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①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②,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③;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梁惠王上》
【注釋】 ①莫強:沒有比它更強的。②比:替,為;一:全,都;灑:洗刷。全句說,希望為全體的死難者洗恨雪恥。③易耨:及時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
(1)結合選段內容,談談孟子對戰爭的看法。(2分)
(2)簡析孟子提出了哪些具體的仁政措施,目的各是什麼?(4分)
(3)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面對梁惠王的疑惑,孟子直截了當的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張。其實還是不外乎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問題。
B.在物質生產方面,包括三項內容:一是刑罰,二是薄賦稅,三是深耕易耨。雖然省刑罰屬於法治,薄賦稅屬於財政,深耕易耨才屬於農業生產。
C.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主要還是教育問題,不過,在儒家政治的教育中,文化知識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二位的,德育是第二位的,所以孟子在這裡依然強調的是“孝、悌、忠、信”。
D.孟子認為,只要這兩手都抓住了,國無論大小都可以發展壯大。小國可以打敗大國,弱國可以戰勝強國。因為,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
(4)結合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仁者無敵”的理解。(3分)
參考答案
(1)孟子反對為了滿足國君開拓疆土和報仇雪恥的私慾而“陷溺其民”的戰爭,他認為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救民,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2分)
(2)在物質生產方面,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減輕刑罰,二是少收賦稅,三是深耕細作,及時除草。目的是為了發展生產、“養民”。(2分)在教化方面,主要是強調“孝悌忠信”的教育。目的在於“教民”。這樣施行仁政,就可以無敵於天下。(2分)
(3)C德育是第一位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識還是第二位的。
(4)孟子這一觀點,在戰國動亂時期,有積極意義。當今時代,“孝悌忠信”雖有新的內容,但仍應是傳統美德,要發揚光大。
【參考譯文】
惠王說:“晉國曾一度在天下稱強,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這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都死掉了;西邊喪失了七百里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怎樣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只要有方圓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
“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