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禮,字大本,河南永寧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宋禮,字大本,河南永寧人。洪武中,以國子生擢山西按察司僉事。明永樂二年,以敏練,拜工部尚書。七年丁母憂①,詔留視事。九年命開會通河。
會通河者,元至元中,自東平安民山鑿河至臨清,引汶絕濟,屬之衛河,為轉漕道,名曰“會通”。然岸狹水淺,不任重載,故終元世海運為多。明初輸餉遼東、北平,亦專用海運。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絕安山湖,會通遂淤。永樂初,河海兼運。海運險遠多失亡,而河運則由江、淮達陽武,發山西、河南丁夫,陸挽百七十里入衛河,歷八遞運所,民苦其勞。於是命禮及都督周長往治之。
禮以會通之源,必資汶水。乃築堽城及戴村壩,橫亘五里,遏汶流,使無南入洸而北歸海。匯諸泉之水,盡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達臨清者十之六。南旺地勢高,決其水,南北皆注,所謂水脊也。因相地置閘,以時蓄泄。自分水北至臨清,地降九十尺,置閘十有七,而達於衛;南至沽頭,地降百十有六尺,置閘二十有一,而達於淮。凡發山東及徐州、應天、鎮江民三十萬,蠲②租一百一十萬石有奇,二十旬而工成。是年,帝復用工部侍郎張信言,復舊黃河道,以殺水勢,使河不病漕,命禮兼董之。八月還京師,論功第一,受上賞。
明年,以衛河水患,命禮往經畫。禮請自魏家灣開支河二,泄水入土河,復自德州西北開支河一,泄水入舊黃河,使至海豐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後為之。禮還言:“海運經歷險阻,每歲船輒損敗,有漂沒者。有司修補,迫於期限,多科派為民病,而船亦不堅。計海船一艘,用百人而運千石,其費可辦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運四千石。以此而論,利病較然。請撥鎮江、鳳陽、淮安、揚州及袞州糧,合百萬石,從河運給北京。”於是河運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罷海運。二十年禮以老疾免朝參,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於官。 (節選自《明史•宋禮傳》)
[注]①丁憂:遭逢父母喪事。舊制,父母死後,子女要守喪,三年內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應考。②蠲:除去,免除。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引汶絕濟 絕:截斷
B.屬之衛河 屬:連線(集中)
C.因相地置閘 相:互動
D.帝命俟秋成後為之 俟:等待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禮治河有方的一組是(3分)
①自東平安民山鑿河至臨清 ②乃築堽城及戴村壩,橫亘五里
③匯諸泉之水,盡出汶上④復舊黃河道,以殺水勢
⑤南旺地勢高,決其水,南北皆注 ⑥請自魏家灣開支河二,泄水入土河
A.①②⑤B.②③⑤C.③④⑥ D.①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宋禮主要從事水利工作,並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遭逢母親喪事,皇帝也不同意他回家守喪,最終他積勞成疾在工部處理公務時去世。
B.由於會通河淤滯,永樂初年,河海兼運。海運路途險遠物質易失,而河運要抽調壯丁,也周折勞頓,所以皇帝下決心治理會通河。
C.要治理會通河,宋禮認為首先要解決會通河水源補給問題,他採用築壩的方法,引汶(水)入衛(河)。宋禮因治水有功,受到皇帝表彰。
D.宋禮認為海運勞民傷財,上言請求改用河運。會通河、衛河修浚後,河運昌盛,可運輸大量物資。永樂十三年,海運終止。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然岸狹水淺,不任重載,故終元世海運為多。(5分)
(2)有司修補,迫於期限,多科派為民病,而船亦不堅。(5分)
參考答案:
4.C(“相”是“察看”之意。)
5.B(B項中②③⑤句均能表明宋禮治河有方,符合題乾要求。①句是解說會通河在元朝從東平安民山開挖河道至臨清的前情,故AD項不可選;④句治河之方是工部侍郎張信的建議,⑥句雖也表明宋禮治河有方,但與④句編組,故C項不可選。)
