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問仁》原文注釋翻譯及評析

 孟武伯問仁
 《論語·公冶長篇》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釋】①孟武伯:魯國大夫。②由:子路。③賦:軍賦,這裡實指軍政事務。④求:即冉求。⑤邑: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及其周圍的土地。分公邑和采邑兩種。這裡指公邑。⑥家:卿大夫的采邑。百乘之家,相當於後來的一個縣。⑦宰:古代縣、邑的行政長官和卿大夫的家臣都叫宰。⑧赤:孔子學生公西赤,字子華。⑨束帶:束著冠帶,指穿著禮服。⑩賓客:指外國使節。
【譯文】孟武伯問道:“子路仁嗎?”孔子說:“不知道。”孟武伯又繼續問。孔子說:“仲由這個人,在一個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負責軍政事務,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冉求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在有一千戶人口的城鎮或有一百輛兵車的家族,可以讓他擔任總管,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公西赤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公西赤這個人,穿上禮服,立於朝廷之上,可以讓他接待外賓,不知道他是否有仁德。”
【評析】這段文字記載的是孔子與魯國大夫孟武伯的對話。對話的內容是孟武伯向孔子詢問他的三個弟子——子路、冉求、公西赤是否做到了“仁”。孔子卻答非所問,只是較詳細地介紹了這幾個弟子的才能,即他們分別能夠勝任什麼樣的職務,對是否做到“仁”的問題卻避而不談,一律用“不知其仁也”來搪塞。孔子非常了解這幾個弟子的志向和才能,他的回答與他們的人生理想是一致的。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子路說,一個擁有千乘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他只需要三年的時間,就可以把這個國家治理好,使這個國家的人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冉求說,一個國土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家,他用三年的時間,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公西赤說,他能力有限,不敢說自己能做到什麼,只能做點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在諸侯會盟及朝見天子的時候,他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這是公西赤自謙的說法,孔子認為他才德出眾,可以勝任大司儀官。這幾個弟子的志向和才能,在“孟武伯問仁”中得到了印證。這充分說明,孔子對自己的弟子是了如指掌的。
但是,對這三個弟子“仁不仁”的問題,孔子為什麼一問“三不知”呢?莫非他對自己的弟子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嗎?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畢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認為仁道廣大無邊,不可輕易達到,所以當孟武伯問:“子路仁嗎?”他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孟武伯認為,對弟子的了解,莫過於老師,子路仁不仁,孔子怎么會不知道呢?所以他又繼續追問,得到的卻是“三不知”的回答。在孔子看來,“仁”,一定要合乎天理,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雜念;而且要始終如一,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人的志趣和才能是外在的,一個人內心是否純正,憑外在的東西是不能輕率判斷的。所以孔子客觀地評價這三個弟子的才能,對“仁不仁”卻不妄下結論。他這樣回答,暗含勉勵弟子之意:有志於求仁,就要時常省察自己的內心。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的“三不知”,體現了這種實事求是的嚴謹作風。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孟武伯問仁》原文注釋翻譯及評析0
《孟武伯問仁》原文注釋翻譯及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