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醒心亭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醒心亭記
曾 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相環,雲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云。噫!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以寄意於此也
若公之賢,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後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曆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1.下列句子中對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 直:徑直
 B.以見夫群山之相環,雲煙之相滋 滋:滋擾
 C.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 憾:怨恨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隅:角落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草樹眾而泉石嘉 ②則其心洒然而醒
 B.①而名之以見其實 ②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
 C.①泉水之涯②曠野之無窮
 D.①則必即豐樂以飲 ②則必即醒心而望
3.以下句子分別編成四組,全部表現“公之樂”的一組是( )
 ①則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 ④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則凡同游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 ⑥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本文寫歐陽修以“醒心”名亭,而曾鞏為之作記,並與歐陽修的文章《豐樂亭記》巧妙地聯繫在一起,以“醒”貫穿全篇。
 B.本文雖為記,卻主要圍繞歐陽修的“醉”“樂”“醒”展開議論,議論長於記敘。
 C.作者指出歐陽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實質,“樂”則是體現,而這種“樂”就在於“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樂。
 D.正如韓愈詩所說:“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歐陽修築亭題名的含意就是為了使人在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5.翻譯下面的句子。(9分)
 (1)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3分)
 譯文:
 (2)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3分)
 譯文:
 (3)則凡同游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3分)
參考答案
1.B(滋:滋生、蔓延。)
2.D(連詞,就。A項①表並列關係;②表修飾關係。B項①表目的連詞,來;②介詞,憑藉。C項①結構助詞,的;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B(①“其心洒然而醒”是“樂”的實質;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 可知這不是“公之樂”; ③④由“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均是“公之樂”; ⑤寫同游者的“喜”與“幸”; ⑥ 是寫“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的人)
4. C(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可知)
5.(1)有人喝醉並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觀望風景。(3分,翻譯對關鍵字“或”“即”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2)邊遠地區的人、鳥和獸、草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3分,翻譯對關鍵字“夷狄”“宜”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夷狄”譯成“少數民族”也對。)(3)那么凡是與他在這裡同游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和幸運嗎?(3分,翻譯對“同游於此”和“其可”各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
二:
20.本文作者是曾鞏,他和韓子、歐陽公等人在文學史上被稱為“_______”。(1分)
21.在本文的第②段中,能與《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相呼應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第②中畫橫線的句子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________。(1分)
23.下列句子分別編成四組,全部都表現“公之樂”的一組是( )(2分)
①則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 ②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③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 ④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 ⑤則凡同游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⑥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24.根據文章內容,說說你對歐陽公為人做官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六)、(8分)
20、(1分)唐宋八大家
21、(1分)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
22、(1分)耳目一新
23、(2分)C( ①“其心洒然而醒”是“樂”的實質;②由“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 可知這不是“公之樂”; ③④由“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樂也。”可知均是“公之樂”; ⑤寫同游者的“喜”與“幸”; ⑥ 是寫“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的人)
24、(3分)提示:為人,歐陽修是一個與民同樂、豪放灑脫的人;為官,歐陽修是一個遠在“江湖”憂其君(憂國憂民)的好官。(可適當聯繫文章內容來說。寫對一點的2分,寫對兩點的3分)
【譯文】
在滁州的西南方,泉水的旁邊,歐陽修出任知州的第二年,建築涼亭叫“豐樂亭”,自己寫了一篇《豐樂亭記》,來說明豐樂亭名稱的由來。之後又在僅離豐樂亭東邊幾百步的地方,找到山勢高的地方,建築涼亭叫“醒心亭”,並且請我為它寫一篇記。
只要歐陽修和賓客來遊玩,一定會到豐樂亭飲酒。有時候,遊人喝醉並且勞累了,就一定會到醒心亭眺望山水,看到那群山環繞,白雲山嵐水氣滋生蔓延,一望無際的曠野,花草樹木茂盛,山泉岩石秀美,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他們的心也因驚奇而醒來,甚至久留而忘了回去。所以根據這樣的事為它取名“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
雖然如此,歐陽修的快樂,我能形容。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求學的人都賢德有才能,邊遠夷族鳥獸草木生長都適當合宜,這才是歐陽修的快樂。而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邊,難道是歐陽公的快樂嗎?這其實是歐陽修用來在這裡寄寓他的理想呀。像歐陽修公賢德,韓愈死後的數百年才有。現在與他同游的賓客都還不知道歐陽修的難得。以後的百千年,有人仰慕歐陽公的為人,來參觀他的遺蹟,想要見他一面,卻因沒辦法再見到而感慨不已,然後才知道歐陽修的難得。所以凡是與他在這裡同游的人,難道可以不感到歡喜、幸運嗎?而我曾鞏又可以憑藉這篇文章依託在歐陽修的文章之後揚名,難道不是高興和幸運的事嗎?宋仁宗慶曆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文學常識]:曾鞏(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豐(今屬江西)人。嘉家祐進士,曾奉召編校史館書籍,官至中書舍人。為文平易暢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理解]:在文中作者寫了兩個“善”:歐陽修建亭建得好,可以讓遊人在山水美景中樂而忘返;亭名取得好,“醒心”二字合乎造亭者的初衷。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曾鞏《醒心亭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曾鞏《醒心亭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