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風車的故事教學設計

課文《做風車的故事》出自三年級上冊語文書,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三百多年前,英國有位大科學家叫牛頓。牛頓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tíng)里。他在國小念書的時候,特別喜歡做手工。奶奶給他的零用錢,他總是攢起來買鋸,買斧頭,買鑿(záo)子。他整天忙著做手工,學習成績(jì)不怎么好。
有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看見村子旁邊正在安裝磨麵的風車。他停下來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後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風車裝好了,牛頓幫奶奶背著一口袋麥(mài)子去磨麵,只見風車帶動石磨,白花花的麵粉從石磨周圍撒下來。牛頓說:“奶奶,回去我也要做一個。”
每天放學回家,牛頓就鑽進屋子丁丁當當地忙個不停。過了些日子,一架小小的風車果然做成了,用扇子一扇,風車就吱(zhī)吱地轉起來。奶奶說:“你的風車能磨麵嗎?”牛頓天真地說:“能。”奶奶笑了。
第二天上學,牛頓把他那小小的風車帶去,擺在課桌上。同學們都圍上來看。牛頓得意地轉著風車,大家誇獎他做得好。正在這時候,同班的卡特大聲說:“牛頓,風車為什麼會轉,你能講出道理來嗎?”
“道理?”牛頓從沒想過,做手工還要懂得道理。卡特看牛頓發愣了,笑著說:“講不出道理來,光會做有什麼稀罕(hǎn)呢?真可笑!”同學中也迸(bèng)發出一陣笑聲。不知被誰一推,那架小風車掉在地上摔壞了。
牛頓羞得滿臉通紅。他撿起摔壞的風車,心裡難受極了,但是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憤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麼,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為出風國為什麼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後,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學習目標】
1通過學習,使了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著“喜歡乾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建議】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後,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為什麼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著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著“喜歡乾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後練習朗讀。
二、范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麼?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後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乾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並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麼?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後,牛頓為什麼心裡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做風車的故事教學設計0
做風車的故事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