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超,薛收之子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薛元超,薛收之子也。元超早孤,九歲襲爵汾陰男。及長,好學,善屬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剌王女和靜縣主,累授太子舍人,預撰《晉書》。高宗即位,擢拜給事中,時年二十六。數上書陳君臣政體及時事得失,高宗皆嘉納之。俄轉中書舍人,加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中書省有一盤石,初,道衡為內史侍郎,嘗踞而草制,元超每見此石,未嘗不泫然流涕。
永徵五年,丁母憂解。明年,起授黃門侍郎,兼檢校太子左庶子。元超既擅文辭,兼好引寒俊,嘗表薦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義方、孟利貞等十餘人,由是時論稱美。後以疾出為饒州刺史。三年,拜東台侍郎。右相李義府以罪配流嵩州,舊制,流人禁乘馬,元超奏請給之,坐貶為簡州刺史。歲余,西台侍郎上官儀伏誅,又坐與文章款密,配流嵩州。上元初,遇赦還,拜正諫大夫。三年,遷中書侍郎,尋同中書門下三品。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時元超特承恩遇,常召入與諸王同預私宴。又重其文學政理之才,曾謂元超日:“長得卿在中書,固不藉多人也。”永隆二年,拜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幸東都,太子於京師監國,因留元超以侍太子。帝臨行謂元超日:“朕之留卿,如去一臂。但吾子未閒庶務。關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於是元超表薦鄭祖玄、鄧玄挺、崔融為崇文館學士。又數上疏諫太子,高宗知而稱善,遣使慰諭,賜物百段。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加金紫光祿大夫,聽致仕。其年冬卒,年六十二。贈光祿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文集四十卷。子曜,亦以文學知名,聖歷中,修《三教珠英》,官至正諫大夫。
(節選自《舊唐書·薛元超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B.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C.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D.時高宗幸溫泉校獵/諸蕃酋長亦持弓矢而從/元超以為既非族類/深可為虞/上疏切諫/帝納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襲爵,繼承爵位。按規定,第一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爵位;其餘繼承人減三等襲爵。
B.草制,草擬制書。制是皇帝的命令,制書是用以頒布皇帝重要法制命令的專用文書。
C.丁母憂,遭逢父母喪事。父母死後,子女要為父母守喪,一般三年,官員還需要辭官。
D.陪葬,臣子或妻妾的靈柩葬在皇帝或丈夫墳墓的近旁。文中的“陪葬”指一種恩寵。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薛元超好學,擅長寫文章。太宗很看重他,讓他參與修撰《晉書》;高宗即位以後,讓他兼任修國史的工作。
B.薛元超受到人們的稱頌。一是因為他擅長文辭;二是因為他喜歡引薦寒門才俊,曾經上表舉薦過十幾個人。
C.薛元超一生數遭流貶。先因與上官儀有文字之交,受到牽累;後又上疏進諫,為李義府請求馬匹代步而被貶。
D.薛元超很為唐高宗所寵信。他經常被召入宮中參加唐高宗與諸王的私宴;高宗到東都,讓他留下輔佐太子。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數上書陳君臣政體及時事得失,高宗皆嘉納之。
(2)但吾子未閒庶務,關西之事,悉以委卿。所寄既深,不得默爾。
參考答案
4 D
5 C (丁母憂,是遭遇母親喪事。)
6 C (時間錯位,上疏進諫在先。)
7(1)(薛元超)多次上書陳述君臣政體和時政得失,高宗都讚許並採納。
(補主語、“數”“嘉”“納”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2)只是我的兒子不熟悉政務,關西的事情,都把它託付給你了。我對你寄予的希望已經很深,你不能默不作聲呀。
(“閒”“庶務”“委”“默”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5分。)
參考譯文:
薛元超是薛收的兒子。元超早年喪父,九歲襲爵汾陰男。長大以後,好學善於作文章。太宗非常器重他,叫他娶巢剌王的女兒和靜縣主為妻,多次升遷授任為太子舍人,參預修撰《晉書》。高宗即位,升任給事中,這年二十六歲。薛元超多次上書陳述君臣政體和時政得失,高宗都讚許並採納。不久轉任中書舍人,加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中書省有一塊盤石,當初薛道衡任內史侍郎,曾坐在石頭上草擬制書,薛元超每次見到此石,總是泫然流淚。
永徽五年,為母親守喪解職,第二年,喪期未滿就起用為黃門侍郎,兼檢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擅長文辭,又喜好引進寒門有才能的人士,曾經上表舉薦任希古、高智周、郭正一、王義方、孟利貞等十多人,由此被輿論讚美。後來因病離京任饒州刺史。三年,授為東台侍郎。右相李義府因為獲罪被發配流放到巂州,按照舊制,被流放的人不許乘馬,薛元超上奏請求給他馬騎,因此獲罪貶任簡州刺史。一年以後,西台侍郎上官儀被殺,薛元超又因和他有文章往來關係密切,被發配流放到巂州。上元初年,遇赦回來,拜授正諫大夫。三年,升任中書侍郎,不久被提升為同中書門下三品。當時高宗駕幸溫泉打獵,諸番酋長也都拿著弓箭跟從。薛元超以為既然不是同一族類,很叫人擔憂,上疏竭力諫阻,高宗採納了。當時薛元超特別受到高宗恩遇,時常召入和諸王一同出席私家宴會。高宗又看重他文學政治的才能,曾對薛元超說:“長期有卿在中書省,就不依靠更多的人了。”永隆二年,授任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高宗臨幸東都,太子在京師監國,就留薛元超隨侍太子。高宗臨行時對薛元超說:“朕留下卿,好像失去一隻手臂。只是我的兒子不熟悉政務,關西的事情,都把它託付給你了。我對你寄予的希望已經很深,你不能默不作聲。”於是薛元超上表推薦鄭祖玄、鄧玄挺、崔融為崇文館學士。又多次上疏勸諫太子,高宗知道了說好,派使者慰問,賜物一百段。弘道元年,薛元超因病要求退休,朝廷加授金紫光祿大夫,準許退休。這一年冬天薛元超逝世,享年六十二歲,追贈光祿大夫、秦州都督,陪葬乾陵。薛元超有文集四十卷。兒子薛曜,也以文學聞名,聖歷年間,修撰《三教珠英》,官做到正諫大夫。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