14、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每對2處計1分,共3分)
參考譯文
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準備前往拜見回禮,陳國、蔡國的大夫們謀劃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指責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國被起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於是就共同調發役使將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沒法行路,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疲憊不堪,餓得站不起來。但孔子仍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很生氣,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 孔子說:“君子能固守窮困而不動搖,小人窮困就胡作非為了。”
子貢面有怒色。孔子說:“賜啊,你以為我是個博學強記的人嗎?”子貢說:“是。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啊。我做人能始終堅守一個根本原則。”
孔子知道弟子們有怨怒之心,就召見子路而詢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於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么淪落到這個地步?”子路說:“或許我們還沒有達到“仁”吧!所以別人不信任我們。或許我們還沒有達到‘智’吧!所以別人不實行我們的學說。” 孔子說:“有這些緣由嗎!仲由,我打比方給你聽,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還會有伯夷、叔齊(的遭遇)?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還會有王子比干(的遭遇)?”
子路出去,子貢進來見面。孔子說:“賜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於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淪落到這個地步?”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容得下您。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孔子說:“賜,優秀的農夫善於播種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收成,優秀的工匠擅長工藝技巧卻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範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人接受。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學說卻去追求被世人接受。賜,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
子貢出去,顏回進來見孔子。孔子說:“回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於奔命在空曠的原野。’我們的學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麼淪落到這個地步?”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宏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即使如此,老師推廣而實行它,不被容納擔心什麼?正是不被容納,然後才現出君子本色!老師的學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老師的學說已經宏大美好而不被採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不被容納擔心什麼?不被容納然後才現出君子本色!”孔子高興地笑道:“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假使你擁有許多財產,我給你當管家。”
於是孔子派子貢到楚國求救。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後得以脫身。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遷於蔡三歲,吳伐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