6.A(A項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誤,原文說“二十年禮以老疾免朝參,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於官”,“卒於官”相當於“卒於官任”,是說他擔任工部尚書之職未退休就去世了,選項中“最終他積勞成疾在工部處理公務時去世”的“積勞成疾”和“在工部”,於原文無據,且有悖於文中“以老疾免朝參,有奏事令侍郎代”之意。)
7.(10分)(1)(5分)然而河岸狹窄水淺,不能承受重載船隻,所以直到元朝滅亡海運都比漕運多。(5分,翻譯出大意給2分,譯出“任”“終 ”“世 ”分別給1分。)
(2)(5分)有關官員負責修補,但迫於時間限定,增多攤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隻也都不夠堅固。(4分,翻譯出大意給2分,譯出“有司”“科派 ”“病”分別給1分。)
【參考譯文】
宋禮,字大本,河南永寧人。洪武年間,以國子監生身份被提拔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永樂二年,因(辦事)機敏幹練,被任命為工部尚書。永樂七年遭逢母親喪事,但是皇帝下詔讓他留任處理政務。永樂九年皇帝命令開修會通河。
所謂會通河,是元朝至元年間,從東平安民山開挖河道至臨清,引汶水並截斷濟水,連線(集中)到衛河,形成轉運漕糧的河道,名叫“會通”。然而河岸狹窄水淺,不能承受重載船隻,所以直到元朝滅亡海運要比漕運多。明朝初年運輸糧餉到遼東、北平,也專用海運。洪武二十四年,黃河在原武決口,斷絕了安山湖水流,會通於是淤滯。永樂初年,河運海運並行。海運艱險遙遠物資多有失亡,而河運則從長江、淮河到達陽武,徵調山西、河南的民夫,沿岸牽引一百七十里入衛河,經過八個遞運所,百姓覺得非常辛苦。於是命令宋禮和都督周長前往治理會通河。
宋禮認為會通河的水源,必須依靠汶水(輸送)。於是在堽城和戴村築壩,橫亘五里,遏止汶水的流向,使汶水不向南流入洸水而向北流入大海。又匯集幾處泉流,都從汶上流出,到達南旺後,又分為二道水流,十分之四的流水向南連線徐、沛,十分之六的流水向北到達臨清。南旺地勢高,開口引水,往南往北都注入水流,就稱作水脊。藉此觀察合適的地方設定水閘,根據天時節令蓄水放水。從這裡分水北邊到達臨清,地勢降低了九十尺,設定水閘十七處,而後到達衛河;向南到達沽頭時,地勢降低了一百一十六尺,設定水閘二十一處,而後到達淮河。總共派遣山東及徐州、應天、鎮江民工三十萬,免除租稅一百一十萬石有餘,二百天疏浚工程完成。這一年,皇帝又採用工部侍郎張信的建議,恢復黃河舊河河道,用來削減水勢,使黃河不再危害漕糧運輸,命令宋禮同時監管這項工程。八月回到京師,評論功勞屬於第一,受到上等獎賞。
第二年,因為衛河水患,皇帝命令宋禮前往籌劃治理。宋禮請從魏家灣開挖支河兩條,泄水放入土河,又從德州西北開挖支河一條,泄水放入舊黃河河道,讓水流從海豐大沽河入海。皇帝命令等到秋收後開工。宋禮還提出:“海運經過艱難險阻,每年船隻往往損毀,有的還漂失沉沒。有關官員負責修補,但迫於時間限定,增多攤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隻也都不夠堅固。統計海船一艘,用一百人運一千石,這筆費用可以辦理河船裝載二百石的二十艘,每船用十個人,可以運載四千石。據此分析,利弊很明顯。請調撥鎮江、鳳陽、淮安、揚州及袞州糧,合計一百萬石,從河運供應北京。”於是河運得到極大便利,漕糧運輸越來越多。永樂十三年終於停止了海運。永樂二十年宋禮因為衰老患疾被免除了早朝參拜,有事奏請可讓侍郎代辦。永樂二十年七月死在官任上。
8.運用了擬人的手法(1分), “雲容山意商量雪”描繪出烏雲堆積山頭,醞釀著一場大雪(雪意正濃、晚來天欲雪)的景象,“柳眼桃腮領略春”形象地描繪出桃紅柳綠、春回大地的景象(詩意解說1分)。(學生答“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或“眼前的彤雲密布與想像中春回大地的美景互相映襯”併合理分析也可)彤雲密布襯托出詩人飄泊羈旅的艱辛和前路難測的憂慮;“柳眼桃腮”則用旖旎春光象徵詩人對未來的希望,表達了詩人長期貶謫之後被重新起用的喜悅心情。[情感2分,其中分號前後各1分,加點詞語(或近義詞)答出任意一個即可]
9.頷聯以景襯情,“爆竹”渲染了節日的氣氛,“殘燈”“永夜”又刻畫出環境的淒涼,表現了作者長夜難眠的孤單寂寞和濃濃鄉愁。(或答“用爆竹聲聲的熱鬧反襯自己獨守殘燈、長夜難眠的孤獨寂寞”)(2分)尾聯展開想像(或答“從對方落筆”“虛寫”),不說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說兒女們在“圍爐”時念叨自己,把思鄉之情表達得更加生動真切。(2分)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