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教學設計

課文《遊子吟》出自國小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教材簡說】
《遊子吟》一首詩是我國唐代詩人孟郊所作。這首詩語言質樸簡潔、感情細膩深厚,通俗易懂,歷來被人們所廣泛傳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豐富古詩積累。了解詩歌大意,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慈母的孝心,感受詩人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
【學習目標】
1、 理解詩意,能說詩句的意思,想像畫面,體會感情。
2、 能感情朗誦,背誦並默寫古詩。
【教學方案一】
一、感情導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琅琅上口的獨特藝術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
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 學習古詩前,讓我們一起來回憶學習的方法。
2、 出示學法:
(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採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採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於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3、小結:我們欣賞詩的語言美、意境深刻,就必須學會運用這四種自學方法來讀通、讀懂古詩。
三、新授
1、 知詩人,解詩題。
(1) 齊讀詩題。
(2) 根據預習的情況對古詩質疑。
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3) 范讀詩文。
(4) 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2、 解字詞,悟詩意。
(1) 回憶學習方法。(拆、釋、理、補連)
(2) 自學一~四行詩句。
A學生用“拆、釋、理、補連”的方法進行自學。
B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C質疑。
(3) 反覆誦讀加深理解,並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像畫面。
(4) 感情誦讀,小組讀、賽讀、評讀。
(5) 遷移學法,自學五、六行詩句。
A小組交流自學。
B學生匯報。
理解兩行詩句的含義,再說說抓住哪些關鍵字來理解?
C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出母親關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感受?
品讀五、六行詩句。(賽讀、評度、小組讀)
3、 連句意、明詩意。
(1) 邊誦讀,邊把詩句意思串聯起來。
(2) 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詩意。
4、 想詩境、悟詩情。
反覆吟誦,邊讀邊展開想像,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讚頌。
5、 誦詩文、入意境。
6、 感情背誦。
三、想像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製衣服的情景,用自己的話說說。
【教學方案二】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5-6分)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麼?(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預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願孩子遠行平安,並希望早日歸來。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引出——《遊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後,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寫就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二、節奏朗讀,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詩,指導朗讀,初步導出學生的感情。(用反覆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預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fa6*情感——(7分)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讀,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直接向參考書尋求答案)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說說你的理解,並告訴老師你是藉助什麼來理解的?
(藉助:參考資料、圖畫、想像、以前的舊知識……)
(2)、最後一句話最難以理解。
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麼?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裡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後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母親這份慈愛與關切,真不是我們微小的心意所能報答的。——誰說那些綠茵茵的小草,就能報答太陽母親的光輝呢?
四、情讀體驗,深入悟情——(10分)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於對兒女的愛牽動著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製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們就會油然地對這位母親產生一種崇敬的感情,請你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預案:一位“慈祥”的母親、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一位“關心孩子”的母親……)
表達了她的一種怎樣的感情?
(預案:把自己對兒女的愛心與關切全部融入了一針一線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團圓;遊子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顆母親的愛心……)
師述:是啊,可憐天下父母心,古代吳越民間有一種風俗,家中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要為他做衣服,針線一定要縫得細密,這樣出門人才會早早歸來。你能再來有感情地朗讀文章中的前四句古詩嗎?
師述: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假如你明天就要遠行,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是孟郊,穿著母親為你連夜趕製的衣服……你會怎樣想?
(預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是啊,母愛難忘,母情難捨,請你再來讀一讀最後兩句詩。(讀出一種深情而感激的語氣來。)
五、嘗試實踐,延續情感——(6分)
(1)、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同學們,現在就以您的筆,寫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板書“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再聽剛才的音樂,進入情境後,嘗試書寫)
(2)、寫好一段話,交流這段話。
六、評價交流,深化情感——(6)
1、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簡要評價。
2、在課後可繼續學習另外的一首古詩《遊子吟》。
【教學方案三】
一、複習回顧方法
1、首先我們來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古詩《泊船瓜洲》,背誦並口述詩義。
2、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學習這首古詩的?
(我們是按照解詩題→知詩人→明詩義→悟詩情這樣的順序來學習的)
3、(小結):今天我們仍然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學習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古詩《遊子吟》,同時我們還要欣賞一首非常有名的描寫母愛的詩篇,同時進行即興創作。
二、教學《遊子吟》
1、整首詩,自由練讀,自悟情感,並指名讀,使學生對詩歌有一個整體的感受。
2、小組學這首詩。
3、小組合作,學習利用工具書,課文注釋及所查資料,按照解詩題→知詩人→明詩義→悟詩情的順序學習本首詩,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交流討論。
(1)解詩題:
吟:就是吟誦,吟詠的意思〖你正在瀏覽《老百曉線上》提供的文章〗
教師補充並出示課件:吟是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我們還學過相關題材的詩,有:《暮江吟》《石灰吟》等詩。
(學生匯報)遊子吟:就是出門遠行的人的吟誦、吟詠。
(2)知詩人:學習根據所查資料介紹孟郊
孟郊(751-814) 字東野,唐代詩人.曾任溧陽縣尉、協律郎。一生窮困潦倒,但性格耿直,不同流合污。孟郊的詩多是傾訴窮愁孤苦之作。
教師補充: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長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窮困潦倒的人來說是彌足珍貴的,也是最值得回憶的,因此了解作者的生世對理解本詩有一定的幫助。
(3)明詩義:
慈母手中拿著針線,正給準備外出的兒子縫製衣服.母親擔心兒子走後遲遲回不來,就把衣服的針腳縫得密密的,使它更結實更耐穿一些.正像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一樣,兒子怎能報答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
(4)悟詩情:配樂吟詠古詩,聽flash音樂→燭光里的媽媽、學生感悟詩情。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再次吟詠本詩。
(5):我欣賞:
同學們在課前預習時收集了許多古今中外吟詠母愛的詩歌,接下來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課件出示這些詩歌,包括《獻給母親的詩》《母愛,震撼人心》《致母親》《母愛》《懷念您》等詩)指名同學朗誦,比較《遊子吟》與這些詩歌在表達手法上的不同之處:
①《遊子吟》這首詩語言非常精煉,讀來上口、容易背會
②《遊子吟》抓住了母親給遊子縫衣這個細節,從這一細節中流露出母親與遊子之間那份純真的感情。
③這首詩不像其它的現代詩歌那樣;不斷的抒發感情,而只以一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道出了母愛的無法回報。
背一背古詩:
(6)我創作:(播放《懂你》的flash音樂,同學們看著課本的插圖寫下自己最想對母親說的話,可選用古體詩的形式,也可以用現代詩的形式進行創作。
三、課後延伸:
1、背誦古詩與詩義。
2、完成課中沒有完成的詩歌創作。
3、為母親做一件事,感謝母親。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遊子吟教學設計0
遊子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