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教戰
凡欲①興師,必先教戰。三軍②之士,素習離、合、聚、散之法,備諳③坐、作、進、退之令,使之遇敵,視旌麾④以應變,聽金鼓而進退。如此,則戰無不勝。法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⑤
戰國時,魏將吳起⑥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為先。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圓而方之,坐而起之⑦,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每變教習,乃授其兵,是為將事。”⑧
【譯文】大凡要興兵打仗,必須首先訓練部隊學會怎樣作戰。全軍將士只有平時經過嚴格訓練,全面掌握疏開、收攏、集結、分散的戰術方法,完全熟悉停止、行動、前進、後退的作戰號令,那么,使用這樣的部隊對敵作戰時,他們在看到指揮旗幟的不同揮動而應變自如,聽見鳴金擊鼓的不同聲響而進退得當。這樣,就能戰無不勝。誠如兵法所說:“使用未經訓練的民眾去作戰,就意味著白白拋棄他們的生命。”
戰國時期,魏國將領吳起說:“將士常常戰死於沒有打仗的本領,失敗於缺乏靈活的戰術。所以,用兵的法則,以教育訓練為先決條件。一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十人;十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百人;百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千人;千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萬人;萬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全軍。
戰法訓練要教會部隊運用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陣法與戰術訓練要教會部隊懂得怎樣由圓陣變方陣,由跪姿變立姿,由前進變停止,由向左轉向右,由向前轉向後,由分散變收攏,由集結變疏開。各種戰法、陣法和戰術變化都進行認真訓練之後,才可以給部隊配發兵器。這就是為將帥者的職責。”
【解析】本篇以《教戰》為題,旨在闡述加強部隊教育訓練的重要性。它認為,要興兵打仗,必須首先加強部隊教育訓練。只有平時搞好訓練,使全軍掌握戰術方法,熟悉作戰號令,才能使部隊在實戰中看到指揮旗幟的變化而採取相應行動,聽到鳴金擊鼓的聲響而進退自如。戰爭的經驗告訴人們,打仗固然要靠勇敢精神,但是,光憑勇敢而不懂戰術技術,也是不能打勝仗的。“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在戰爭環境下提高部隊作戰技能的重要方法,但在和平條件下,抓好平時的教育訓練,乃是提高部隊軍事素質的基本途徑。平時教育訓練卓有成效,戰時才能多打勝仗,否則,就要吃敗仗。孔子所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正是這個道理。
吳起是戰國初期的著名軍事家,他在長期的軍事實踐活動中,積累了治軍與作戰的豐富經驗,並撰寫兵法《吳子》一書流傳後世。本篇所引吳起關於教育訓練問題的論述,雖然由於時代的發展變化,他當時所主張的某些訓練內容,已經不能實用於今天,但是,他所強調的“教戒為先”,即把教育訓練擺在治軍首位的戰略思想;他所創造的“一人學戰,教成十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的抓骨幹帶全體的訓練方法,對我們今天抓部隊教育訓練,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
【注釋】①欲:馬本及唐本、王本皆誤作“與”,今從汪本。
②三軍:春秋時期,大國多設三軍,如晉設上、中、下三軍,以中軍之將為三軍之統帥。楚則設左、中、右三軍。本篇所稱“三軍”,是對全軍的統稱。
③諳(ān):熟記,熟悉。
④旌麾(jīnghuī):謂古時用羽毛裝飾的軍旗,主將用以指揮軍隊作戰。
⑤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語出《論語·子路第十三》。
⑥吳起:戰國初期著名軍事家。著有《吳子》流傳後世。
⑦坐而起之:馬本及唐本、汪本皆作“坐而進之”,不符《吳子》原義,今從王本。
⑧本篇史例出自《吳子·治兵第三》。
猜你喜歡
卷十
《玉台新詠》 ○古絕句四首 藁砧今何在?卷二十六
《水經注》 ○沭水 △沭水出琅邪東莞縣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紅樓夢》 話說林黛玉正自悲泣,忽聽院門響處顯學第五十
《韓非子》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元史》 ◎英宗一 英宗睿聖文孝皇帝父與子(上)-06
《父與子》 巴簡·愛(下)-29
《簡愛》 接卷一 秦
《歷代兵制》〈秦〉 秦自襄公始列諸侯,有田狩之卷五百十九 列傳三百六
《清史稿》 ◎藩部二 ○敖漢 柰曼卷三百二十二 列傳第二百十
《明史》 ◎外國三 ○日本 日說唐前傳-第19回-太行山伍天錫鏖兵-關王廟伍雲召寄子
《說唐全傳》 卻說伍天錫見雄闊海的頭目去了,遂拔營卷二十四 庵內看惡鬼善神 井中譚前因後果
《二刻拍案驚奇》 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卷一百六十六 表六
《清史稿》 ◎公主表 (表略)悲慘世界(五)-第四部-卜呂梅街的兒女情和聖德尼街的英雄血-第八卷-歡樂和失望
《悲慘世界》 $卷三 八陣圖贊
《歷代兵制》〈八陣圖贊〉(並序) 夫八陣圖者,卷八
《九章算術》 ○方程(以御錯糅正負) 今卷十六
《蘇軾集》 ◎詩八十八首 【送戴蒙赴成卷九十一 列傳術藝第七十九
《魏書》 ◎晁崇 張淵 殷紹 王早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三國演義》 卻說孔明率兵前至沔陽,經過馬超墳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關董袁趙竇 關播,字務元