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下)-後記

讀者拿到這本書,不免會有些奇怪:篇幅不大,又是部文學作品,何以要這么多譯者合譯?頗有點史無前例的樣子.這話不錯.這正是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遺蹟.
時間要推回到十八年前的1976年去.文化大革命已進入第十個年頭,不僅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文化領域也同樣一塌糊塗.書荒嚴重,大人小孩都無書可讀.於是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出版尼.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並約請黑龍江大學俄語系翻譯組從俄文原版翻譯此書.
當時我正在那個組工作.大家閒了那么些年,如今有活兒乾,當然都很高興.但是那個年頭,知識分子還都戴著臭老九的帽子,由哪一個人或少數人來承擔這項工作,顯然有悖於團隊精神精神,所以決定全組十名成員都參加.單有團隊精神還不夠,知識分子還必須與工農兵相結合.於是又分出幾頁來,請工農兵學員譯.工農兵學員也要發揚團隊精神精神,一起討論,一起譯那幾頁東西.儘管如此,交來的譯稿仍不能用,只好擱置一邊,另起爐灶.不過出版時把工農兵學員帶上,用了一個很長的署名,叫黑龍江大學俄語系翻譯組和俄語系72級工農兵學員合譯,算是完成了結合.
這次再版情況不同了,工農兵學員似乎不必再掛名,集體署名也不再必要.況且當今大家都講究個著作權署名權什麼的,也不好虧待了誰.乾脆如實反映當時的情況,把各人所做的工作都說清楚,還歷史本來面目.這樣,就出現了那么多人都署上名的事.
一部文學作品由那么多人來合譯,我現在不認為是適宜的.不過平心而論,當時不得已而為之的這種做法,倒也並非一無可取之處.在合作得很好的情況下,相互切磋,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對提高譯文的質量還是會有所幫助的.不過事情既已過去,今後又不打算再這么做,不說也罷.
當時翻譯中碰到的另一個問題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個人寫的.說它好也罷,不好也罷,全書是統一的風格,尼.奧斯特洛夫斯基一個人的風格.如今十個人譯,哪怕個個都是高手,各人總還有自己遣詞造句的習慣,譯文風格弄得五花八門總不是個辦法.怎樣使全書譯文的風格一致起來?當時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開譯之前拿出一節來,人人都譯,然後傳閱討論,看譯文有什麼差異,再商量出一個大家都覺得比較恰當.比較符合原文風格的標準,以後分譯的時候,儘量擺脫個人的好惡,努力朝這個標準看齊.二是初稿譯出來之後,來一道互校,把自己認為在理解上.風格上.譯名上.體例上需要商榷.需要統一的地方都提出來,供以後加工時參考.三是確定三名同志從頭至尾對全書譯文進行一校.二校.三校.一校側重把正確理解原文的關,兼顧其他;二校側重把妥善表達原文的關,兼顧其他;三校則總攬全局,什麼都管,並且對前面幾道工序提出的種種譯文方案作出終審裁決,一錘定音,為全書定稿.當時我擔任三校的工作,事先跟組內同志說妥,既然讓我做這工作,最後只好統一於我認為合適的標準.難免有不妥之處,只好請大家包涵.這也算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吧.當然,我決定完稿之後,還要返回到初譯的同志手裡,請他們認可.不過譯文既已經過幾番折騰,初譯的同志一般也就不再提什麼意見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下)-後記_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0

猜你喜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下)-後記_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原文_文學 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